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钙钛矿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16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钙钛矿量子点,包括钙钛矿量子点和包覆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表面的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所述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的分子结构如下式1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钙钛矿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发光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钙钛矿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钙钛矿量子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发光材料,具有很高的量子效率,发光波长可调,发光质量高,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的新型发光材料,广泛用于LED、太阳能电池、光探测器等器件的制造。在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过程中,一般采用油酸、油胺作为配体,以约束量子点生长过程,并使量子点悬浮在溶剂中,形成钙钛矿量子点的分散液,以方便旋涂工艺制备发光器件。但是由于油酸和油胺配体在量子点表面的吸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导致钙钛矿量子点表面缺陷增多,降低了荧光量子效率;同时,由于钙钛矿量子点属于离子型晶体,空气中的水、O2通过溶剂扩散到量子点表面,与量子点中的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破坏量子点的晶体结构,造成量子点发光效率降低。钙钛矿量子点的稳定性是其实用化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提高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的配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含烯丙基的配体聚合包覆在表面、获得高稳定性的复合钙钛矿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钙钛矿量子点表面缺陷多,且水、O2容易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钙钛矿量子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钙钛矿量子点和包覆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表面的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所述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的分子结构如下式1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钙钛矿量子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钙钛矿量子点和包覆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表面的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所述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的分子结构如下式1所示,所述式1中,X-为卤素阴离子,R为碳原子数量为8-18的烷基或烯基,R1、R2、R3中,至少一个为甲氧基,其余为甲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钙钛矿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X-选自Cl-、Br-、I-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钙钛矿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通过三甲氧基氢硅烷基交联聚合形成网状物,包覆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表面。4.一种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二甲基长链烷胺、卤丙基烷甲氧基硅烷和反应溶剂,将所述二甲基长链烷胺和所述卤丙基烷甲氧基硅烷分别溶于所述反应溶剂中,配置得到二甲基长链烷胺溶液和卤丙基烷甲氧基硅烷溶液,其中,所述二甲基长链烷胺中的长链烷的碳原子数量为8-18;在所述二甲基长链烷胺溶液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所述卤丙基烷甲氧基硅烷溶液,反应制备得到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二甲基长链烷胺溶液的步骤中,按所述二甲基长链烷胺与所述反应溶剂的体积比为1:5~1:50配置;和/或配置所述卤丙基烷甲氧基硅烷溶液的步骤中,按所述卤丙基烷甲氧基硅烷与所述反应溶剂的体积比为1:5~1:50配置。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甲基硅氧烷季铵盐配体的步骤中,所述卤丙基烷甲氧基硅烷溶液的滴加量满足:所述二甲基长链烷胺和所述卤丙基烷甲氧基硅烷的体积比为1: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启飞王新中王恺马艳红唐飞李世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