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治理发酵剂、土壤治理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土壤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269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土壤治理发酵剂、土壤治理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土壤治理方法。其中,土壤治理发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食用盐40‑60份,小苏打20‑40份,野生杂草灰40‑60份、木屑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4份,稻草粉40‑60份,待治理土壤1‑60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土壤治理发酵剂,能够有效地稳定和激活能在土壤板结和农药化肥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土壤中具有生长优势的优势菌株的抗逆性强的特性,不会因保藏时间长而使得菌种抗逆性强等的生长优势产生退化作用,对保藏具有在土壤板结和农药化肥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土壤中具有生长优势的优势菌具有显著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治理发酵剂、土壤治理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土壤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耕地土壤治理领域,具体涉及土壤治理发酵剂、土壤治理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土壤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地大人多但耕地面积严重不均衡和总量严重不足的国家,人均所占耕地面积远远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就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土壤的板结和农药化肥与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接近甚至达到了极限,仅重金属超标的即达到5000hm,综合污染物超标的达到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近20%,综合污染物接近超标的面积更大!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也即国人健康的安全,治理迫在眉睫。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长期环保意识淡薄,各种工业废水、废气、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水、养殖污水等等未经有效处理即大量超标排放,化肥、农药、抗生素等超限施用和违禁使用等,对土壤造成的严重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居住环境及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虽然国家和各地方都在尽最大努力改善环境、治理污染,但各种治理方法,多数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出现了生物治理耕地土壤板结与污染的先进技术,但由于生物技术不够成熟、成本高、效率低、效果不稳定等等,只能算是过度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土壤治理发酵剂、土壤治理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土壤治理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土壤治理发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食用盐40-60份,小苏打20-40份,野生杂草灰40-60份、木屑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4份,稻草粉40-60份,待治理土壤1-60份。优选的,土壤治理发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8-23份,红糖18-23份,食用盐45-55份,小苏打25-35份,野生杂草灰45-55份、木屑灰45-55份,五氧化二钒0.2-0.3份,稻草粉45-55份,待治理土壤1-30份。更优选的,土壤治理发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20份,红糖20份,食用盐50份,小苏打30份,野生杂草灰50份、木屑灰50份,五氧化二钒0.2份,稻草粉50份,待治理土壤1-30份。最优选的,待处理土壤为在待处理土壤中筛选的优势菌株的菌液。根据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制备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土壤治理发酵剂的方法,按配方成分重量比例称取如下原料: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食用盐40-60份,小苏打20-40份,野生杂草灰40-60份、木屑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4份,稻草粉40-60份;然后再取待处理土壤1-60份混合,制成土壤治理发酵剂。根据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土壤治理菌剂,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土壤处理发酵剂或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的土壤处理发酵剂制备方法制备的发酵剂,按重量计,包括如下比例的成分经恒温恒湿厌氧避光发酵获得:稻草粉55%-65%,木屑粉灰10%-20%,野生杂草灰20%-30%,发酵剂0.1%-2%。优选的,土壤治理菌剂,按重量计,包括如下比例的成分:稻草粉60.5%,木屑粉灰15%,野生杂草灰24%,发酵剂0.5%。根据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制备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的土壤治理菌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制备:按以下成分重量比例配置原料:稻草粉55%-65%,木屑粉灰10%-20%,野生杂草灰20%-30%,发酵剂0.1%-2%;制备菌剂:先将0.1%-2%的发酵剂溶于水中,再倒入以上比例的其他原料混合搅拌混匀,置于恒温恒湿厌氧避光发酵室内发酵,获得所述土壤治理菌剂。优选的,发酵时间为10-30天。更优选的,发酵时间为15-25天。最优选的,发酵时间为18天。根据第五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的土壤治理发酵剂或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的土壤治理菌剂在治理土壤板结和农药化肥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土壤中的运用。根据第六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治理土壤的方法,方法为:按重量份将本申请第三方面公开的土壤治理菌剂或第四方面公开的土壤治理菌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的土壤治理菌剂80%-90%和草木灰10%-20%混匀,施撒在待治理的土壤表层;然后耕作待治理土壤将菌剂和草木灰的混合物均匀分布在土壤中,水田20天左右、旱地40—50天左右,即获得治理改良的土壤。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土壤治理发酵剂,能够有效地稳定和激活能在土壤板结和农药化肥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土壤中具有生长优势的优势菌株的抗逆性强的特性,不会因保藏时间长而使得菌种抗逆性强等的生长优势产生退化作用,对保藏具有在土壤板结和农药化肥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土壤中具有生长优势的优势菌具有显著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土壤治理菌剂能高效快速彻底分解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残留、解决因常年叠加累积超限施用化肥等原因造成的土壤板结,修复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恢复土壤原有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各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及其他各种食材药材中不再有农药与重金属残留,从根本上解决农药与重金属残留影响国人健康的问题。因此具有明显的环境保护与维护人类健康的双重重大价值。3.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土壤治理发酵剂、土壤治理菌剂治理土壤板结和农药化肥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土壤的方法温和效率高,成本低功效高,主要原材料为稻草粉、野生杂草粉、木屑粉、草木灰、生石灰粉、食用盐、小苏打等低价值物品,每年产量巨大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满足最大限度的需求量,不仅容易获得,也不存在资源的恶性竞争,有利于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治理土壤推广使用;营养型超级乳酸菌微肥施用当季就能达到最佳治理效果、见效快,粮食或其他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容易实施、容易推广,推广过程不会有任何技术障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土壤治理菌剂,不同于市场上各种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营养液。现在市场上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营养液种类繁多,都是通过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所得,菌种是从市场上或其他生物实验室及存放微生物的科研院所购买的。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中,本专利技术人通过调研测试发现,存放在各个实验室和科研院所的微生物种群,普遍存在着退化严重的现象。微生物菌群的生存条件对环境要求极为严苛,不同的微生物对环境温度、湿度、营养等所依附的物质要求不同,人类现有的保存技术和方法,远远达不到微生物存放保持活性的要求,这严重制约了微生物生化、繁殖和代谢这一重要自然规律。存放时间越长,菌种退化越严重,使用这样的菌种培养和制备出来的微生物肥料和各种营养液,普遍存在着制备成本高、使用效率低、对沙漠治理效果差或不稳定,无法大面积推广等情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生石灰粉、红糖、食用盐、小苏打、野生杂草灰、木屑灰、五氧化二钒、稻草粉配成发酵培养基,再将待处理的土壤板结和农药化肥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土壤加入到发酵剂培养基中,待处理的土壤板结和农药化肥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土壤中含有能在土壤板结和农药化肥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的抗逆性强的优势菌株。该发酵培养基中,红糖、食用盐、小苏打、野生杂草灰、木屑灰和稻草粉共同提供优势菌株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等物质,生石灰粉为培养基提供Ca+,同时,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生石灰粉与水反应会加热超过300℃的高温,该高温可以使培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治理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食用盐40‑60份,小苏打20‑40份,野生杂草灰40‑60份、木屑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4份,稻草粉40‑60份,待治理土壤1‑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治理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食用盐40-60份,小苏打20-40份,野生杂草灰40-60份、木屑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4份,稻草粉40-60份,待治理土壤1-6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治理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生石灰粉18-23份,红糖18-23份,食用盐45-55份,小苏打25-35份,野生杂草灰45-55份、木屑灰45-55份,五氧化二钒0.2-0.3份,稻草粉45-55份,待治理土壤1-30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治理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土壤为在所述待处理土壤中筛选的优势菌株的菌液。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治理发酵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方成分重量比例称取如下原料:生石灰粉15-25份,红糖15-25份,食用盐40-60份,小苏打20-40份,野生杂草灰40-60份、木屑灰40-60份,五氧化二钒0.1-0.4份,稻草粉40-60份;然后再取待处理土壤1-60份混合,制成土壤治理发酵剂。5.一种土壤治理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酵剂,按重量计,包括如下比例的成分经恒温恒湿厌氧避光发酵获得:稻草粉55%-65%,木屑粉灰10%-20%,野生杂草灰20%-30%,所述发酵剂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炎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新世纪量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