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41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扳机,包括握把、枪机和子弹,枪机内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空腔,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第一空腔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凸轮保险,凸轮保险的下方设置有电路开关;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扳手和电路板主体,电路板主体上设置有力感应开关和碳钢柱,碳钢柱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铁本体,电磁铁本体的上方通过第一回转轴设置有钩块;第三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击针和阻铁,击针的后端通过击针簧固定于第三空腔的后壁上,阻铁的中部底端通过阻铁复位簧固定于第三空腔的底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磁驱动,使扳机引力与二道火行程可以被调至极小,且不会影响枪支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扳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枪械
,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扳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狙击枪、运动枪扳机系统均采用纯机械结构,但是射手往往希望扳机引力较小,二道火扳机行程极短,但过小的扳机力与二道火行程会引起走火,极大影响枪支安全,故在传统的扳机设计中,扳机引力、二道火扳机行程与安全总是处于矛盾状态。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枪械扳机结构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电磁驱动,使扳机引力与二道火行程可以被调至极小,且不会影响枪支安全的高安全性电子扳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扳机,包括握把、枪机和子弹,枪机内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空腔,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第一空腔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凸轮保险,凸轮保险的下方设置有电路开关;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扳手和电路板主体,电路板主体上设置有力感应开关和碳钢柱,碳钢柱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铁本体,且碳钢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不锈钢销,电磁铁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供不锈钢销穿过的通道,不锈钢销的上部穿过通道设置,电磁铁本体的上方通过第一回转轴设置有钩块,钩块为L形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通过钩块复位簧固定于第二空腔的前壁上;第三空腔设置于第二空腔的上方,且第三空腔的前端底部和第二空腔的前端顶部相连通,第三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击针和阻铁,击针的后端通过击针簧固定于第三空腔的后壁上,阻铁的后端连接第二回转轴,其中部底端通过阻铁复位簧固定于第三空腔的底壁上,阻铁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凸起。优选地,前述握把固定设置于枪机后端的底部,握把内部设置有电源,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电路开关和电路板主体。再优选地,前述电路板主体上还设置有电容,电路板主体通过导线连接电路开关。更优选地,前述凸轮保险处于打开状态时,凸轮保险逆时针旋转90°至与电路开关相接触。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扳手的上部后端通过扳手复位簧固定于第二空腔的后壁上,扳手的下部穿出第二空腔底部设置。具体地,前述扳手处于扣压状态时,扳手顶部顺时针转动至与力感应开关相接触。优选地,前述凸起的竖截面为梯形。再优选地,前述击针设置于子弹的后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高安全性电子扳机采用电磁驱动,使扳机引力与二道火行程可以被调至极小,且不会影响枪支安全;二道火扳机行程不受阻铁和传动块扣合量影响,扳机引力由传感器决定,可以根据个人手感来选择不同力值的传感器;由于阻铁和传动块贴合量不再影响二道火扳机行程,贴合量可以做得比传统扳机的更大,安全性能大幅提升;电路总开关可起到保险作用,打开时电路工作,关闭时电路断电,扣扳机不击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电路开关和凸轮保险的工作连接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1、击针簧,1.2、击针,2、子弹,3.1、阻铁复位簧,3.2、阻铁,4.1、钩块复位簧,4.2、钩块,4.2.1、第一杆体,4.2.2第二杆体,5.0、电路板主体,5.1、电源,5.10、力感应开关,5.2.1、电路开关,5.2.2、凸轮保险,5.5、电容,5.7.1、电磁铁本体,5.7.2、不锈钢销,5.7.3、碳钢柱,6.1、扳手,6.2、扳手复位簧,7、握把,8、第一空腔,9、第二空腔,10、第三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见图1和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扳机,包括握把7、枪机和子弹2,枪机内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空腔8,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9和第三空腔10。第一空腔8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凸轮保险5.2.2,凸轮保险5.2.2的下方设置有电路开关5.2.1,扣动扳机,击发枪支前,需要拨动凸轮保险5.2.2,逆时针绕轴旋转90度后,凸轮保险5.2.2按下电路开关5.2.1,电路通电,可以进行工作。第二空腔9的内部设置有扳手6.1和电路板主体5.0,电路板主体5.0上设置有力感应开关5.10和碳钢柱5.7.3,扳手6.1的上部后端通过扳手复位簧6.2固定于第二空腔9的后壁上,扳手6.1的下部穿出第二空腔9底部设置。扳手6.1处于扣压状态时,扳手6.1顶部顺时针转动至与力感应开关5.10相接触,扳手6.1受扳手复位簧6.2的推力,初始状态下与力感应开关5.10脱离,扣压扳手6.1后,扳手6.1顺时针转动,扳手6.1扣压至与力感应开关5.10接触时为零界点,此时射手完成一道火扣压,一道火力值为扳手6.1簧压缩后的推力,继续施加扣压扳手6.1的力,扳手6.1产生轻微形变,可视为二道火行程,此处可假设力感应开关5.10的感应力值为200g,则射手再施加200g的力就会触发力感应开关5.10闭合,此时扳机引力为扳手6.1簧压缩后的推力与感应开关的感应力值。电路板主体5.0上还设置有电容5.5,电路板主体5.0通过导线连接电路开关5.2.1。碳钢柱5.7.3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铁本体5.7.1,且碳钢柱5.7.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不锈钢销5.7.2,电磁铁本体5.7.1的中部设置有供不锈钢销5.7.2穿过的通道,不锈钢销5.7.2的上部穿过通道设置,电磁铁本体5.7.1的上方通过第一回转轴设置有钩块4.2,钩块4.2为L形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第一杆体4.2.1和第二杆体4.2.2,第一杆体4.2.1通过钩块复位簧4.1固定于第二空腔9的前壁上。电路闭合后,电磁铁本体5.7.1通电产生磁性,碳钢柱5.7.3被向上吸合,不锈钢销5.7.2不被吸合,但在吸合过程中,不锈钢销5.7.2会被碳钢柱5.7.3带动向上顶动钩块4.2。第三空腔10设置于第二空腔9的上方,且第三空腔10的前端底部和第二空腔9的前端顶部相连通,第三空腔10的内部设置有击针1.2和阻铁3.2,击针1.2设置于子弹2的后方,击针1.2的后端通过击针簧1.1固定于第三空腔10的后壁上,阻铁3.2的后端连接第二回转轴,其中部底端通过阻铁复位簧3.1固定于第三空腔10的底壁上,阻铁3.2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凸起,凸起的竖截面为梯形。握把7固定设置于枪机后端的底部,握把7内部设置有电源,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电路开关5.2.1和电路板主体5.0。为了更好的阐述本专利技术,下面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枪支挂机后,击针1.2通过凸起挂住在阻铁3.2上,此时击针簧1.1的力远大于阻铁3.2簧的力,阻铁3.2受顺时针旋转的力矩,搭在钩块4.2的第一杆体4.2.1上,因搭的位置在钩块4.2第一回转轴的左侧,则钩块4.2存在逆时针旋转的力矩,在钩块4.2下方有电磁铁本体5.7.1,所以钩块4.2不会无限制转动,转动至与电磁铁本体5.7.1接触后不再旋转。击发枪支前,需要拨动凸轮保险5.2.2,逆时针绕轴旋转90度后,凸轮保险5.2.2按下电路开关5.2.1,电路通电,电磁铁本体5.7.1通电产生磁性,碳钢柱5.7.3被向上吸合,不锈钢销5.7.2被带动向上顶动钩块4.2的第二杆体4.2.2,钩块4.2受顺时针方向力矩,克服钩块4.2簧力转动,转动过程中,阻铁3.2和钩块4.2第一杆体4.2.1的扣合面脱开,此时阻铁3.2受击针簧1.1传递到击针1.2的顺时针旋转的力矩,继续顺时针旋转,阻铁3.2顺时针旋转后,击针1.2不再挂住在凸起上,击针1.2向前运动撞击子弹2的底火,子弹2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扳机,包括握把、枪机和子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枪机内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空腔,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凸轮保险,所述凸轮保险的下方设置有电路开关;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扳手和电路板主体,所述电路板主体上设置有力感应开关和碳钢柱,所述碳钢柱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铁本体,且碳钢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不锈钢销,所述电磁铁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供不锈钢销穿过的通道,所述不锈钢销的上部穿过通道设置,所述电磁铁本体的上方通过第一回转轴设置有钩块,所述钩块为L形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通过钩块复位簧固定于第二空腔的前壁上;所述第三空腔设置于第二空腔的上方,且第三空腔的前端底部和第二空腔的前端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击针和阻铁,所述击针的后端通过击针簧固定于第三空腔的后壁上,所述阻铁的后端连接第二回转轴,其中部底端通过阻铁复位簧固定于第三空腔的底壁上,所述阻铁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电子扳机,包括握把、枪机和子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枪机内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空腔,中部设置有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凸轮保险,所述凸轮保险的下方设置有电路开关;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扳手和电路板主体,所述电路板主体上设置有力感应开关和碳钢柱,所述碳钢柱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铁本体,且碳钢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不锈钢销,所述电磁铁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供不锈钢销穿过的通道,所述不锈钢销的上部穿过通道设置,所述电磁铁本体的上方通过第一回转轴设置有钩块,所述钩块为L形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通过钩块复位簧固定于第二空腔的前壁上;所述第三空腔设置于第二空腔的上方,且第三空腔的前端底部和第二空腔的前端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击针和阻铁,所述击针的后端通过击针簧固定于第三空腔的后壁上,所述阻铁的后端连接第二回转轴,其中部底端通过阻铁复位簧固定于第三空腔的底壁上,所述阻铁顶端的中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贤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贝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