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GIS的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2299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GIS的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通过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施工阶段中,地下管廊项目场地周围环境的建立及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结构主体、管线等内容的模型建立,并将模型融入到GIS平台,将BIM技术与GIS技术相互融合。该方法将BIM技术与GIS技术合理地运用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清晰地展示了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虚拟施工环境周围状况,更好地解决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与既有环境的关系问题,将BIM技术运用于全生命期的施工中,体现了BIM模型可视化等优点,将GIS技术巧妙地融合在运用BIM技术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同时也为后期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运营维护运用BIM、GIS技术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GIS的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地下综合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GIS的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其适用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施工阶段,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的范围及建模内容;步骤2,确定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建模内容及建模原则;步骤3,查阅施工临建场地规范要求并确定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场地的建模内容;步骤4,建立所述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既有建、构筑物模型、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以及施工现场场地布置的BIM模型;步骤5,获取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BIM模型相关的GIS图像信息;步骤6,建立BIM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的BIM‑GIS数据平台;步骤7,将所述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既有建、构筑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GIS的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其适用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施工阶段,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的范围及建模内容;步骤2,确定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建模内容及建模原则;步骤3,查阅施工临建场地规范要求并确定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场地的建模内容;步骤4,建立所述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既有建、构筑物模型、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以及施工现场场地布置的BIM模型;步骤5,获取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BIM模型相关的GIS图像信息;步骤6,建立BIM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的BIM-GIS数据平台;步骤7,将所述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既有建、构筑物模型、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以及施工现场场地布置的BIM模型集成至BIM-GIS数据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GIS的管廊虚拟施工现场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的范围,即主要建模范围,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所能影响到的范围;所述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环境周围的建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既有地面建/构筑物、市政道路、地下管线、城市园林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杰李长太朱凯泽桂苗苗邱聪林皓平许淑恒游元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建研建筑产业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