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车牌读写器及电子车牌的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102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电子车牌读写器及电子车牌的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该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将电子标签的返回信号分别送入至少两路相关器,所述至少两路相关器的频率不同,且其中一路相关器的频率为基准频率;步骤S20.每路相关器确定所述返回信号的导频序列自身的相关性,并根据所述相关性判断是否检测到导频符号;步骤S30.检测到导频符号的相关器根据所确定的导频序列的相关性,确定纠正后的反向链路频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同时兼顾同步的准确性和偏差范围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车牌读写器及电子车牌的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简称ITS)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车牌读写器及电子车牌的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车牌即汽车电子标识,是一种将普通车牌与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相结合的电子身份证。汽车电子标识作为智能交通的基础,可以帮助交管部门实现对车辆的精细管理,将引导智能交通行业革命,带动综合交通管理系统升级。另外电子车牌也是车联网入口之一。通过电子车牌获得的交通大数据,公交电子站牌运营、实时交通路况信息服务、行人导航等交通大数据运营类业务将受益。汽车电子标识系统通过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安装一张用于存储汽车身份数据的RFID无源电子标签,与在城市道路断面上布设的电子车牌高速读写器进行通信,可以对RFID标签内的数据进行读写。电子车牌符合GB/T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国家标准和公安部制定的《机动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要求》。在汽车电子标识系统中,超高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车牌的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将电子标签的返回信号分别送入至少两路相关器,所述至少两路相关器的频率不同,且其中一路相关器的频率为基准频率;步骤S20.每路相关器确定所述返回信号的导频序列自身的相关性,并根据所述相关性判断是否检测到导频符号;步骤S30.检测到导频符号的相关器根据所确定的导频序列的相关性,确定纠正后的反向链路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车牌的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将电子标签的返回信号分别送入至少两路相关器,所述至少两路相关器的频率不同,且其中一路相关器的频率为基准频率;步骤S20.每路相关器确定所述返回信号的导频序列自身的相关性,并根据所述相关性判断是否检测到导频符号;步骤S30.检测到导频符号的相关器根据所确定的导频序列的相关性,确定纠正后的反向链路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车牌的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包括:步骤S21.对所述返回信号的导频序列中的第一预设导频符号组中的导频符号段进行自相关计算;步骤S22.对所述返回信号的导频序列中的第二预设导频符号组中的两个导频符号段进行互相关计算;步骤S23.通过比较互相关计算结果与自相关计算结果的差异来判断是否检测到导频符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车牌的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1中,根据公式1对所述第一预设导频符号组中的第一导频符号段、第三导频符号段进行自相关计算:其中,S1为第一导频符号段,S3为第三导频符号段,R0为第一导频符号段的自相关计算结果,R1为第三导频符号段的自相关计算结果;在所述步骤S22中,根据公式2对所述第二预设导频符号组中的第一导频符号段与第二导频符号段进行互相关计算,及对所述第二预设导频符号组中的第一导频符号段与第三导频符号段进行互相关计算:其中,S2为第二导频符号段,R2为第一导频符号段与第二导频符号段的互相关计算结果,R3为第一导频符号段与第三导频符号段的互相关计算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车牌的反向链路频率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包括:通过判断是否满足公式3的条件来判断是否检测到导频符号:其中,|R0|、|R1|、|R2|、|R3|分别为R0、R1、R2、R3的幅值,∠R2和∠R3分别表示R2、R3的相位角度,round(2*∠R2-∠R3)表示对两个相位角的差值取距离最近的整数,A为预设的幅值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