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及其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2620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混合而成:硅藻土40份~45份、粘土4份~10份、发泡剂5份~12份、丙稀酸脂类高分子共聚物2份~4份、碳纤维1份~4份、轻质碳酸钙2份~5份、聚氯乙烯10份~30份、海藻胶1份~4份、纳米氧化锌晶须材料2份~4份、超细氢氧化镁1份~3份、氧化铁红1份~3份、纳米银离子2份~4份、活性炭1.5份~4份、甲醛溶解酶2份~4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5份、耐拉纤维0.5份~3.5份。该技术方案硅藻泥不添加有毒物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仅能有效净化、分解有害气体,还具有防霉抗菌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产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的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及其搅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以及生产这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的搅拌装置,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家居装饰装修中,内墙装的材料一般都使用乳胶漆或壁纸,其中使用乳胶漆涂装的墙面肌理色彩比较单调,墙面涂层成膜不透气,不仅没有吸放湿和吸附甲醛等有害物的功能,而且在乳胶漆存在一定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会对人体和环境会产生较大危害。硅藻泥是由水生植物硅藻的造骸沉积所形成的,这种硅藻的独特性能在于能吸收水中游离硅形成其骨骼,当其生命结束后沉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硅藻土矿床。硅藻土属非金属矿,主要化学成份为非品体二氧化硅,伴有少量蒙脱石、高岭石等粘土杂质和有机质。硅藻土具有多孔结构、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强、悬浮性能好、物化性能稳定、隔音隔热、耐磨、耐酸、无毒和无味等特殊性能,因此硅藻泥被广泛应用。目前硅藻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的物理性能,提高硅藻泥产品使用时的可塑性,往往会在生产过程中混入纤维材料和粘性材料,这对原料的混合搅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的搅拌装置对硅藻泥生产的搅拌均匀度不高,在搅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混合而成:硅藻土40份~45份、粘土4份~10份、发泡剂5份~12份、丙稀酸脂类高分子共聚物2份~4份、碳纤维1份~4份、轻质碳酸钙2份~5份、聚氯乙烯10份~30份、海藻胶1份~4份、纳米氧化锌晶须材料2份~4份、超细氢氧化镁1份~3份、氧化铁红1份~3份、纳米银离子2份~4份、活性炭1.5份~4份、甲醛溶解酶2份~4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5份、耐拉纤维0.5份~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混合而成:硅藻土40份~45份、粘土4份~10份、发泡剂5份~12份、丙稀酸脂类高分子共聚物2份~4份、碳纤维1份~4份、轻质碳酸钙2份~5份、聚氯乙烯10份~30份、海藻胶1份~4份、纳米氧化锌晶须材料2份~4份、超细氢氧化镁1份~3份、氧化铁红1份~3份、纳米银离子2份~4份、活性炭1.5份~4份、甲醛溶解酶2份~4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5份、耐拉纤维0.5份~3.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混合而成:硅藻土41份~44份、粘土5份~9份、发泡剂7份~10份、丙稀酸脂类高分子共聚物2.5份~3.5份、碳纤维2份~3份、轻质碳酸钙3份~4份、聚氯乙烯15份~25份、海藻胶2份~3份、纳米氧化锌晶须材料2.5份~3.5份、超细氢氧化镁1.5份~2.5份、氧化铁红1.5份~2.5份、纳米银离子2.5份~3.5份、活性炭2份~3份、甲醛溶解酶2.5份~3.5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4份、耐拉纤维1份~3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混合而成:硅藻土42份、粘土6份、发泡剂9份、丙稀酸脂类高分子共聚物3份、碳纤维2.5份、轻质碳酸钙3.5份、聚氯乙烯19份、海藻胶2.5份、纳米氧化锌晶须材料3份、超细氢氧化镁2份、氧化铁红2份、纳米银离子3份、活性炭2.5份、甲醛溶解酶3份、纳米二氧化钛3.5份、耐拉纤维2份。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塑性防霉杀菌硅藻泥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搅拌箱(10)和主搅拌箱(40),所述预搅拌箱(10)和主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龙唐世家吴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爱乐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