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2481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47
一种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属于合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非水热的温和条件下,通过还原剂和手性分子作用氧化铜前驱体,形成单分散的纳米级的氧化铜颗粒,其主要步骤为氧化铜前驱体的合成和不同配基的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非有机相,非水热条件下合成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以及首次发展了形貌规则的纳米级的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技术。此外合成的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十分稳定,具有广泛的生物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属于合成化学

技术介绍
手性来源于物质与其镜像不能重合,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生物体内也是一个手性环境,生命体内的蛋白的基本单位氨基酸都是D型的,因此研究手性物质对于生命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金属氧化物在催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太阳能电池、电催化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研究手性过渡金属氧化物在生物体内发展一种手性催化变得十分有意义。纳米尺度的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在非水热的温和条件下,通过还原剂和手性分子作用氧化铜前驱体,形成单分散的纳米级的氧化铜颗粒,其主要步骤为氧化铜前驱体的合成和不同配基的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所述氧化铜前驱体的合成步骤如下:在5mL的体系中,首先加入3mL超纯水,再将浓度为0.2M的氯化铜50-200μL与浓度为0.1M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氯化铜:氢氧化钠摩尔比为4:5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水热的温和条件下,通过还原剂和手性分子作用氧化铜前驱体,形成单分散的纳米级的氧化铜颗粒,其主要步骤为氧化铜前驱体的合成和不同配基的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水热的温和条件下,通过还原剂和手性分子作用氧化铜前驱体,形成单分散的纳米级的氧化铜颗粒,其主要步骤为氧化铜前驱体的合成和不同配基的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铜前驱体的合成步骤如下:在5mL的体系中,首先加入3mL超纯水,再将浓度为0.2M的氯化铜50-200μL与浓度为0.1M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氯化铜:氢氧化钠摩尔比为4:5混合,保证混合溶液的pH值在12以上,混匀即为氧化铜前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青霉胺为配基的手性氧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步骤如下:(1)在合成好的氧化铜前驱体胶体中,加入柠檬酸三钠;其中,氯化铜和柠檬酸三钠的摩尔比为1:1,充分混合直到胶体溶液变澄清;(2)澄清后,按照氯化铜:青霉胺摩尔比1:0.5-5加入青霉胺,混合均匀后,立即加入新鲜的浓度为0.1M硼氢化钠溶液,其中NaBH4:CuCl2摩尔比为5:4,混合均匀后溶液颜色变为深棕色,待溶液颜色变为深红色时,通过加入7倍体积的异丙醇,以不低于7000r/min的转速离心6-10min终止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华高锐胥传来徐丽广刘丽强吴晓玲朱建平宋珊珊胡拥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无锡迪腾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