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控制以太网寻址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控系统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列车控制以太网寻址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通信系统中,传统的以太网寻址方式一般在链路层采用MAC地址、IP层采用IP地址,然而,IP地址冲突是常见的通信故障。在列控系统中,由于关联的系统复杂,一旦IP地址冲突,排查困难,有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并将容易造成列车停运。而现有的自愈机制也通常仅能针对特定的少数情况,适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列车控制以太网寻址方法及系统,以规避IP地址冲突对系统通信造成不良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控制以太网寻址方法,包括:为接入以太网的列车控制节点分配列控系统内唯一且全网唯一的域端口编号;建立所述域端口编号之间的拓扑关系并广播到以太网各交换机,所述拓扑关系包括各节点域端口编号与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列控系统内的源节点所发送的数据包中,在以太网包头的IP地址设置完成之后,还在包头的扩展字段中写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域端口编号,且所述域端口编号以硬件加密方式在全网进行密文传输;然后基于域端口全网同步的时间戳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控制以太网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为接入以太网的列车控制节点分配列控系统内唯一且全网唯一的域端口编号;建立所述域端口编号之间的拓扑关系并广播到以太网各交换机,所述拓扑关系包括各节点域端口编号与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列控系统内的源节点所发送的数据包中,在以太网包头的IP地址设置完成之后,还在包头的扩展字段中写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域端口编号,且所述域端口编号以硬件加密方式在全网进行密文传输;然后基于域端口全网同步的时间戳配置信息进行数据包发送;在所述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所述列控系统内能解析域端口编号的交换机在解析IP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前,先判断所述扩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控制以太网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为接入以太网的列车控制节点分配列控系统内唯一且全网唯一的域端口编号;建立所述域端口编号之间的拓扑关系并广播到以太网各交换机,所述拓扑关系包括各节点域端口编号与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列控系统内的源节点所发送的数据包中,在以太网包头的IP地址设置完成之后,还在包头的扩展字段中写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域端口编号,且所述域端口编号以硬件加密方式在全网进行密文传输;然后基于域端口全网同步的时间戳配置信息进行数据包发送;在所述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所述列控系统内能解析域端口编号的交换机在解析IP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前,先判断所述扩展字段中是否填充有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域端口编号,并在判断结果为是后,以解析出的域端口编号查找所述映射关系以进行相应的数据转发;与此同时,将所述数据包的IP转发策略终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控制以太网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判断所述扩展字段中未填充有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域端口编号或解析域端口编号错误时,仍沿用IP转发策略进行数据处理。3.一种列车控制以太网寻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节点,包括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以及位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包括能解析域端口编号的交换机;且在系统的拓扑结构中,为接入以太网的列车控制节点分配列控系统内唯一且全网唯一的域端口编号,并建立所述域端口编号之间的拓扑关系并广播到以太网各交换机,所述拓扑关系包括各节点域端口编号与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源节点,用于在所发送的数据包中,在以太网包头的IP地址设置完成之后,还在包头的扩展字段中写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域端口编号,且所述域端口编号以硬件加密方式在全网进行密文传输;然后基于域端口全网同步的时间戳配置信息进行数据包发送;能解析域端口编号的所述交换机,用于在所述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在解析IP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前,先判断所述扩展字段中是否填充有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域端口编号,并在判断结果为是后,以解析出的域端口编号查找所述映射关系以进行相应的数据转发;与此同时,将所述数据包的IP转发策略终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