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44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与主站进行静态拓扑模型和动态拓扑模型的交互;基于主站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拓扑模型校核,直至投运正常;主站建立用于智能分布式FA逻辑的配电网络模型;主站一键下发所述配电网络模型,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动作逻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实现了分布式FA的远程配置及网架结构变化的模型校核,极大地减少了分布式FA的配置,提升了智能分布式FA模型的正确性,降低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自动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
技术介绍
实现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而智能分布式FA(FeederAutomation,馈线自动化)技术是配网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智能分布式FA可以实时监控配电网及其设备的运行状态,当配网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查出故障区域,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及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电,缩短了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了停电面积,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因此,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建设与改造的重点,也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存在着配置复杂,运维难度大,不能快速适应配网网架拓扑的变化等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与主站进行静态拓扑模型和动态拓扑模型的交互;基于主站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拓扑模型校核,直至投运正常;主站建立用于智能分布式FA逻辑的配电网络模型;主站一键下发所述配电网络模型,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动作逻辑。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与主站进行静态拓扑模型和动态拓扑模型的交互具体如下:主站将变更后的静态拓扑模型下发给智能分布式FA终端,智能分布式FA终端生成包含相邻终端信息的静态拓扑;线路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智能分布式FA终端生成动态拓扑模型,实时上传至主站,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与主站的拓扑运行方式一致性。进一步地,所述静态拓扑模型描述配电线路开关设备、逻辑节点、功能、容器之间的关联关系。进一步地,所述动态拓扑模型包括各开关设备的量测数据和信息数据。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主站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拓扑模型校核具体如下:智能分布式FA终端进行拓扑查询,生成拓扑模型文件并上传至主站,同时将开关动作后的开关动作信息上传给主站;主站根据所述开关动作信息抽取馈线同时间层次下的拓扑信息,将该拓扑信息与所述拓扑模型文件进行校核,获得拓扑模型一致性的校验结果;若校验结果为一致,则产生投运正常信息,否则,产生智能分布式FA终端闭锁信息。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网络模型包括通道模型、装置表模型、开关参数模型和负荷模型。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动作逻辑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智能分布式FA终端收到主站下发的配电网络模型后,匹配所需的开关的位置,根据网络连接关系和配电网络模型自动生成动作逻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实现了分布式FA的模型校核及远程运维,实现对网架结构变化的快速自适应,极大地方便了分布式FA的配置,提升了智能分布式FA模型的正确性,降低了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站一键下发配电网络模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实现了分布式FA的模型校核及远程运维,实现网架结构变化快速自适应,极大方便了分布式FA的配置,降低了工作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与主站进行静态拓扑模型和动态拓扑模型交互,具体如下:1.1确定静态拓扑模型静态拓扑模型描述配电线路开关设备、逻辑节点、功能、容器之间的关联关系。1.2确定动态拓扑模型动态拓扑模型包括各开关设备的量测数据、信息数据。1.3静态拓扑模型交互机制主站将变更后的静态拓扑模型从PMS导入后,下发给智能分布式FA终端,智能分布式FA终端生成包含相邻终端信息的静态拓扑。1.4动态拓扑模型交互机制线路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智能分布式FA终端生成包含开关位置信息的整体动态拓扑模型,并实时上传主站,保证智能分布式FA与主站拓扑运行方式一致性。步骤二:基于主站实现智能分布式FA拓扑模型校核,具体如下:2.1拓扑模型查询智能分布式FA终端进行拓扑查询,生成拓扑模型文件并上传至主站,同时在开关动作后上传开关动作信息给主站。2.2拓扑模型校核主站内配置有主站校核程序,主站校核程序根据主站校核程序抽取馈线同时间层次下的拓扑信息与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上传的拓扑文件校对校核,确认拓扑模型的一致性校验。2.3拓扑模型校核结果分析拓扑模型校验若一致,则FA可投运,产生投运正常信息,若不一致,产生投运正常信息,并通知运维人员检查拓扑,重新校核通过后再投运智能分布式FA。步骤三:主站建立用于智能分布式FA逻辑的配电网络模型,具体如下:如图2所示,通过建立通道模型,装置表模型、开关参数模型和负荷模型来形成配电网络模型。3.1通道模型通道模型主要是用于装置表模型与主站通信参数配置,主站可以通过通道与监控系统通信,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可以监视主站FA逻辑动作是否正确。3.2装置表模型装置表模型是仿真现场终端信息,根据现场终端信息建立终端模型,通过通道与主站通信。3.3开关参数模型开关参数模型中的左右端子号是将每个开关连接起来的标识。每个开关通过左右端子号通过拓扑会生成一个个的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了两个开关相对应的端子号。3.4负荷模型负荷模型是对配电线路中各个配电区段的负荷值的设置。通过对区段负荷值的分析计算开关的电流值。每个区段对应一个负荷模型,负荷模型需要设置,负荷ID,负荷值以及端子号。步骤四:从主站网络模型到智能分布式FA一键下发,具体如下:根据开关设备拓扑连接关系,主站一键下发用于生成智能分布式FA逻辑的网络模型,智能分布式FA终端根据网络模型生成动作逻辑。4.1主站一键下发网络模型主站根据需要运维的智能分布式FA的拓扑连接关系,一键下发所生成的网络模型给涉及的开关设备的智能分布式FA终端。4.2智能分布式FA终端根据网络模型生成动作逻辑智能分布式FA终端收到主站下发的网络模型后,匹配所需的开关的位置,根据网络连接关系和网络模型自动生成新的动作逻辑。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与主站进行静态拓扑模型和动态拓扑模型的交互;基于主站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拓扑模型校核,直至投运正常;主站建立用于智能分布式FA逻辑的配电网络模型;主站一键下发所述配电网络模型,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动作逻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与主站进行静态拓扑模型和动态拓扑模型的交互;基于主站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拓扑模型校核,直至投运正常;主站建立用于智能分布式FA逻辑的配电网络模型;主站一键下发所述配电网络模型,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的动作逻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与主站进行静态拓扑模型和动态拓扑模型的交互具体如下:主站将变更后的静态拓扑模型下发给智能分布式FA终端,智能分布式FA终端生成包含相邻终端信息的静态拓扑;线路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智能分布式FA终端生成动态拓扑模型,实时上传至主站,实现智能分布式FA终端与主站的拓扑运行方式一致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拓扑模型描述配电线路开关设备、逻辑节点、功能、容器之间的关联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FA远程运维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冉沈冰谢海宁陆健王云刘明祥蔡月明封士永丁孝华尤文锋吴琳纪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