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钛/聚碳酸酯复合纳米新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1031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氧化钛/聚碳酸酯复合纳米新材料的制备方法,配置双氧水与盐酸的混合液,将金属钛粉和混合液在温度80‑110℃下冷凝回流1‑2h;加入与混合液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在温度140‑160℃下水热反应2‑4h;经产物分离、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将二氧化钛加入丙三醇中,超声分散20‑40min,得到分散液;将二氧化钛/丙三醇分散液、聚碳酸酯、钛酸四丁酯、聚羟乙酸置于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0‑30min,使溶液混合均匀;将所述产物置于密封反应釜中,放置于1.5‑3MeV、25‑40mA的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辐照下进行辐照处理,其辐照剂量为180‑230KGy;后经乙醇、蒸馏水洗涤,冷冻干燥后即可得到所述复合纳米新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钛/聚碳酸酯复合纳米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钛/聚碳酸酯复合纳米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在纳米和分子水平范围内具有应用特性,成为材料科学中最为热门和前沿的研究领域。纳米材料主要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以及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作为无机纳米材料,无机陶瓷材料及无机陶瓷纳米材料在能源、电子、超导材料、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传感、激光、环境及生物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多金属氧化物纳米陶瓷则为新型超级电容电池的制备提供了原料。有机纳米材料的形态结构稳定,在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的同时,还具有温度、pH值、电场和磁场等响应性。纳米TiO2因其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结构稳定以及性能优异等突出优点,而备受亲睐,是近年来半导体材料用于环保和能源
中研究最多、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材料之一。尽管如此,TiO2本身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带隙较宽,从而对太阳光利用率低、催化反应效率不高,限制了其应用,二是电子空穴容易复合光、光谱吸收范围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失活。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钛/聚碳酸酯复合纳米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体积比2‑3:1配置双氧水与盐酸的混合液,将金属钛粉和混合液按照固液比1:9‑13,在温度80‑110℃下冷凝回流1‑2h;S2:向步骤S1中加入与混合液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在温度140‑160℃下水热反应2‑4h;S3:经产物分离、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锐钛矿型二氧化钛;S4:将二氧化钛加入10‑20倍体积的丙三醇中,超声分散20‑40min,得到分散液;将30‑50份二氧化钛/丙三醇分散液、10‑20份聚碳酸酯、6‑10份钛酸四丁酯、15‑25份聚羟乙酸置于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0‑30min,使溶液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钛/聚碳酸酯复合纳米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体积比2-3:1配置双氧水与盐酸的混合液,将金属钛粉和混合液按照固液比1:9-13,在温度80-110℃下冷凝回流1-2h;S2:向步骤S1中加入与混合液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在温度140-160℃下水热反应2-4h;S3:经产物分离、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锐钛矿型二氧化钛;S4:将二氧化钛加入10-20倍体积的丙三醇中,超声分散20-40min,得到分散液;将30-50份二氧化钛/丙三醇分散液、10-20份聚碳酸酯、6-10份钛酸四丁酯、15-25份聚羟乙酸置于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0-30min,使溶液混合均匀;S5:将步骤S4中所述产物置于密封反应釜中,放置于1.5-3MeV、25-40mA的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辐照下进行辐照处理,其辐照剂量为180-230KGy;后经乙醇、蒸馏水洗涤,冷冻干燥后即可得到所述复合纳米新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聚碳酸酯复合纳米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洛特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