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3390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包括带有盖板的壳体,在壳体内设置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接口电路模块、无线远程通信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接口电路模块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接口电路模块分别与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开关控制模块与照明灯连接,在盖板与壳体闭合处设置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报警电路连接;该方案可以监控变电站的温湿度、烟雾和振动情况,然后根据监控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核实,最终判断是否有险情,最后发出报警信息,避免险情的进一步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对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变电站中有大量的用于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工作人员撤离后,万一发生险情,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发现而延误了事故的处理,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该方案可以监控变电站的温湿度、烟雾和振动情况,然后根据监控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核实,最终判断是否有险情,最后发出报警信息,避免险情的进一步扩大。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包括带有盖板的壳体,在壳体内设置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接口电路模块、无线远程通信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接口电路模块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接口电路模块分别与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开关控制模块与照明灯连接,在盖板与壳体闭合处设置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报警电路连接;有壳体可以对电路板起保护作用,避免搬运过程中损坏电路板,有无线远程通信模块,可以用于传递险情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包括带有盖板(2)的壳体(1),其特征是:在壳体(1)内设置电路板(3),电路板(3)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接口电路模块、无线远程通信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接口电路模块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接口电路模块分别与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开关控制模块与照明灯连接,在盖板(2)与壳体(1)闭合处设置行程开关(5),行程开关(5)与报警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包括带有盖板(2)的壳体(1),其特征是:在壳体(1)内设置电路板(3),电路板(3)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接口电路模块、无线远程通信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接口电路模块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接口电路模块分别与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开关控制模块与照明灯连接,在盖板(2)与壳体(1)闭合处设置行程开关(5),行程开关(5)与报警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监控系统,其特征是:在壳体内设置LED报警灯,LED报警灯与报警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第一个三极管VT1,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行程开关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一个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一个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个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第二个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个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场效应管Q的栅极G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的栅极G通过第一电容C1与电源负极连接,第四电阻R4与第一电容C1并联,第一场效应管Q的漏极D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的源极S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一芯片IC1的5脚连接,第一芯片IC1的5脚与稳压管VS的正极连接,稳压管VS的负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一芯片IC1的2脚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一芯片IC1的7脚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一芯片IC1的8脚连接,第一芯片IC1的3脚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二个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第二个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报警器B与电源正极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勇孙广田李守见韩春海弭善波孔凡玲咸成赵骞尚文超孔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惠民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