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青光LED发光件及照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17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青光LED发光件,包括载体,载体设有电连接结构、至少一组发光结构以及反射杯,发光结构设于反射杯中且与电连接结构相连;发光结构均包括白光发光体和红光发光体,所述白光与所述红光混合获得近自然光,近自然光中的青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蓝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小于0.75。本光源发出的光中,青光相对光谱被提升,使得显色指数得以提升,尤其是R12的显指得以提升,改善了显色性;降低蓝光相对光谱功率,有利于保护视力,尤其是幼儿和儿童视力,还有利于减少由于蓝光过高导致的亚健康问题。结构简洁,体积小巧,应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青光LED发光件及照明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
,特别涉及一种高青光LED发光件及包括该光源的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LED光源是照明领域中常用的器件,现有的常用的LED光源,一种是采用蓝光芯片结合荧光粉的白光源,如图12所示的光谱,这种结构的光源,蓝光比例过高,青光比例很低,与自然光的光谱差别较大。另一种是采用红绿蓝芯片组合的白光源,如图13所示的光谱,这种白光存在红、绿、蓝波段的三个峰值,蓝光比例更高,青光比例更低,而其他部分比例过低,与自然光的光谱差别更大。现有的白光源的普通通常相对于自然光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光色不自然,视觉感受不好。而且蓝光成分较高,对人眼伤害很大,青光成分过低,显色指数存在明显的缺陷,尤其是R12的显指过低。这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的视力损害比较明显,会导致儿童色弱、近视等问题,并且长期处于高蓝光的照明环境中,会影响人们的健康。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的品质、舒适度等总体性能要求不断提升,最理想的照明光是自然光,自然光照明一直是照明行业的愿景。现有的接近自然光的光源,青光比例一直过低,并且为了降低蓝光而抑制其比例时,青光也很容易被抑制。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低蓝光且高青光的接近自然光的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青光LED发光件,旨在解决传统LED光源青光过低而蓝光过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青光LED发光件,包括载体,所述载体设有电连接结构、至少一组发光结构以及反射杯,所述发光结构设于所述反射杯中且与所述电连接结构相连;每组所述发光结构均包括用于发射白光的白光发光体和用于发射红光的红光发光体,所述红光用于补偿所述白光相对于自然光缺失的红光部分,所述白光与所述红光混合获得近自然光,所述近自然光中的青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所述近自然光中的蓝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小于0.7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自然光的色温为2700K-3000K时,475-492nm波段的青光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所述近自然光的色温为4000K-4200K时,475-492nm波段的青光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40;所述近自然光的色温为5500K-6000K时,475-492nm波段的青光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自然光的色温范围包括2700K-6000K,色容差小于5,显色指数Ra大于95,R12的显色指数大于8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光发光体包括蓝光芯片和设置于所述蓝光芯片外围的荧光膜,所述荧光膜包括胶体和混合于所述胶体内部的荧光粉,所述荧光粉包括红粉、绿粉和黄绿粉;所述红粉的色坐标为X:0.660~0.716,Y:0.340~0.286;所述绿粉的色坐标为X:0.064~0.081,Y:0.488~0.507;所述黄绿粉的色坐标为X:0.367~0.424,Y:0.571~0.545;所述红粉、绿粉和黄绿粉的重量比为:红粉:绿粉:黄绿粉=(0.010~0.035):(0.018~0.068):(0.071~0.253);所述荧光膜的浓度为17%~4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光发光体包括蓝光芯片和设置于所述蓝光芯片外围的磷光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光发光体发出的白光具有如下光学参数:所述白光的色温为2700K-3000K时,480-500nm波段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500-640nm波段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70;所述白光的色温为4000K-4200K时,480-500nm波段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45;500-640nm波段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65;所述白光的色温为5500K-6000K时,480-500nm波段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4;500-640nm波段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6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自然光中红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60;所述近自然光中黄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50;所述近自然光中绿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体为非金属载体,所述蓝光芯片的波长为457.5-480nm,所述红光芯片的波长为640-700nm,所述蓝光芯片和红光芯片倒装设置于所述载体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光发光体和红光发光体通过相同驱动电流统一驱动,或者通过不同驱动电流分别驱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高青光LED发光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源至少具有如下效果:第一,本光源发出的光中,青光相对光谱被提升,使得显色指数得以提升,尤其是R12的显指得以提升,进而改善了近自然光光源的显色性,能够更加真实的显示物体或环境的真实色彩;第二,在提高青光比例的同时,能够降低蓝光相对光谱功率,相比于传统白光照明,视觉感受更加舒适,有利于保护视力,尤其是幼儿和儿童视力,还有利于减少由于蓝光过高导致的亚健康问题,在提高显指的同时提升健康等级。第三,本专利技术是采用白光发光体和红光发光体组合的形式获得近自然光,同时提升青光且降低蓝光,即该光源发出的光能够覆盖自然光的波段且各波段较接近自然光,因此,本专利技术是在提供更加自然的照明效果的同时提升显色指数和健康等级。第四,本专利技术是采用白光发光体和红光发光体组合的形式获得近自然光,结构简洁,在调试过程中变量可控性好,使近自然光的调试得以实现,解决多个发光体组合无法调出近自然光的问题,并且通过补充红光发光体获得近自然光,解决了通过蓝光芯片和荧光胶结合的方式无法获得完整的近自然光的问题。第五,白光发光体和红光发光体可以采用满足性能要求的微型发光体,光源整体为一微型灯珠,可多个灯珠以任意形式布置于各种灯具的电连接结构板上,由于其体积小巧,可设置于电连接结构板的任意位置,应用灵活,灯具整体发光均匀,照明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青光LED发光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青光LED发光件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青光LED发光件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青光LED发光件的仰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青光LED发光件的白光发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近自然光的光谱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近自然光的光谱测试报告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青光LED发光件和自然光的光谱对比图;图9是现有近自然光光源和自然光的光谱对比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白光发光体的光谱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用452.5-455nm蓝光芯片的白光光谱图;图12是现有技术中白光光源的第一种光谱图;图13是现有技术中白光光源的第二种光谱图;图14是现有技术中近自然光光源的一种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青光LED发光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所述载体设有电连接结构、至少一组发光结构以及反射杯,所述发光结构设于所述反射杯中且与所述电连接结构相连;每组所述发光结构均包括用于发射白光的白光发光体和用于发射红光的红光发光体,所述红光用于补偿所述白光相对于自然光缺失的红光部分,所述白光与所述红光混合获得近自然光,所述近自然光中的青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所述近自然光中的蓝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小于0.7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青光LED发光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所述载体设有电连接结构、至少一组发光结构以及反射杯,所述发光结构设于所述反射杯中且与所述电连接结构相连;每组所述发光结构均包括用于发射白光的白光发光体和用于发射红光的红光发光体,所述红光用于补偿所述白光相对于自然光缺失的红光部分,所述白光与所述红光混合获得近自然光,所述近自然光中的青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所述近自然光中的蓝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小于0.7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青光LED发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自然光的色温为2700K-3000K时,475-492nm波段的青光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所述近自然光的色温为4000K-4200K时,475-492nm波段的青光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40;所述近自然光的色温为5500K-6000K时,475-492nm波段的青光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5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青光LED发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自然光的色温范围包括2700K-6000K,色容差小于5,显色指数Ra大于95,R12的显色指数大于8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青光LED发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发光体包括蓝光芯片和设置于所述蓝光芯片外围的荧光膜,所述荧光膜包括胶体和混合于所述胶体内部的荧光粉,所述荧光粉包括红粉、绿粉和黄绿粉;所述红粉的色坐标为X:0.660~0.716,Y:0.340~0.286;所述绿粉的色坐标为X:0.064~0.081,Y:0.488~0.507;所述黄绿粉的色坐标为X:0.367~0.424,Y:0.571~0.545;所述红粉、绿粉和黄绿粉的重量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胜曾骄阳曾灵芝陈俊达陈道蓉许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朗昭创新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