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圆柱形电芯制片卷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芯短路测试装置、该电芯短路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及设置有该电芯短路测试装置的圆柱形电芯制片卷绕机。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是电芯,而电芯主要是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膜通过多层叠片或卷绕生产而成,而电芯在实际生产中所要面对的技术难题是:隔膜出现破损、极片存在毛刺等,这些问题都极易使电池内部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由于直接发生物理接触而产生短路,而这种内部短路或微短路会导致电芯化成数据异常,使电芯性能受到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使电池产生安全性能上的问题。因此,电芯内部的短路诊断是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电芯短路测试装置都是通过一个单独的检测气缸对电芯进行短路测试,即在气缸的驱动端处设置测试杆组,当传输带上的电芯经过气缸的瞬间,气缸驱动自身驱动端处的测试杆组向电芯的极耳移动,对电芯进行短路测试,以获知电芯是否存在短路问题。然而,由于目前的电芯短路测试装置的传输带的传输效率可达到每分钟30个,使得对每一个电芯进行短路测试的时间最多 ...
【技术保护点】
1.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包括送料线,所述送料线包括传输带和电机,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多个夹具,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输带传动;短路测试单元,所述短路测试单元的检测端朝向所述送料线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具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传输带的传送方向,所述短路测试单元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导轨上;离合单元,所述离合单元的主动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离合单元的从动端与所述短路测试单元连接,所述离合单元驱动所述短路测试单元沿所述导轨滑动;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短路测试单元连接,所述复位单元驱动所述短路测试单元沿所述导轨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包括送料线,所述送料线包括传输带和电机,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多个夹具,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输带传动;短路测试单元,所述短路测试单元的检测端朝向所述送料线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具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传输带的传送方向,所述短路测试单元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导轨上;离合单元,所述离合单元的主动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离合单元的从动端与所述短路测试单元连接,所述离合单元驱动所述短路测试单元沿所述导轨滑动;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短路测试单元连接,所述复位单元驱动所述短路测试单元沿所述导轨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单元的从动端上设置有齿轮,所述短路测试单元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延伸地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测试单元包括:滑动座,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导轨可滑动地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多组测试杆组,多组所述测试杆组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多组所述测试杆组朝向所述送料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测试单元还包括:导电杆组,所述导电杆组与所述送料线连接,所述导电杆组包括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和所述第二导电杆均朝向所述传输带设置;发热电阻,所述发热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杆和所述第二导电杆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杆组的数量为2组至4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短路测试装置还包括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安装在所述送料线上,所述定位单元的输出端朝向所述传输带设置,且所述定位单元的输出端沿所述齿轮的轴向相对所述夹具往复移动;在所述传输带的传送方向上,所述定位单元位于所述短路测试单元的上游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短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短路测试装置还包括剔除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琪,乔冠阳,曹海霞,刘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