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回收碳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194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回收碳粉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同样类型的碳粉盒归为一类;步骤二、提供连通部件,固定于碳粉盒的开口处,包括:本体;第一和第二通孔,设置于本体上;第一和第二管道,各自分别设置于第一和第二通孔内;喷头,设置于第一管道的一端的末端处,也延伸至碳粉盒的内部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喷口,孔径为10~20mm;步骤三、封闭第一管道,从第二管道处利用负压将碳粉盒内的碳粉吸出来;步骤四、打开第一管道,喷入清洗剂晃动,通过第二管道将洗涤有剩余碳粉的清洗剂吸出;步骤五、重复步骤四若干次,完成碳粉回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碳粉盒清洗效率10%以上,节省时间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式回收碳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打印机再生耗材
,涉及一种干式回收碳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硒鼓,一般由铝制成的基本基材,以及基材上涂上的感光材料所组成。硒鼓不仅决定了打印质量的好坏,还决定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花费的金钱多少。为了保护环境,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现在的硒鼓多设计为连续供粉硒鼓,实现其循环利用。在硒鼓返厂进行充粉重复再利用时,由于硒鼓内多有剩余少量鼓粉,因此,为了节约资源和便于后期硒鼓的再次充粉,一般都需要回收碳粉。然而,在碳粉的回收过程中,所需要的机械设置较为复杂,且操作繁琐,亟需一种快速进行碳粉回收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回收碳粉的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式回收碳粉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首先根据鼓粉盒的可感应芯片的信息,将碳粉盒进行分类,将同样类型的碳粉盒归为一类;步骤二、提供一连通部件,将所述连通部件固定于所述碳粉盒的开口处,所述连通部件包括:本体,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碳粉盒的开口处,且与所述开口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回收碳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首先根据鼓粉盒的可感应芯片的信息,将碳粉盒进行分类,将同样类型的碳粉盒归为一类;步骤二、提供一连通部件,将所述连通部件固定于所述碳粉盒的开口处,所述连通部件包括:本体,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碳粉盒的开口处,且与所述开口匹配设置,所述本体呈圆柱状,所述本体由硅胶材料制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碳粉盒的内部空腔贯通,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一端各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且均延伸至所述碳粉盒内;喷头,其设置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回收碳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首先根据鼓粉盒的可感应芯片的信息,将碳粉盒进行分类,将同样类型的碳粉盒归为一类;步骤二、提供一连通部件,将所述连通部件固定于所述碳粉盒的开口处,所述连通部件包括:本体,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碳粉盒的开口处,且与所述开口匹配设置,所述本体呈圆柱状,所述本体由硅胶材料制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碳粉盒的内部空腔贯通,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一端各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且均延伸至所述碳粉盒内;喷头,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的末端处,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一管道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喷头也延伸至所述碳粉盒的内部空腔内,所述喷头上设置有多个喷口,所述喷口的孔径为10~20mm;其中,所述连通部件和所述碳粉盒的开口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覆于所述连通部件的外壁上,所述密封圈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硅胶层、海绵体层、压缩弹簧层和橡胶层,所述海绵体层的厚度<所述压缩弹簧层的厚度<所述硅胶层的厚度=所述橡胶层的厚度;步骤三、封闭所述第一管道,从所述第二管道处利用负压将碳粉盒内的碳粉吸出来,且将同类的碳粉盒内吸出的碳粉集中放置在一个回收盒内,得到回收的第一碳粉;步骤四、打开所述第一管道,从所述第一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市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