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76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17
一种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外框装置(2)、收容于所述外框装置(2)内的内框装置(3)、位于所述内框装置(3)下方的喷气装置(4)、设置于所述外框装置(2)下方的连接框装置(5)、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电缸装置(6)、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6)上的限定装置(7),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对原料进行充分有效的混合处理,混合效果好,并且能实现内框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能带动其内部的原料不断的左右移动,同时可以带动原料不断的上下移动,并且外框在左右移动中能周期性的倾斜,进而能带动原料充分的左右移动,从而能防止出现混合死角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泥是指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水泥在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混合,以便制备出方便使用的其他混合物料。中国专利CN205766851U揭示了一种水泥原料混合机,其包括送料管、料筒、螺旋轴、搅拌片、电机和支架等,所述送料管位于料筒的上端,所述料筒倾斜设置于支架上,所述螺旋轴通过轴承和料筒连接,所述搅拌片呈相间状设置于螺旋轴上,所述电机位于支架上,所述螺旋轴通过传动带和电机转轴连接,所述料筒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送料桶上方设置有至少两个送料口,所述送料管中部设置有挡板,然而其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其无法实现料筒的晃动及移动,进而无法带动其内部原料的充分混合,仅靠原料的重力在料筒内向下移动,混合效果不理想;其次,从说明书附图中可以看出搅拌片与料筒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存在混合死角的现象,使得一些原料无法得到混合的处理,影响对原料混合的效果;最后,用于混合的驱动方式仅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方式单一,影响整体的混合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外框装置、收容于所述外框装置内的内框装置、位于所述内框装置下方的喷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外框装置下方的连接框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上的限定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对原料进行充分有效的混合处理,混合效果好,并且能实现内框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能带动其内部的原料不断的左右移动,同时可以带动原料不断的上下移动,并且外框在左右移动中能周期性的倾斜,进而能带动原料充分的左右移动,从而能防止出现混合死角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外框装置、收容于所述外框装置内的内框装置、位于所述内框装置下方的喷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外框装置下方的连接框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上的限定装置,其结构特点为:还包括设于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杆、设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一连接块、设于第一固定杆上的若干第一弹簧、设于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定位框、收容于第一定位框内的第二弹簧;外框装置包括外框、设于外框内的若干第二固定杆、设置于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三弹簧、位于第二固定杆上的若干第四弹簧、设置于第四弹簧端部的顶靠板;内框装置包括内框、设置于所述内框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杆、收容于所述内框内的升降框、设置于所述升降框下方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若干第五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五弹簧下方的第二定位框、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框内的第六弹簧、设置于所述第六弹簧右侧的第一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上的第一转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二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框右侧的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的第七弹簧,所述喷气装置包括集中框、设置于所述集中框上方的喷气框,所述连接框装置包括连接框、收容于所述连接框内的第一限定块、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右侧的第二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上下两侧的第八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杆下方的第三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框左侧的第一定位杆,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设置于所述电缸右侧的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的第二转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方的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右侧的第九弹簧、设置于所述电缸下方的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的若干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方的第二定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的光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方的第十弹簧,所述限定装置包括限定杆、设置于所述限定杆上端的移动框、设置于所述移动框右侧的第十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移动框下方的第二限定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能实现对原料进行充分有效的混合处理,混合效果好,并且能实现内框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能带动其内部的原料不断的左右移动,同时可以带动原料不断的上下移动,并且外框在左右移动中能周期性的倾斜,进而能带动原料充分的左右移动,从而能防止出现混合死角的现象,且可以通过喷气的方式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上移动,驱动方式多样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11-万向轮;12-第一支撑杆;13-第一固定杆;14-第一连接块;15-第一弹簧;16-第一定位框;17-第二弹簧;2-外框装置;21-外框;211-第一通孔;22-第二固定杆;23-第三弹簧;24-第四弹簧;25-顶靠板;3-内框装置;31-内框;32-第三固定杆;33-升降框;34-第一支撑板;35-第五弹簧;36-第二定位框;37-第六弹簧;38-第一移动杆;39-第一转动杆;30-第二连接块,301-第一固定块;302-第七弹簧;4-喷气装置;41-集中框;411-第二通孔;412-第三通孔;42-喷气框;5-连接框装置;51-连接框;511-第四通孔;52-第一限定块;53-活塞;54-第八弹簧;55-第二移动杆;56-第三连接块;57-第一定位杆;6-电缸装置;61-电缸;62-推动杆;63-第二转动杆;64-第二固定块;65-第九弹簧;66-第二支撑板;67-第二支撑杆;68-第二定位杆;69-光滑块;60-第十弹簧;7-限定装置;71-限定杆;72-移动框;73-第十一弹簧;74-第二限定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外框装置2、收容于所述外框装置2内的内框装置3、位于所述内框装置3下方的喷气装置4、设置于所述外框装置2下方的连接框装置5、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电缸装置6、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6上的限定装置7。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右侧的第一固定杆1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上方的第一连接块14、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3上方的若干第一弹簧15、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4上方的第一定位框16、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16内的第二弹簧17。所述底板1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万向轮11设置有四个,所述万向轮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上,所述万向轮11可以带动所述底板1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2为竖直杆,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2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杆13为水平杆,所述第一固定杆1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4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块1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块14可以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1)上的外框装置(2)、收容于外框装置(2)内的内框装置(3)、位于内框装置(3)下方的喷气装置(4)、设置于外框装置(2)下方的连接框装置(5)、设置于底板(1)上的电缸装置(6)、设置于电缸装置(6)上的限定装置(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底板(1)上的第一支撑杆(12)、设与第一支撑杆(12)上的第一固定杆(13)和第一连接块(14)、设于第一固定杆(13)上的若干第一弹簧(15)、设于第一连接块(14)上的第一定位框(16)、收容于第一定位框(16)内的第二弹簧(17);外框装置(2)包括外框(21)、设于外框(21)内的若干第二固定杆(22)、设置于第二固定杆(22)上的第三弹簧(23)、位于第二固定杆(22)上的若干第四弹簧(24)、设置于第四弹簧(24)端部的顶靠板(25);内框装置(3)包括内框(31)、设置于内框(31)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杆(32)、收容于内框(31)内的升降框(33)、设置于升降框(33)下方的第一支撑板(34)、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4)下方的若干第五弹簧(35)、设置于第五弹簧(35)下方的第二定位框(36)、收容于第二定位框(36)内的第六弹簧(37)、设置于第六弹簧(37)右侧的第一移动杆(38)、设置于第一移动杆(38)上的第一转动杆(39)、设置于第一转动杆(39)上的第二连接块(30)、位于第二定位框(36)右侧的第一固定块(301)、设置于第一固定块(301)上方的第七弹簧(302);所述喷气装置(4)包括集中框(41)、设置于集中框(41)上方的喷气框(42);连接框装置(5)包括连接框(51)、收容于连接框(51)内的第一限定块(52)、活塞(53)、设置于活塞(53)右侧的第二移动杆(55)、位于第二移动杆(55)上下两侧的第八弹簧(54)、设置于第二移动杆(55)下方的第三连接块(56)、设置于连接框(51)左侧的第一定位杆(57);电缸装置(6)包括电缸(61)、设置于电缸(61)右侧的推动杆(62)、设置于动杆(62)上的第二转动杆(63)、设置于推动杆(62)上的第二固定块(64)、设置于第二固定块(64)右侧的第九弹簧(65)、设置于电缸(61)下方的第二支撑板(66)、设置于第二支撑板(66)下方的若干第二支撑杆(67)、设置于第二支撑板(66)上的第二定位杆(68)、设置于第二定位杆(68)上的光滑块(69)、设置于第二定位杆(68)上的第十弹簧(60);限定装置(7)包括限定杆(71)、设置于限定杆(71)上端的移动框(72)、设置于移动框(72)右侧的第十一弹簧(73)、设置于移动框(72)下方的第二限定块(7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1)上的外框装置(2)、收容于外框装置(2)内的内框装置(3)、位于内框装置(3)下方的喷气装置(4)、设置于外框装置(2)下方的连接框装置(5)、设置于底板(1)上的电缸装置(6)、设置于电缸装置(6)上的限定装置(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底板(1)上的第一支撑杆(12)、设与第一支撑杆(12)上的第一固定杆(13)和第一连接块(14)、设于第一固定杆(13)上的若干第一弹簧(15)、设于第一连接块(14)上的第一定位框(16)、收容于第一定位框(16)内的第二弹簧(17);外框装置(2)包括外框(21)、设于外框(21)内的若干第二固定杆(22)、设置于第二固定杆(22)上的第三弹簧(23)、位于第二固定杆(22)上的若干第四弹簧(24)、设置于第四弹簧(24)端部的顶靠板(25);内框装置(3)包括内框(31)、设置于内框(31)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杆(32)、收容于内框(31)内的升降框(33)、设置于升降框(33)下方的第一支撑板(34)、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4)下方的若干第五弹簧(35)、设置于第五弹簧(35)下方的第二定位框(36)、收容于第二定位框(36)内的第六弹簧(37)、设置于第六弹簧(37)右侧的第一移动杆(38)、设置于第一移动杆(38)上的第一转动杆(39)、设置于第一转动杆(39)上的第二连接块(30)、位于第二定位框(36)右侧的第一固定块(301)、设置于第一固定块(301)上方的第七弹簧(302);所述喷气装置(4)包括集中框(41)、设置于集中框(41)上方的喷气框(42);连接框装置(5)包括连接框(51)、收容于连接框(51)内的第一限定块(52)、活塞(53)、设置于活塞(53)右侧的第二移动杆(55)、位于第二移动杆(55)上下两侧的第八弹簧(54)、设置于第二移动杆(55)下方的第三连接块(56)、设置于连接框(51)左侧的第一定位杆(57);电缸装置(6)包括电缸(61)、设置于电缸(61)右侧的推动杆(62)、设置于动杆(62)上的第二转动杆(63)、设置于推动杆(62)上的第二固定块(64)、设置于第二固定块(64)右侧的第九弹簧(65)、设置于电缸(61)下方的第二支撑板(66)、设置于第二支撑板(66)下方的若干第二支撑杆(67)、设置于第二支撑板(66)上的第二定位杆(68)、设置于第二定位杆(68)上的光滑块(69)、设置于第二定位杆(68)上的第十弹簧(60);限定装置(7)包括限定杆(71)、设置于限定杆(71)上端的移动框(72)、设置于移动框(72)右侧的第十一弹簧(73)、设置于移动框(72)下方的第二限定块(7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枢轴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框(16)为空心的长方体且右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块(1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框(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7)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16)内腔的左表面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1)为空心的长方体且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框(2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二固定杆(22)的一端与所述外框(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4)的一端与所述外框(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4)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靠板(25)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31)收容于所述外框(21)内,所述第三固定杆(32)的一端与所述内框(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3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框(33)收容于所述内框(3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34)收容于所述内框(3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升降框(3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框(36)的左端与所述内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馨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