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插式单相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39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及一种接插式单相配电箱,由配电箱底座和安装在配电箱底座上的断路器、漏电保护开关组成,所述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开关与配电箱底座之间的电连接为插接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接插式的结构,使配电箱内只有总的进线和出线,没有其他多余的连接线,也不再需要另外安装零线端子排了,便于安装、拆卸、更换和维修元器件时,非常的简便、安全,而且连接线的大量减少,使配电箱整体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插式单相配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插式单相配电箱。
技术介绍
在供电线路中,配电箱用于控制供电,目前单相户内配电箱内设有一个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一般为2p电路器,在电源总开关的下游配接比较多的断路器,这些断路器的一端进线必须并联接入到电源总开关的输出端,但是电源总开关输出端的孔径是固定的,断路器的一端进线并联接入时,由于电线多,会造成接线困难或者接触不良等问题。实际施工时,电工们为了接线方便,经常将2~3个断路器的进线并联到一根线后,再接入到电源总开关的输出端,这样虽然电源总开关的输出端接入电线减少了,但是每根电线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有限,并联到一根线会增加这根线的通过电流,电流过大常会造成安全隐患。而且配电箱里面必须单独安装一个零线端子排,零线端子排要与配电箱金属外壳绝缘。连接线太多,给配电箱安装、维修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接插式单相配电箱。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插式单相配电箱,由配电箱底座和安装在配电箱底座上的断路器、漏电保护开关组成,所述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开关与配电箱底座之间的电连接为接插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插式单相配电箱,由配电箱底座(7)和安装在配电箱底座(7)上的断路器、漏电保护开关(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开关(2)与配电箱底座(7)之间的电连接为接插式,所述配电箱底座(7)由面板(18)、接插端子(6)、铜片和后盖板(22)组成,所述面板(18)上设有卡槽(11)和铜片孔(23),所述接插端子(6)固定在面板(18)上,靠近卡槽(11)的侧面设有接插孔(24),底面偏向接插孔(24)处设有铜片孔(23),接插端子(6)底面的铜片孔(23)与侧面的接插孔(24)相通,所述铜片固定在面板(18)和后盖板(22)之间,并穿过面板(18)和接插端子(6)上的铜片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插式单相配电箱,由配电箱底座(7)和安装在配电箱底座(7)上的断路器、漏电保护开关(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开关(2)与配电箱底座(7)之间的电连接为接插式,所述配电箱底座(7)由面板(18)、接插端子(6)、铜片和后盖板(22)组成,所述面板(18)上设有卡槽(11)和铜片孔(23),所述接插端子(6)固定在面板(18)上,靠近卡槽(11)的侧面设有接插孔(24),底面偏向接插孔(24)处设有铜片孔(23),接插端子(6)底面的铜片孔(23)与侧面的接插孔(24)相通,所述铜片固定在面板(18)和后盖板(22)之间,并穿过面板(18)和接插端子(6)上的铜片孔(23),再进入接插孔(24)后折弯,形成引出铜片(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式单相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端子(6)的主框体顶部设有安装口(34),侧面上部设有槽口(28),中部设有腔体,腔体内安装有支撑钢件(27)和船型钢件(31),下部设有固定孔(25)和铜片孔(23),所述船型钢件(31)下方的主框体一侧设有接插孔(24),所述支撑钢件(27)通过槽口(28)插入主框体,且中间设锁紧螺孔(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插式单相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型钢件(31)底部设置为带横纹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大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