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211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份按照以下配比组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60‑90重量份、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5‑15重量份、硅酸盐5‑15重量份、崩解剂0.2‑10重量份、其它成分0.1‑0.5重量份,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超过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造粒一次性完成,不需要进一步干燥和筛分工艺;(2)突破传统生产工艺中表面活性剂添加含量有限的技术难题;(3)超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颗粒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减少粉尘污染,并且在生产贮存期能有效减少吸潮和结团现象,稳定了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涤剂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超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浓缩洗涤已成为全球洗涤剂的主流,浓缩化已成为洗涤剂工业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要趋势。浓缩化的关键是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通常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和附聚成型工艺添加。喷雾干燥工艺是将单体活性物及各种助剂按比例投料到配料罐中,均匀混合成浆料,浆料的温度控制在60~70℃,浓度控制在60%左右,浆料经过喷粉塔的喷嘴喷成雾状的液滴,与塔底逆流而上的热风相遇,热风控制在300~380℃,喷嘴处的温度为130~160℃。液滴经过预热、表面蒸发、内部扩散,逐渐干燥成空心颗粒,最后从塔底出粉,在塔外冷却老化。这种方法能够在产品中加入15%左右的表面活性剂,并且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热敏感成分很难加入。要生产浓缩洗衣粉,还需要增加后配料工艺,将一些不适宜在前配料加入的热敏性原料及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喷雾干燥制得的洗涤剂混合,从而生产浓缩洗衣粉,由于各种成分的粒径、堆密度、形态不同,后配料工艺很难混合均匀,即使混合均匀后,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也会分层,严重影响使用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份按照以下配比组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60‑90重量份、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5‑15重量份、硅酸盐5‑15重量份、崩解剂0.2‑10重量份、其它成分0.1‑0.5重量份,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超过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份按照以下配比组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60-90重量份、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5-15重量份、硅酸盐5-15重量份、崩解剂0.2-10重量份、其它成分0.1-0.5重量份,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超过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盐(皂)、脂肪醇硫酸盐(FAS)、仲烷基磺酸钠(SAS)、烷基苯磺酸盐(LAS)、α-烯烃磺酸盐(AOS)、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脂肪酸甲酯磺酸盐;所述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AE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硅酸盐为4A沸石、膨润土、层状硅酸盐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崩解剂为羧甲淀粉钠(CMS-N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微晶纤维素(MCC)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它成分包含但不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万里薛凯何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风语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