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化学过滤器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过滤装置及其应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电化学过滤器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针对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人们先后发展了两类技术。第一类以分离为主,可实现污染物和水体的分离,如吸附和膜分离技术;第二类以转化为主,可实现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如高级氧化技术。总体而言,两类水处理技术各有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高级氧化技术虽然氧化能力强,但往往面临着能耗高、传质慢或成本高等问题。膜分离技术可基于组分的尺寸或电荷等差异来实现选择性截留,但膜污染或浓差极化导致的膜渗透通量及截留率下降等问题难以避免。基于此,耦合分离和转化功能的活性膜技术应运而生。基于碳的无机膜材料,有望同时实现对污染物的分离和转化。例如,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简称CNT)兼具大比表面积、高长径比、高机械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和高导电性等特点。CNT粉体还可通过真空抽滤等方法制成结构稳定且多孔的三维自支撑滤膜,非常适用于水质净化领域。在三维CNT滤膜上施加一定的正向偏电压即可实现从传统CNT滤膜(仅能完成污染物的吸附)到CNT电活性滤膜的转变,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化学过滤器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沿壳程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阳极、阴极和碳纳米管滤膜(4),所述碳纳米管滤膜(4)与外壳(1)的壳程垂直,所述碳纳米管滤膜(4)连接到阳极,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若干防水紫外光源(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化学过滤器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沿壳程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阳极、阴极和碳纳米管滤膜(4),所述碳纳米管滤膜(4)与外壳(1)的壳程垂直,所述碳纳米管滤膜(4)连接到阳极,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若干防水紫外光源(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由阳极Ti棒(6)和Ti阳极圈或不锈钢阳极圈(7)组成,所述阳极Ti棒(6)一端伸出外壳(1)、另一端与Ti阳极圈或不锈钢阳极圈(7)导电连接;所述阴极由阴极Ti棒(8)和Ti阴极圈或不锈钢阴极圈(9)组成,所述阴极Ti棒(8)一端伸出外壳(1)、另一端与Ti阴极圈或不锈钢阴极圈(9)导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滤膜(4)与Ti阳极圈或不锈钢阳极圈(7)导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i阳极圈或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彪,许凯,李方,沈忱思,马春燕,吴鹏,姚劲宇,刘翔,杨胜楠,李墨华,彭翔,刘富强,梅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