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142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射源、第一加速管和第二加速管,带电粒子加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发射源发射带电粒子束;控制器接收用户输入的一目标引出能量,还检测目标引出能量是否小于第一加速管的最小运输能量,若是,则控制第一加速管对经过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进行加速使经过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的能量达到最小运输能量;经过第一加速管加速后的带电粒子束到达第二加速管后,控制器控制第二加速管对经过第二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进行减速使经过第二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的能量达到目标引出能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兼容产生高能束流的情况下,也可以产生较低能量的带电粒子束,扩展较低能量的调节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电粒子加速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带电粒子束的产生和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带电粒子加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高压型的加速器,在高能情况下引出时,需要兼顾高能量下的束流加速和高压绝缘的需要,加速管不得不做得长;而在低能情况下引出时,过长的路径会使得电子束有较大的损失,为确保束流在有一定轴向尺寸下的顺利通过,必然对束流本身提出要求。基于上述原因,粒子源引出后进入加速器前需要保持一定水平的能量,既满足引出的要求,也满足输运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引出的阳极通常需要保持20kV左右的电压,即电子束经过阳极引出时,至少就有20keV的能量。但是,当要求产生的电子束能量较低,甚至几个keV时,则需要设计特殊的引出系统,而这些束流引出系统很难同时与高能量的引出条件相互兼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很难兼容高能束流产生和低能束流产生的缺陷,提供一种带电粒子加速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带电粒子加速装置,所述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射源、第一加速管和第二加速管,所述带电粒子加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发射源用于发射带电粒子束;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射源、第一加速管和第二加速管,所述带电粒子加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发射源用于发射带电粒子束;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一目标引出能量,还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引出能量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加速管的最小运输能量,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一加速管和所述第二加速管进入工作模式;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速管对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进行加速,使所述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的能量达到所述最小运输能量;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加速后的带电粒子束到达所述第二加速管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加速管对经过所述第二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射源、第一加速管和第二加速管,所述带电粒子加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发射源用于发射带电粒子束;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一目标引出能量,还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引出能量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加速管的最小运输能量,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一加速管和所述第二加速管进入工作模式;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速管对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进行加速,使所述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的能量达到所述最小运输能量;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加速后的带电粒子束到达所述第二加速管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加速管对经过所述第二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进行减速,使所述经过所述第二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的能量达到所述目标引出能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引出能量不小于所述最小运输能量时,控制所述第一加速管进入工作模式;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速管对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进行加速,使所述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的能量达到所述目标引出能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粒子加速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引出能量小于所述最小运输能量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电源,并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提供进行加速的第一升能电位,所述第一升能电位用于使经过所述第一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的能量达到所述最小运输能量;所述第二电源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经过所述第二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提供进行减速的降能电位,所述降能电位用于使经过所述第二加速管的带电粒子束的能量达到所述目标引出能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粒子加速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子锋欧阳联华李德明杨永金吴新时张金玲黄建鸣郭洪雷刘永好王胜利苏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