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爆氧气增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96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防爆氧气增压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气室,排气连管,进气连管,气缸,过渡气缸,隔层,曲轴连杆,活塞头,曲轴箱,基座,轴封,曲轴,连动杆,注油孔,排气阀门,进气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过渡气缸顶部和底部各设置一组四氟密封轴套,曲轴连杆穿过四氟石墨密封轴套,四氟石墨密封轴套在曲轴连杆运行过程可发挥润滑密封作用,可阻止气缸内的氧气渗漏到过渡气缸内或阻止过渡气缸内的渗漏气体进入曲轴箱。根据测试,本装置的氧气泄漏率可控制在0.5%以下的水平,能从根本上避免氧气发生泄漏和预防爆炸的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爆氧气增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防爆氧气增压机。
技术介绍
氧气增压机多采用活塞式无油空气压缩机代替多塔PSA制氧机的氧气增压机,这种设备的结构形态是单缸属性,它的气缸与曲轴箱直接联通,气缸与曲轴箱没有设置气体密封隔离装置,在活塞运行过程,部分氧气会从气缸的活塞边缘渗透到曲轴箱内,无油空气压缩机曲轴箱的轴封是一种密封性能较差的产品结构,一旦气体进入曲轴箱,气体会通过轴封渗漏出去,根据测试,以活塞式无油空压机结构为基础的氧气增压机,在运行初期氧气泄漏率可达到10%以上,当氧气增压机连续运行时间超过一个月时,氧气泄漏率可达到15%以上;由于曲轴箱内部的运动部件较多,曲轴在曲轴箱内旋转过程会产生高温,而气体压缩过程也会产生高温,两者同时在曲轴箱内产生作用,很容易导致曲轴箱内部件达到燃点温度,从而发生氧气爆炸,目前,国内已发生多起类似的爆炸案例。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爆氧气增压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气室,排气连管,进气连管,气缸,过渡气缸,隔层,曲轴连杆,活塞头,曲轴箱,基座,轴封,曲轴,连动杆,注油孔,排气阀门,进气阀门;其中气缸为空心圆柱形,气缸上部连接有气室;气室为长方体,内部为空腔,气室左侧连接有排气连管,右侧为进气连管;气缸与气室连接处开有排气阀门和进气阀门,使气缸与气室连通;排气阀门和进气阀门为单向阀门,排气阀门向上开合,进气阀门向下开合;气缸下部连接有过渡气缸,过渡气缸的形状与口径与气缸相同;气缸与过渡气缸的连接处有隔层,隔层中部开孔;过渡气缸下部连接有曲轴箱;活塞头位于气缸内部,活塞头与气缸内壁成密封状态,活塞头下部连接有曲轴连杆;曲轴连杆穿过隔层和过渡气缸进入到曲轴箱;曲轴连杆底部与曲轴箱中的连动杆相连,连动杆另一端与位于曲轴箱中部的曲轴一端连接;曲轴另一端与固定在曲轴箱内部左侧的基座相连,曲轴中部安装有圆形轴封;过渡气缸与曲轴箱的连接处侧面开有两个注油孔,可向曲轴箱内加注机油;所述过渡气缸包括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和回流管;其中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位于过渡气缸内部上侧,与隔层底部相连;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安装在过渡气缸底部;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与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为圆片状,直径与过渡气缸的内径相同;回流管一端从过渡气缸的右侧进入过渡气缸内部,另一端连接至进气连管;所述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的数量为2块,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的数量为3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气缸与曲轴箱之间设置一个过渡气缸,曲轴箱的曲轴连杆通过过渡气缸对气缸内的活塞进行传动;为了避免气缸渗漏的氧气进入曲轴箱,特在过渡气缸顶部和底部设置一组四氟石墨模块,在过度气缸侧面设置一个氧气回流管,过渡气缸顶部四氟石墨模块发挥阻止氧气进入过渡气缸后,底部四氟模块可彻底避免氧气进入曲轴箱,一旦氧气渗漏入过渡气缸时,氧气可通过氧气回流管返回氧气增压机的进气口。利用这些节措,可以避免氧气进入曲轴箱而发生氧气爆炸;由于可避免气体渗漏到曲轴箱内,因此,曲轴箱的运动部件或运行轴承可以采取机油润滑的结构方式,如此,可大幅度降低曲轴箱因曲轴高速运行产生的过高机温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中:1-气室,2-排气连管,3-进气连管,4-气缸,5-过渡气缸,6-隔层,7-曲轴连杆,8-活塞头,9-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10-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11-回流管,12-曲轴箱,13-基座,14-轴封,15-曲轴,16-连动杆,17-注油孔,18-排气阀门,19-进气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爆氧气增压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气室1,排气连管2,进气连管3,气缸4,过渡气缸5,隔层6,曲轴连杆7,活塞头8,曲轴箱12,基座13,轴封14,曲轴15,连动杆16,注油孔17,排气阀门18,进气阀门19;其中气缸4为空心圆柱形,气缸4上部连接有气室1;气室1为长方体,内部为空腔,气室1左侧连接有排气连管2,右侧为进气连管3;气缸4与气室1连接处开有排气阀门18和进气阀门19,使气缸4与气室1连通;排气阀门18和进气阀门19为单向阀门,排气阀门18向上开合,进气阀门19向下开合;气缸4下部连接有过渡气缸5,过渡气缸5的形状与口径与气缸4相同;气缸4与过渡气缸5的连接处有隔层6,隔层6中部开孔;过渡气缸5下部连接有曲轴箱12;活塞头8位于气缸4内部,活塞头8与气缸4内壁成密封状态,活塞头8下部连接有曲轴连杆7;曲轴连杆7穿过隔层6和过渡气缸5进入到曲轴箱12;曲轴连杆7底部与曲轴箱12中的连动杆16相连,连动杆16另一端与位于曲轴箱12中部的曲轴15一端连接;曲轴15另一端与固定在曲轴箱12内部左侧的基座13相连,曲轴15中部安装有圆形轴封14;过渡气缸5与曲轴箱12的连接处侧面开有两个注油孔17,可向曲轴箱12内加注润滑油;所述过渡气缸5包括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9、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10和回流管11;其中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9位于过渡气缸5内部上侧,与隔层6底部相连;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10安装在过渡气缸5底部;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9与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10为圆片状,直径与过渡气缸5的内径相同;回流管11一端从过渡气缸5的右侧进入过渡气缸5内部,另一端连接至进气连管3;所述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9的数量为2块,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10的数量为3块。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氧气通过进气连管3经进气阀板19进入气缸4,活塞头8运行过程将氧气经过排气阀板18进入排气连管2,过渡气缸5内设置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9和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10,曲轴连杆7进入过渡气缸5时穿过一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9和二级四氟石墨密封模块10,然后与气缸4内的活塞头8连接。气缸内渗漏的气体通过一级四氟石墨模块9进行初步密封,少量渗漏于过渡气缸5的氧气可通过二级四氟石墨模块10进行密封,使氧气无法进入曲轴箱12。部分渗漏到过渡气缸5内的氧气,由于压力高于进气连管3内的气体压力,因此,可通过回流管11返回到进气连管3中。如此可避免气缸4内渗漏的氧气进入曲轴箱12。由于不存在氧气渗漏到曲轴箱内,因此,曲轴箱可通过有油润滑降低曲轴箱的环境温度,并能提高曲轴箱内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性能。曲轴箱内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爆氧气增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1),排气连管(2),进气连管(3),气缸(4),过渡气缸(5),隔层(6),曲轴连杆(7),活塞头(8),曲轴箱(12),基座(13),轴封(14),曲轴(15),连动杆(16),注油孔(17),排气阀门(18),进气阀门(19);其中气缸(4)为空心圆柱形,气缸(4)上部连接有气室(1);气室(1)为长方体,内部为空腔,气室(1)左侧连接有排气连管(2),右侧为进气连管(3);气缸(4)与气室(1)连接处开有排气阀门(18)和进气阀门(19),使气缸(4)与气室(1)连通;排气阀门(18)和进气阀门(19)为单向阀门,排气阀门(18)向上开合,进气阀门(19)向下开合;气缸(4)下部连接有过渡气缸(5),过渡气缸(5)的形状与口径与气缸(4)相同;气缸(4)与过渡气缸(5)的连接处有隔层(6),隔层(6)中部开孔;过渡气缸(5)下部连接有曲轴箱(12);活塞头(8)位于气缸(4)内部,活塞头(8)与气缸(4)内壁成密封状态,活塞头(8)下部连接有曲轴连杆(7);曲轴连杆(7)穿过隔层(6)和过渡气缸(5)进入到曲轴箱(12);曲轴连杆(7)底部与曲轴箱(12)中的连动杆(16)相连,连动杆(16)另一端与位于曲轴箱(12)中部的曲轴(15)一端连接;曲轴(15)另一端与固定在曲轴箱(12)内部左侧的基座(13)相连,曲轴(15)中部安装有圆形轴封(14);过渡气缸(5)与曲轴箱(12)的连接处侧面开有两个注油孔(17),可向曲轴箱(12)内加注机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爆氧气增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1),排气连管(2),进气连管(3),气缸(4),过渡气缸(5),隔层(6),曲轴连杆(7),活塞头(8),曲轴箱(12),基座(13),轴封(14),曲轴(15),连动杆(16),注油孔(17),排气阀门(18),进气阀门(19);其中气缸(4)为空心圆柱形,气缸(4)上部连接有气室(1);气室(1)为长方体,内部为空腔,气室(1)左侧连接有排气连管(2),右侧为进气连管(3);气缸(4)与气室(1)连接处开有排气阀门(18)和进气阀门(19),使气缸(4)与气室(1)连通;排气阀门(18)和进气阀门(19)为单向阀门,排气阀门(18)向上开合,进气阀门(19)向下开合;气缸(4)下部连接有过渡气缸(5),过渡气缸(5)的形状与口径与气缸(4)相同;气缸(4)与过渡气缸(5)的连接处有隔层(6),隔层(6)中部开孔;过渡气缸(5)下部连接有曲轴箱(12);活塞头(8)位于气缸(4)内部,活塞头(8)与气缸(4)内壁成密封状态,活塞头(8)下部连接有曲轴连杆(7);曲轴连杆(7)穿过隔层(6)和过渡气缸(5)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林荆一峰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高海盛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