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成型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34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3D打印成型室,包括成型室主体、活塞缸、活塞杆,所述活塞缸设于所述成型室主体的底面,并且所述活塞缸内的空间和所述成型室主体内的空间相连,所述活塞缸的底面设有连接通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连接通孔同轴并穿过所述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侧设有密封盘,所述密封盘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和压力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面抵接所述活塞杆,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面抵接所述压力圈。由于第一密封圈容易磨损,磨损后,第一密封圈与活塞杆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利用压力圈将第一密封圈挤压向活塞杆,可以利用第一密封圈的变形补偿第一密封圈的磨损,使得成型室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使成型室内的气压比较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成型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3D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成型室。
技术介绍
目前的金属3D打印,使用的原料是金属粉末,金属粉末在激光作用下熔化,再冷却成型,完成打印。由于,金属粉末熔化时遇氧气容易氧化,形成杂质,部分塑料作为3D打印原料时也有容易氧化的情况,所以目前的3D打印机里都设有充满惰性保护气体的成型室,原料在成型室中成型,避免氧化。目前的成型是一般采用正压工作,以避免大气中的氧气进入,但在充入惰性保护气体前,需要对成型室抽真空,所以小部分时间内,成型室内为负压。成型室内一般都装有气压检测装置,成型室的密闭效果越差,则惰性气体泄露越快,需要补充的惰性气体越多,成型室内的气压也越难稳定,则3D打印产品的质量也难稳定。目前的3D打印机工作24小时一般需要多次充入惰性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3D打印机,工作24小时一般需要多次充入惰性气体,成型室内的气压难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3D打印成型室,包括成型室主体、活塞缸、设在活塞缸内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缸设于所述成型室主体的底面,并且所述活塞缸内的空间和所述成型室主体内的空间相通,所述活塞缸的底面设有连接通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连接通孔同轴设置,活塞杆下端设在连接通孔外,所述连接通孔内侧设有密封盘,所述密封盘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和压力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面抵接所述活塞杆,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面抵接所述压力圈,所述压力圈具有弹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材质是聚氯氟乙烯。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第二密封部和设于第二密封部外侧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内侧面与所述活塞杆抵接,所述第二安装部设于所述密封盘内侧,所述第二密封部呈月牙形,并且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弯曲方向指向所述第二密封圈内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截面中心设有磁性物,所述活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磁铁。进一步地,所述磁性物为磁性粉末。进一步地,还包括成型室门和第三密封圈,所述成型室主体的前侧面上设有门框,所述成型室门设于所述门框的内侧;所述门框包括从后到前依次设置的挡圈、密封凸起、安装空腔,所述门框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空腔内侧的门挡,所述成型室门设于所述密封凸起内侧,所述成型室门与所述密封凸起与之间设有密封间隙,所述成型室门的前侧面与所述门挡抵接,所述挡圈的边缘设于所述密封凸起边缘的斜方外侧,所述安装空腔的前侧壁上设有与大气相连的透气通孔;所述第三密封圈包括从后到前依次设置的第三密封部、第三连接部、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密封圈的截面两端大中间小,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前侧贴合所述密封凸起和所述成型室门,所述第三连接部设于所述密封间隙中,所述第三安装部设于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第三安装部前后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安装空腔前后方向的厚度,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外边缘设于所述挡圈边缘的斜方外侧;所述成型室主体与所述成型室门上设有适配的卡扣。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密封部后侧面的截面线面呈弧形,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前侧面为斜面,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三密封部前侧的下部。进一步地,还包括电磁铁、导线,所述第三安装部内设有磁环,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安装空腔的前侧壁上,电磁铁与第三密封圈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活塞杆工作时需要上下移动,第一密封圈容易磨损,磨损后,第一密封圈与活塞杆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利用压力圈将第一密封圈挤压向活塞杆,可以利用第一密封圈的变形补偿第一密封圈的磨损,使得成型室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使成型室内的气压比较稳定。成型室的密封性能好,气体不易泄漏,3D打印机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工作,也不需要多次向成型室中充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型室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塞缸与活塞杆的密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密封圈的密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密封圈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密封圈的密封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型室门与成型室的密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型室门开启时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密封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一种3D打印成型室,包括成型室主体2、活塞缸6、设在活塞缸6内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7,所述活塞缸6设于所述成型室主体2的底面,并且所述活塞缸6内的空间和所述成型室主体2内的空间相通,所述活塞缸6的底面设有连接通孔61,所述活塞杆7与所述连接通孔61同轴设置,活塞杆7下端设在连接通孔61外,所述连接通孔61内侧设有密封盘8,所述密封盘8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81和压力圈82,所述第一密封圈81的内侧面抵接所述活塞杆7,所述第一密封圈81的外侧面抵接所述压力圈82,所述压力圈82具有弹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81的材质是聚氯氟乙烯。聚氯氟乙烯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一定的弹性,密封效果好的同时有效使用期也长。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4和图5,还包括第二密封圈83,所述第二密封圈83包括第二密封部831和设于第二密封部831外侧的第二安装部832,所述第二密封部831的内侧面与所述活塞杆7抵接,所述第二安装部832设于所述密封盘8内侧,所述第二密封部831呈月牙形,并且所述第二密封部831的弯曲方向指向所述第二密封圈83内侧,所述第二密封部831的截面中心设有磁性物834,所述活塞杆7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8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磁铁9。参照图3,内侧面为平面的密封圈在运动的活塞杆7的作用下,内侧面的一端会翘起,形成的是点接触,内侧面与活塞杆7的接触面积减小。而参照图4,磁性物834与磁铁9的之间的引力,使得第二密封部831的中部向活塞杆7挤压,直至第二密封部831的中部与活塞杆7紧贴,第二密封部831的端部受到中部的压力,向两端延伸,直至第二密封部831的内侧平贴活塞杆7的表面,第二密封部831与活塞杆7之间的接触始终保持面接触,接触面积大,密封性能好。进一步地,所述磁性物834为磁性粉末。磁性粉末的整体形态可以随受力改变,有利于增大第二密封部831与活塞杆7之间的接触面。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7,还包括成型室门1和第三密封圈,所述成型室主体2的前侧面上设有门框,所述成型室门1设于所述门框的内侧;所述门框包括从后到前依次设置的挡圈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成型室,包括成型室主体(2)、活塞缸(6)、设在活塞缸(6)内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7),所述活塞缸(6)设于所述成型室主体(2)的底面,并且所述活塞缸(6)内的空间和所述成型室主体(2)内的空间相通,所述活塞缸(6)的底面设有连接通孔(61),所述活塞杆(7)与所述连接通孔(61)同轴设置,活塞杆(7)下端设在连接通孔(61)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61)内侧设有密封盘(8),所述密封盘(8)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81)和压力圈(82),所述第一密封圈(81)的内侧面抵接所述活塞杆(7),所述第一密封圈(81)的外侧面抵接所述压力圈(82),所述压力圈(82)具有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成型室,包括成型室主体(2)、活塞缸(6)、设在活塞缸(6)内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7),所述活塞缸(6)设于所述成型室主体(2)的底面,并且所述活塞缸(6)内的空间和所述成型室主体(2)内的空间相通,所述活塞缸(6)的底面设有连接通孔(61),所述活塞杆(7)与所述连接通孔(61)同轴设置,活塞杆(7)下端设在连接通孔(61)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61)内侧设有密封盘(8),所述密封盘(8)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81)和压力圈(82),所述第一密封圈(81)的内侧面抵接所述活塞杆(7),所述第一密封圈(81)的外侧面抵接所述压力圈(82),所述压力圈(82)具有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成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81)的材质是聚氯氟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成型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83),所述第二密封圈(83)包括第二密封部(831)和设于第二密封部(831)外侧的第二安装部(832),所述第二密封部(831)的内侧面与所述活塞杆(7)抵接,所述第二安装部(832)设于所述密封盘(8)内侧,所述第二密封部(831)呈月牙形,并且所述第二密封部(831)的弯曲方向指向所述第二密封圈(83)内侧,所述第二密封部(831)的截面中心设有磁性物(834),所述活塞杆(7)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圈(8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磁铁(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成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物(834)为磁性粉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成型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型室门(1)和第三密封圈,所述成型室主体(2)的前侧面上设有门框,所述成型室门(1)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建豪罗有旺罗烁鑫顾志辉许冠毛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信达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