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砖、砖组件的系统和该系统中使用的结合元件、安装砖的方法和砖地修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097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安装砖的系统,使用多个砖组件和与相邻砖组件相互连接的结合元件(21a)。每个砖组件具有砖构件(3a)和支承构件。支承构件连接至砖构件的下侧,且设置有用于容纳结合元件一些部分的凹部。支承构件具有沿垂直于砖构件主表面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和/或凸起部(12a)。结合元件具有长带状构件,该带状构件设置有开口(30a)和/或凸起部,装配到两个相邻砖组件的支承构件的相应凸起部和/或开口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用多个砖组件和与相邻砖组件相互连接的结合元件来安装砖的方法,每个砖组件包括砖构件和支承构件,支承构件与砖构件的下侧连接且设置有用于容纳结合元件部分的凹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砖组件和用于该系统中的结合元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安装砖的方法和砖地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上述类型的系统可从US-A-5323575中得知。在这种公知的系统中,支承构件设置有连接元件,该元件以这样的方式设计:一个砖组件包括砖构件,且砖支承部可松开地连接至相邻的砖组件。以这种方式,完整的砖地可通过使这种砖组件相互连接来制造。然而,该结构是这样的,即一旦地板已经安装完,则非常难以拆除单独一个砖组件而不以不可修复的方式损害其他砖。这是由于,连接是通过交替使用在每个砖组件上的阳元件和阴元件实现。因此,难以更换单独一个砖或有限数目的砖,而不会实质损坏一些砖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如上所述的一种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该目的如此实现,即支承构件具有沿垂直于砖构件主表面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和/或凸起部,且结合元件包括带状构件,所述带状构件设置有开口和/或凸起部,装配到两个相邻砖组件的支承构件的相应凸起部和/或开口中。通过设置分离的结合元件,可以简单地通过垂直抬起该砖组件而从完成的地板的一位置中拆除一个砖组件,例如用于清理或在损坏的情况下更换,由此松开砖组件的凸起部和/或开口与结合元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之间的(例如通过摩擦的)连接。相同或另一砖组件可随后简单地放在同一位置,以再一次完成地板。实际上,整个砖地可快速地安放和拆除,而不用改变或-->损坏地板下方、砖组件或结合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砖大大降低了所需的劳动量。砖组件和结合元件可多次重复使用,使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特别适于用在市集、展览场地、灵活起居或办公空间等。在一实施例中,砖组件的一部分重叠结合元件的一部分。相互连接的凸起部和/或开口位于所述部分中,分别靠近组件和结合元件的边缘。在一实施例中支承构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位于支承构件的凹部中。在一实施例中,凹部位于砖构件的下方,以便使得结合元件基本位于砖构件的下方,由此当由砖组件和结合元件构成的地板完成时可被至少部分地或全部看不到。在一实施例中,开口和/或凸起部沿每个支承构件和结合元件的边缘成排布置。由此,以很少的材料,可以实现沿一条线的可靠连接。砖组件可被放置为全部边缘彼此面对,或相对于彼此移动一个或多个开口和/或凸起部间距,如果开口和/或凸起部在所述排中均匀隔开的话。在一实施例中,凸起部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凸起部构造为能插入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的开口中,开口具有大致圆锥形形状的入口部分。在凸起部的插入过程中,开口的圆锥形的入口部分的壁将引导凸起部进入开口的圆锥形部分中,由此相对于凸起部的延伸方向横向地移动凸起部,以使得砖组件和结合元件沿该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直到凸起部处于开口的圆柱部分中。在一实施例中,凸起部具有锥形形状,凸起部构造为能插到具有相应锥形形状的开口中。在凸起部的插入过程中,锥形开口的壁将凸起部引导进入开口,由此相对于凸起部的延伸方向横向地移动凸起部,也使得砖组件和结合元件沿该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直到凸起部完全进入开口中。如下更详细讨论的,结合元件可由弹性可变形材料制造,且支承元件可用基本不可变形的材料制造。在这种实施例中,支承构件设置有凸起部,且结合元件设置有开口。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构造为沿砖组件周边的一部分延伸。其中结合元件具有多个边缘,结合元件沿至少一个所述边缘延伸。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构造为沿砖组件周边的一半延伸。用一种砖组件和一种结合元件来拼接一完整地板,导致很低的部件总数(结合元件和砖组件)。砖构件和砖组件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方形或大致多边形,如六边形的。-->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由弹性可变形材料制造。这种材料在结合元件和砖组件连接时提供弹性(flexibility),更确保适当的连接。这种材料还可用于在凸起部和开口之间的连接部中沿砖构件的主表面方向通过伸展材料而产生力。这种材料还可进一步产生摩擦力抵抗结合元件相对于地面下面(underfloor)的滑动,由此基本固定被结合元件相互连接的砖组件,防止其相对于地板下方平行于砖构件运动。假设与砖组件连接的结合元件彼此接触,以提供紧密的周边密封,则这种材料还可提供相对于地板下方的密封,以防止液体不经意地到达砖组件下方,例如通过砖中的裂纹,防止从一个砖组件下方流到相邻砖组件下方。在一实施例中,砖组件和结合元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构造为,使得结合元件与相邻砖组件相互连接时,结合元件变形,由此促使相邻砖组件的砖构件朝向彼此运动。如果相邻砖构件的边缘彼此接触,则结合元件的变形在其中产生张力,促使相邻砖构件的边缘彼此抵靠。以这种方式,例如可以由木头制造的砖构件的尺寸改变自动地被补偿,使得在相邻的砖构件之间没有间隙。砖构件可被促使彼此抵靠,以使得基本没有液体可以通过砖构件之间,由此使得地板液密。此外,砖构件可在其与相邻砖构件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弹性可变形材料,以加强对液体的密封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结合部分,其构造为布置在两个相邻砖构件之间。该结合部分填充相邻砖构件之间的至少一部分间隙,由此避免拼接之后填充传统的泥浆。为了达到密封效果,特别是对液体的密封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部分由弹性可变形材料制造。系统可被设计为使得结合部分在砖组件与结合元件相互连接之后变形。结合元件的结合部分可以是分离的部分,可以设置将其连接至结合部分的装置。然而,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部分与结合元件是一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部分的顶部成锥形或圆形。这种实施例便于在完成的地板中更换一个砖组件。在一实施例中,砖组件和结合元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构造为,当结合元件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连接时,结合元件变形,由此促使相邻砖组件的砖构件朝向结合部分运动。由此,可以设置有密封突出部的结合部分被挤压,由此为砖地提供优异的液密性能。-->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具体说不单是其结合部分——在一侧上设置有突出部,构造为面向砖构件,该突出部沿结合元件的长度延伸。突出部带来对液体的密封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突出部是可压缩的,以加强密封效果。突出部可以是弹性可变形的。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构造为具有底侧,基本上与支承构件的底侧齐平,由此对结合元件和砖组件构成的砖地提供优异支承。进而,以这种方式,在砖地和地板下方实现高摩擦,由此有效地防止砖地相对于地板下方滑动。在一实施例中,砖构件包括基本不可变形的砖,由例如石头、陶瓷、木头、塑料、玻璃,金属或以上材料的任何组合制造。基本不可变形的砖可与可变形结合部分一起很好地发挥作用,以提供要求的密封。在一实施例中,砖在其下边缘处成锥形或圆形。这种实施例有助于在完成的地板中更换单个砖组件,例如在维修损坏或磨损的砖组件/砖时。在一实施例中,砖构件包括可变形砖,例如橡胶砖或地毯砖。邻近可变形砖可让它们的边缘彼此接触,以使得不具有结合部分的结合元件在地板完成时不能被看到。在一个地板中,可以结合不同类型的砖构件,使用相同的结合元件或一方面使用带有结合部分的结合元件(例如对于安装有石头或陶瓷砖的地板部分)而另一方面使用带有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统,用于使用多个砖组件和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连接的结合元件来安装砖,每个砖组件包括砖构件和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连接至所述砖构件的下侧且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结合元件的一些部分的凹部,其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砖构件主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和/或凸起部,所述结合元件包括长带状构件,所述带状构件设置有开口和/或凸起部,装配到两个相邻的砖组件的支承构件的相应凸起部和/或开口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EP 2005-10-31 05077491.8;EP 2006-6-6 PCT/EP2006/001、一种系统,用于使用多个砖组件和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连接的结合元件来安装砖,每个砖组件包括砖构件和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连接至所述砖构件的下侧且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结合元件的一些部分的凹部,其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砖构件主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和/或凸起部,所述结合元件包括长带状构件,所述带状构件设置有开口和/或凸起部,装配到两个相邻的砖组件的支承构件的相应凸起部和/或开口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组件的一部分重叠所述结合元件的一部分。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定位在所述支承构件的凹部中。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砖构件的下方。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开口和/或凸起部沿每个支承构件和结合元件的边缘成排布置。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凸起部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所述凸起部构造为能插入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的开口中,所述开口具有大致圆锥形形状的入口部分。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凸起部具有锥形形状,所述凸起部构造为能插入具有相应锥形形状的开口中。8、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承构件设置有凸起部,且所述结合元件设置有开口。9、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构造为沿所述砖组件周边的一部分延伸。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构造为沿所述砖组件周边的一半延伸。11、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由弹性可变形材料制造。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组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构造为,当结合元件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连接时,所述结合元件变形,由此促使相邻砖组件的砖构件朝向彼此运动。1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结合部分,该部分构造为布置在两个相邻的砖构件之间。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部分由弹性可变形材料制造。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部分与所述结合元件是一体的。16、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部分的顶部呈锥形或圆形。17、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组件和所述结合元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构造为,当所述结合元件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连接时,所述结合元件变形,由此促使相邻的砖组件的砖构件朝向所述结合部分运动。18、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查德马西
申请(专利权)人:便捷辅装砖瓦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