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62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属于一种辅助钢轨连接部分安装的装置,包括放置鱼尾板的平台和平台底部的架设在钢轨上的轮子,其特征在于:平台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平台厚度的与每根钢轨两侧对应的输送口,输送口的尺寸与鱼尾板的最大水平横截面尺寸相对应,两侧的输送口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平台的下表面的向中间倾斜延伸的导向定位爪,两侧输送口的中间设置有使小车在相邻铁轨接头位置停车的弹性定位柱。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确定鱼尾板的安装位置,提高了鱼尾板安装效率,避免了手动移动鱼尾板,减少了人员受伤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辅助钢轨连接部分安装的装置,尤其是一种鱼尾板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鱼尾板俗称道夹板,在轨道接头处起连接作用,是铁路钢轨的常用连接配件。传统的鱼尾板通常是使用全钢材质铸造而成,虽然具有强度高刚性好等优点,但其具备重量大、不耐腐蚀、绝缘性能差、温度变化较大时易断裂等缺点。在铺轨施工中相邻接钢轨之间需要通过鱼尾螺栓固定住鱼尾板以便从钢轨两侧夹持住钢轨,保证钢轨的纵向连接整体性和轨道的连续性。鱼尾板安装时费时费力,需要至少两人配合托住鱼尾板然后上鱼尾螺栓。所选用的每块鱼尾板均超过15公斤,难以手持,安装困难,且长时间安装会耗费作业人员大量体力,容易造成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自动确定鱼尾板的安装位置,提高了鱼尾板安装效率;避免了手动移动鱼尾板,减少了人员受伤的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包括放置鱼尾板的平台和平台底部的架设在钢轨上的轮子,其特征在于:平台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平台厚度的与每根钢轨两侧对应的输送口,输送口的尺寸与鱼尾板的最大水平横截面尺寸相对应,两侧的输送口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平台的下表面的向中间倾斜延伸的导向定位爪,两侧输送口的中间设置有使小车在相邻铁轨接头位置停车的弹性定位柱。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输送口为关于弹性定位柱对称的矩形。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向定位爪的竖直横截面为折线形,导向定位爪在钢轨的每一侧均设置一组,一组四根,弹性定位柱前设有两根,弹性定位柱后设有两根,四根导向定位爪关于弹性定位柱所在的横向竖直平面两两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平台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设置在钢轨两侧的限位板,每个限位板与所选鱼尾板的前端相对应,这两个限位板关于钢轨对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弹性定位柱设置在钢轨正上方平台上设有与弹性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弹性定位柱包括穿过平台上定位孔的定位销、套接在定位销上且上端与平台下表面接触的定位弹簧、与定位销同轴设置并与定位弹簧下端接触的弹簧轴肩、铰接在定位销下端并与钢轨接触的滚轮、与定位销同轴设置并位于平台上方的限位轴肩。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小车后方设有的推动小车的手柄,所述手柄与平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轮子共有四个,每个轮子的轮缘部分与钢轨接触,相对的两个轮子通过轮轴相互连接,组成两个轮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小车后方设有的推动小车的手柄,所述手柄与平台上表面固定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小车搬运鱼尾板,自动确定鱼尾板的安装位置,避免了手动移动鱼尾板,提高了鱼尾板安装效率,减少了作业人员的体能消耗,减少了人员受伤的现象。设置的输送口便于投放鱼尾板,使鱼尾板由上方自动滑落到安装的高度。输送口与鱼尾板最大水平横截面尺寸相对应,保证了鱼尾板可以通过输送口,减少了鱼尾板通过输送口所造成的震动,提高了鱼尾板滑落时的稳定性。输送口与每根钢轨两侧对应,保证同一钢轨的两侧可同时安装鱼尾板,保证了最终安装效果,提高了安装效率。每个输送口为关于弹性定位柱所在的横向竖直平面轴对称的矩形保证了鱼尾板从输送口下落之后处于正确的位置,两个鱼尾板到达关于弹性定位柱所在竖直平面对称的位置,使得鱼尾板上的螺栓孔与钢轨上的螺栓孔相对应。导向定位爪准确的将鱼尾板定位到最终安装位置。导向定位爪向中间倾斜延伸,同时导向定位爪的竖直横截面为折线形使鱼尾板通过导向定位爪滑落时与水平呈一定角度,减少了摩擦,使导向定位爪承受更小的压力,延长了导向定位爪的使用寿命。导向定位爪在钢轨的每一侧均设置一组使同一钢轨的两侧可同时安装鱼尾板,保证了最终安装效果,提高了安装效率。一组鱼尾板有四根,弹性定位柱前设有两根,弹性定位柱后设有两根,四根导向定位爪关于弹性定位柱所在的横向竖直平面两两对称设置,这些使得导向定位爪均匀的承受鱼尾板的重量和冲击,优化了受力状态,减少可能产生的设备损坏,延长导向定位爪的使用寿命。限位板限制了鱼尾板的前方位置,防止鱼尾板向前移动而造成鱼尾板上的螺栓孔与钢轨的螺栓孔无法对齐。限位板在钢轨两侧使在同一钢轨的两侧可同时安装鱼尾板,保证了最终安装效果,提高了安装效率。每个限位板与所选鱼尾板的前端相对应,这两个限位板关于弹性定位柱所在的横向竖直平面轴对称,这些使限位板在鱼尾板下落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一直控制鱼尾板的纵向位置。弹性定位柱使小车在恰当的安装位置停车,保证鱼尾板上的螺栓孔与钢轨上的螺栓孔准确对齐。弹性定位柱在每根钢轨上都设置一根,提高了自动停车时的刹车效果,使每根弹性定位柱承受更小的力,防止弹性定位柱的损坏。弹性定位柱上包括的定位销、定位弹簧、滚轮、弹簧轴肩和限位轴肩的结构与定位孔相配合,使弹性定位柱准确伸进钢轨接缝处,有效完成小车的停车动作,为对鱼尾板的定位奠定基础。小车采用四个轮子,两个轮对,使小车可以顺利移动,同时也不会因为采用了过多的轮子而增加制造和经济成本。小车后方设有的手柄提高了对小车的控制力,使推动小车变得更加省力,便于作业人员手动推动小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A-A向剖切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B向示意图;其中,1、钢轨,2、鱼尾板,3、平台,4、手柄,5、输送口,6、限位板,7、导向定位爪,8、弹性定位柱,8a、定位销,8b、定位弹簧,8c、滚轮,8d、弹簧轴肩,8e、限位轴肩,8f、定位孔,9、轮子,10、轮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包括手柄4、平台3、轮子9、弹性定位柱8、导向定位爪7和限位板6。平台3下方设有轮子9,小车的轮子9架设在钢轨上。鱼尾板2放置在平台3上,平台3上设有输送口5,输送口5贯穿了平台3,输送口5位于每根钢轨1的两侧。输送口5下方设有导向定位爪7和限位板6,导向定位爪7和限位板6均与平台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导向定位爪7倾斜设置并向两个相对的定位导向爪7的中间延伸。弹性定位柱8位于相邻两个输送口5的中间,竖直设置。弹性定位柱8位于每一个输送口5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弹性定位柱8位于两个输送口5中间,相邻两个输送口5关于弹性定位柱8对称。输送口5的尺寸与鱼尾板2的最大水平横截面尺寸对应,输送口5的长度和宽度均比鱼尾板2的水平最大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大2厘米,输送口5设有圆角,圆角半径不超过1厘米。在竖直方向的横截面内导向定位爪7是折线形的,导向定位爪7上端与钢轨1的距离大于导向定位爪7下端与钢轨1的距离。导向定位爪7的厚度也就是导向定位爪7横截面内的宽度,导向定位爪7的厚度视情况而定,为满足安装不同重量钢轨1的需求这个厚度有几个选项。为保证导向定位爪7的强度,导向定位爪7的厚度不低于1厘米。导向定位爪7与平台3焊接连接。导向定位爪7在钢轨1的每一侧均设置有四根,这四根导向定位爪7作为一组,其中有两根位于弹性定位柱8前方,有两根位于弹性定位柱8后方,前两根与后两根导向定位爪7对称设置,对称所用的镜像平面是弹性定位柱8所在的左右方向的竖直平面。导向定位爪7与钢轨1间最小距离大于鱼尾板2下半部分的最大水平宽度,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包括放置鱼尾板(2)的平台(3)和平台底部的架设在钢轨(1)上的轮子(9),其特征在于:平台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平台(3)厚度的与每根钢轨(1)两侧对应的输送口(5),输送口(5)的尺寸与鱼尾板(2)的最大水平横截面尺寸相对应,两侧的输送口(5)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平台(3)的下表面的向中间倾斜延伸的导向定位爪(7),两侧输送口(5)的中间设置有使小车在相邻铁轨接头位置停车的弹性定位柱(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包括放置鱼尾板(2)的平台(3)和平台底部的架设在钢轨(1)上的轮子(9),其特征在于:平台上设置有数个贯穿平台(3)厚度的与每根钢轨(1)两侧对应的输送口(5),输送口(5)的尺寸与鱼尾板(2)的最大水平横截面尺寸相对应,两侧的输送口(5)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平台(3)的下表面的向中间倾斜延伸的导向定位爪(7),两侧输送口(5)的中间设置有使小车在相邻铁轨接头位置停车的弹性定位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其特征在于:输送口(5)为关于弹性定位柱(8)对称的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其特征在于:导向定位爪(7)的竖直横截面为折线形,导向定位爪(7)在钢轨(1)的每一侧均设置一组,一组四根,弹性定位柱(8)前设有两根,弹性定位柱(8)后设有两根,四根导向定位爪(7)关于弹性定位柱(8)所在的横向竖直平面两两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板定位安装小车,其特征在于:平台(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设置在钢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小军瞿东明王丽华王远航姜晓军王永坤张俊存田百全甘二雷刘海军李军峰许洋何伟陈银洲邵坤杰张庆黄守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铁路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