一种茶叶快速炒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55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快速炒干装置,包括转柄、盖盘、出入料孔、排气孔、滤网、轴承一、整体外壳、炒干罐、齿块、轴承二、热风机、座板、转轴、底板、齿轮、电动机、推板、液压推杆、翻炒叶片和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热风机对炒干罐中的茶叶进行加热,在保证可以快速炒干茶叶的同时,又不会像常规的茶叶炒干机容易造成热量太高,导致茶叶炒焦,且翻炒时茶叶受热更加均匀,使成品茶叶质量更高,采用液压推杆和转轴推动炒干罐,使炒干后的茶叶可以滑到炒干罐的出入料孔,便于取出炒干后的茶叶,相比普通的卧式炒干机,解决了茶叶收集困难以及容易遗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快速炒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炒干装置,具体是一种茶叶快速炒干装置,属于茶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现有的茶叶炒干机大多采用染料加热或者电加热,容易使茶叶受热不均或者炒焦,且茶叶炒干完毕时在罐中的茶叶容易收集不干净,遗留在罐子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茶叶快速炒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茶叶快速炒干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茶叶快速炒干装置,包括整体外壳以及固定连接在整体外壳一端的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贯通整体外壳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整体外壳的内腔,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炒干罐的一端边缘,所述炒干罐的表面固定连接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固定连接整体外壳,所述炒干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快速炒干装置,包括整体外壳(7)以及固定连接在整体外壳(7)一端的热风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11)的输出端贯通整体外壳(7)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整体外壳(7)的内腔,所述热风机(11)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二(10)转动连接炒干罐(8)的一端边缘,所述炒干罐(8)的表面固定连接轴承一(6),所述轴承一(6)固定连接整体外壳(7),所述炒干罐(8)的另一端开设出入料孔(3),所述炒干罐(8)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排气孔(4),所述炒干罐(8)的另一端内腔搭接滤网(5),所述滤网(5)的一侧表面通过固定杆(20)固定连接盖盘(2)的一侧表面,所述盖盘(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转柄(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快速炒干装置,包括整体外壳(7)以及固定连接在整体外壳(7)一端的热风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11)的输出端贯通整体外壳(7)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整体外壳(7)的内腔,所述热风机(11)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二(10)转动连接炒干罐(8)的一端边缘,所述炒干罐(8)的表面固定连接轴承一(6),所述轴承一(6)固定连接整体外壳(7),所述炒干罐(8)的另一端开设出入料孔(3),所述炒干罐(8)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排气孔(4),所述炒干罐(8)的另一端内腔搭接滤网(5),所述滤网(5)的一侧表面通过固定杆(20)固定连接盖盘(2)的一侧表面,所述盖盘(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转柄(1),所述炒干罐(8)的内腔侧壁来固定连接翻炒叶片(19),所述炒干罐(8)的表面固定连接齿块(9),所述齿块(9)啮合连接齿轮(15),所述齿轮(15)固定连接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固定在座板(12)的表面,所述座板(12)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整体外壳(7),所述座板(12)的一端通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翠贡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