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10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包括阀体、分别设置在阀体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阀座,阀体的上端具有一气室,该气室通过薄膜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膜室上腔和膜室下腔;在阀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阀杆,阀杆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置于膜室下腔的内部并与薄膜的下表面相抵触,阀杆的底部连接有阀芯,阀芯的上部设有阀芯防护罩,且阀芯防护罩与阀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阀座的上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阀门板,且阀芯置于阀门板的正上方,阀门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阀体的内侧壁,该种新型气动薄膜阀,设置有阀芯保护套,避免了流体直接冲刷阀芯,降低了阀芯被流体冲刷侵蚀的可能性,延长了该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
技术介绍
薄膜阀的关键技术在于薄膜阀芯,薄膜阀芯的精度的调节控制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减压阀的性能。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448665A公开了一种气动薄膜阀,包括膜腔室、阀体、薄膜、定铁心、弹簧、阀座、推杆、阀杆、阀芯、平衡阀以及放空阀,其设置的薄膜能够容易地运动并且通过薄膜可以执行较大的行程,流量控制性能好,稳定定性和压力调节精度高,灵敏度高,装配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流体在流过阀门的过程中,流体直接冲刷在阀芯上,对阀芯的密封面造成冲刷,容易导致阀门在关闭后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包括阀体、分别设置在所述阀体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阀座,所述阀体的上端具有一气室,该气室通过薄膜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膜室上腔和膜室下腔;在所述阀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且所述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包括阀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阀体(1)两侧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3)以及阀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上端具有一气室,该气室通过薄膜(10)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膜室上腔(9)和膜室下腔(11);在所述阀体(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阀杆(7),所述阀杆(7)的上端设置有弹簧(8),且所述弹簧(8)置于所述膜室下腔(11)的内部并与所述薄膜(10)的下表面相抵触,所述阀杆(7)的底部连接有阀芯(19),所述阀芯(19)的上部设有阀芯防护罩(13),且所述阀芯防护罩(13)与所述阀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阀座(18)的上表面通过转轴(17)连接有阀门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包括阀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阀体(1)两侧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3)以及阀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上端具有一气室,该气室通过薄膜(10)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膜室上腔(9)和膜室下腔(11);在所述阀体(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阀杆(7),所述阀杆(7)的上端设置有弹簧(8),且所述弹簧(8)置于所述膜室下腔(11)的内部并与所述薄膜(10)的下表面相抵触,所述阀杆(7)的底部连接有阀芯(19),所述阀芯(19)的上部设有阀芯防护罩(13),且所述阀芯防护罩(13)与所述阀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阀座(18)的上表面通过转轴(17)连接有阀门板(16),且所述阀芯(19)置于所述阀门板(16)的正上方,所述阀门板(16)的另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阀体(1)的内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薄膜阀,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旭东林富赟吴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普雷沃流体控制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