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光伏大棚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523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光伏大棚供水装置,包括大棚主体、若干个喷淋管和若干个施肥管,大棚主体的顶端固定设有棚顶,棚顶的顶端固定设有两个呈倒V形固定的导雨板,两个导雨板的边侧均固定设有条形导雨盒,条形导雨盒的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导雨斗,大棚主体的一侧固定设有水箱,两个导雨斗的底端分别通过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与水箱的顶端连通。本方案导雨板顶端设有的若干个导雨槽和条形导雨盒的设计,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更加环保,同时使用更加方便;水箱、第一中转箱和第一水泵的设计,可以在配合横管、若干个喷淋管和喷头的使用下,灵活对大棚主体的内部进行喷淋,实现灌溉和提高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光伏大棚供水装置
本申请属于一种供水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光伏大棚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大棚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为了保证大棚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进行供水,传统的供水装置引入外来水源,对于水资源消耗较大,提高了培育成本,并且传统的供水装置没有雨肥料结合起来,需要另外进行施肥,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传统的供水装置在对作物进行喷洒时,喷洒不均匀就会导致作物生长状态不均匀,导致质量变低,故,为进一步提高供水装置的功能,需要提供一种智能光伏大棚供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是常规技术中供水装置对水资源消耗较大、不方便进行灌溉和施肥操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光伏大棚供水装置,相比于常规技术,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便于进行灌溉和施肥,施肥更加均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光伏大棚供水装置,包括大棚主体、若干个喷淋管和若干个施肥管,所述大棚主体的顶端固定设有棚顶,所述棚顶的顶端固定设有两个呈倒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光伏大棚供水装置,包括大棚主体(1)、若干个喷淋管(13)和若干个施肥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的顶端固定设有棚顶(2),所述棚顶(2)的顶端固定设有两个呈倒V形固定的导雨板(3),两个所述导雨板(3)的边侧均固定设有条形导雨盒(4),所述条形导雨盒(4)的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导雨斗(5),所述大棚主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水箱(8),两个所述导雨斗(5)的底端分别通过第一供水管(6)和第二供水管(7)与水箱(8)的顶端连通,所述水箱(8)的一侧设有肥料箱(9),所述肥料箱(9)的顶端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肥料箱(9)的顶端与肥料箱(9)内部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光伏大棚供水装置,包括大棚主体(1)、若干个喷淋管(13)和若干个施肥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1)的顶端固定设有棚顶(2),所述棚顶(2)的顶端固定设有两个呈倒V形固定的导雨板(3),两个所述导雨板(3)的边侧均固定设有条形导雨盒(4),所述条形导雨盒(4)的底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导雨斗(5),所述大棚主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水箱(8),两个所述导雨斗(5)的底端分别通过第一供水管(6)和第二供水管(7)与水箱(8)的顶端连通,所述水箱(8)的一侧设有肥料箱(9),所述肥料箱(9)的顶端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肥料箱(9)的顶端与肥料箱(9)内部的菱形搅拌轴(11)传动连接,所述大棚主体(1)内部一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中转箱(12),所述第一中转箱(12)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水泵(15),所述第一水泵(15)的抽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8)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15)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一中转箱(12)内部连通,所述第一中转箱(12)的一侧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一侧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喷淋管(13),所述喷淋管(13)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喷头(14),所述大棚主体(1)内部的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中转箱(16),所述第二中转箱(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傲平王德锁吴云江徐雨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光电科自控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