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系统间信息交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本申请为2017年1月7日递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015171.5的专利申请的分案,在先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结合在本分案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间信息交互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
技术介绍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核心网设备到无线接入设备(例如,无线接入设备)再到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方向的链路为下行链路,从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再到所述核心网设备方向的链路为上行链路。在当前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无论在所述下行链路上还是在所述上行链路上,所述核心网设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以及所述用户设备之间在非接入(non-access,NAS)层建立非接入层的业务承载和在接入(access,AS)层中建立接入层的业务承载来传输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并保证这个业务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随着所述用户设备在不同通信制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移动,而需要在所移动到的无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面核心网设备按照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 session粒度建立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隧道;所述用户面核心网设备按照业务承载粒度建立与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隧道;所述用户面核心网设备将来自按照所述PDU session粒度建立的隧道中的数据映射到按照所述业务承载粒度建立的隧道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06 CN 20171000862751.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面核心网设备按照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粒度建立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隧道;所述用户面核心网设备按照业务承载粒度建立与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隧道;所述用户面核心网设备将来自按照所述PDUsession粒度建立的隧道中的数据映射到按照所述业务承载粒度建立的隧道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所在数据包的包头中包含所述数据所属服务质量流的标识。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用户面核心网设备将来自按照所述PDUsession粒度建立的隧道中的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后,所述用户面核心网设备再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新数据。4.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面核心网设备按照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粒度建立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隧道;所述用户面核心网设备按照业务承载粒度建立与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隧道;所述用户面核心网设备将来自按照所述业务承载粒度建立的隧道中的数据映射到按照所述PDUsession粒度建立的隧道中发送给所述无线接入设备。5.一种用户面核心网设备,位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按照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session粒度建立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隧道的部件;用于按照业务承载粒度建立与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隧道的部件;用于将来自按照所述PDUsession粒度建立的隧道中的数据映射到按照所述业务承载粒度建立的隧道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部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所在数据包的包头中包含所述数据所属服务质量流的标识。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在将来自按照所述PDUsession粒度建立的隧道中的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后,再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