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日养专利>正文

压滤机低处理循环时间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080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滤机的泥饼卸料及污泥进料可快速完成的装置,于每一操作循环中借一循环链开板机以连续方式开启滤板达到快速卸料的目的,并以高低压泵浦的进料方式以低压泵快速入料,待达到额定压力再切换至高压泵浦进入压榨脱水作业达到快速入料及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滤机低处理循环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状浆料固液分离
,具体涉及压滤机低处理循环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压滤机当其进行泥饼卸料作业时大抵采逐片方式开板卸料,开板过程中仅采用单一开板器往复开板卸料,其开板作业过程有一半时间浪费于开板器的复归动作,一般以70片的滤板其卸料时间约15-20分钟,其滤布清洗时间则约为4-6小时,于整个脱水循环中占了相当的时间,此单钩开板器往复频繁其使用寿命及妥善率较低。目前市面上的压滤机进行脱水作业时大抵以单一泵浦及单一入料口进行脱水作业,面对高过滤压力及大流量的场合加压泵浦的动力马达需要较大的马力使用上将耗能且设备费高昂,不符节能减碳的趋势。依申请人经验于过滤作业过程大部份滤液于低压状态大抵排除,高压压榨阶段滤除的水份其比例相对较低,因此可采用高低泵浦系统入料,于滤室充填及泥饼层建立阶段可用低压大流量泵浦快速将物料注入压滤机滤室待滤室内压上升至低压泵浦的额定压力再切换至高压泵浦入料,由于滤室于高压段时需滤除的水份较小因此可采用较小的马力有较低的能量消耗,且低压泵浦比单一高压泵浦入料的马达有较低的马力,因此采用高低压泵浦系统有最低的能量消耗。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滤机低处理循环时间的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的压滤机在作业时存在的脱水过滤循环时间长、耗能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滤机低处理循环时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滤板组,用以承受过滤内压及导引过滤液,其上缘装设吊挂组,吊挂组的左、右倾板、上装设导轮悬吊于顶梁组的导轮轨上,吊挂组的子钩组与顶梁组的母钩底面相贴,使滤板于顶梁组沿油压缸轴向位移;一分配板,用以导引原料入压滤机滤室,分配板以导轮跨架于拉力杆上,分配板等距放置于滤板群间,将其分隔出数个独立的过滤区,分配板上缘顶端装设子钩组其与顶梁组的母钩底滑面相贴附,分配板中间设置分泥导管与每一过滤区相通,其轴心线与滤板群中心孔轴心线重合,分配板下方承压面的两侧装配分水导管,分水导管再连接排水管至其两侧端面,用以将每一过滤区的滤液导流出压滤机;一分配板气缸,用以推拉分配板于油压缸的轴心线方向水平位移,于顶梁组上等距装配第一分配板气缸及第二分配板气缸,两者以分配板连接杆与分配板连成一体,每一分配板气缸均成对配置于顶梁的两侧;一进泥管,装配于拉力杆的外侧,分成前进泥管、第一中进泥管、第二中进泥管及尾进泥管等分支,前进泥管连接至尾板导引原料入第一过滤区,第一中进泥管连接至第一过滤区及第二过滤区间的分配板,导引物料入第一过滤区及第二过滤区,第二中进泥管连接至第二过滤区及第三过滤区间的分配板,导引物料入第二过滤区及第三过滤区,尾进泥分管则连接至动力板的进泥管,导引原料入第三过滤区,使原料分流入滤室于导泥管内稳速流动而避免偏压现象发生;一吊挂组,其于平板状底板上焊设中柱,中柱顶端焊设子钩座板用以将子钩组定位于其上,左右倾板与底板焊成一体以不同方向倾斜延伸出去置于中柱两侧,左右倾板上方装配吊挂导轮,吊挂导轮的轴心线与底板长端轴向平行,中柱与左右倾板间再以倾板侧向补强板以提高侧向强度,用以承担滤板的荷重使滤板得以悬吊于顶梁组上位移;一子钩组,以子钩座为主体将子钩的子钩翼套于子钩座的子钩翼板的两侧,令两者的轴心孔重合再套入定位旋转轴连接成一体,使子钩能绕定位旋转轴上下旋转,子钩座上的子钩翼前倾斜面与母钩齿相合可令其与此面嵌合而拖引子钩组水平位移,子钩上的子钩喙可伸入相邻子钩组的子钩喙定位垂面使分离的子钩组钩连成一体;一循环链条连续开板机构,于顶梁组的轴向两侧装设主动轴与被动轴,此两者水平配置其轴心线与油压缸的轴心线垂直,主动轴装设于油压缸侧其上装配一对主动链轮,被动轴置于尾板侧其上装配一对被动链轮,将顶梁内同侧的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间环套一封闭循环链条,两平行循环链条间等距置入母钩,每一母钩间距等于动力板的水平位移量,两平行的循环链条间以母钩转轴与母钩限位转轴连成一体,此两者的轴心线与母钩位移方向垂直,母钩转轴穿入母钩旋转轴孔轴向两端再套入母钩限位导轮与母钩侧向定位环后套入循环链条的链销孔,令母钩仅能绕母钩转轴上下旋转,母钩限位转轴穿入母钩旋转限位孔轴向两端再穿入循环链条链销孔,使循环链料、母钩、母钩转轴及母钩限位转轴连成一体,主动链轮再连接卸料减速机用以驱动循环链条水平位移连带使其上的母钩同步连续位移,而拖引滤板水平位移达到连续开启滤板卸料的目的;一母钩组,用以钩引滤板吊挂组上的子钩座,母钩上钻设母钩旋转轴孔及母钩旋转限位轴孔,此两者之间距等于循环链条的链条节距,两者的轴心线与主动轴平行装配,母钩底面为底滑面装配于顶梁组时此面与子钩组的子钩座翼板滑面相贴,母钩有一凸出的母钩齿,其钩齿后腔侧为一垂直平面,可令母钩齿滑入子钩前倾斜沟时能确实钩住翼板前倾斜面而拖住子钩组水平位移。进一步,子钩组装配于顶梁组上时其子钩喙及子钩座翼板前倾斜面面向被动轴装配。进一步,动力板及分配板上所装配子钩组为无子钩倾斜沟的假子钩,可使母钩顺利滑过此子钩组令动力板及分配板与母钩间可相对位移而不发生干涉现象。进一步,循环链条开板机构上的限位导轮靠近循环链条而侧向定位环则靠近母钩装配于母钩转轴上,链条限位导轮靠于链条导轨上,使循环链条借此导轮撑拖而沿链条导轨水平位移。进一步,母钩齿可变更为可调整钩齿角度的组合钩,其外型与固定钩齿的母钩相同,将母钩齿独立为一可活动的活动钩爪,活动钩爪的啮合部嵌入组合钩本体的啮合部,两者的轴孔重合后穿入活动钩爪转轴,使活动钩爪能绕此轴旋转,组合钩本体啮合部底面内陷区装设钩爪调整螺丝,组合钩本体上方装配调整座,调整座内置顶柱、压缩弹簧、迫紧螺丝,借调整活动钩爪调整螺丝的高程而改变活动钩爪的仰角,再借调整迫紧螺丝迫使顶柱顶向活动钩爪的受力块,使活动钩爪被调整仰角于定位。进一步,中进泥管与分配板的进泥管间连接可挠性位移的导泥软管,使分配板于拉力杆上位移时仍能借此软管与进泥管相接。一种压滤机低处理循环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分配板定位步骤,油压缸引动动力板收缩至定位,第一分配板定位气缸将第三过滤区的滤板群推向动力板,第二分配板定位气缸将第二过滤区的滤板群推向第一分板定位气缸所连接的分配板,形成三个等距的开板间距;一循环链连续开板步骤,主动链轮驱动循环链条76上等距配置的母钩群位移,母钩群于每一过滤区的滤板上滑过,可将每一过滤区的启钩滤板同步开启,每一位移滤板于触及另一已卸料完成的脱钩滤板母钩将脱离位移滤板,接着循环链条上另一等距滑行母钩又接续钩住另一未开启卸料滤板,将其钩住拖往已卸料完成的滤板处,如此周而复始将每一过滤区的滤板同步完全开启完毕;一母钩抹油步骤,已卸料完成的母钩滑移至母钩抹油器,母钩底滑面拖引母钩抹油轮同步转动,抹油轮沾附抹油池内润滑油附着于母钩底滑面,再以刮刀将母钩底滑面多余的润滑油刮回油槽,此润滑完成的母钩于绕过主动轴后至复归侧链条处往被动轴位移进行下一个钩板作业。进一步,于进行维修作业的循环链开板作业时,受分配板定位气缸引动的分配板其水平位移量等于动力板受油压缸拉动的水平位移量。一种压滤机快速进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原料汲入压滤机脱水作业时,低压大流量泵浦快速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滤机低处理循环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滤板组(5),用以承受过滤内压及导引过滤液,其上缘装设吊挂组(22),吊挂组(22)的左、右倾板(38)、(39)上装设导轮(41)悬吊于顶梁组(12)的导轮轨(109)上,吊挂组(22)的子钩组(23)与顶梁组(12)的母钩(21)底面相贴,使滤板(5)于顶梁组(12)沿油压缸(160)轴向位移;一分配板(13),用以导引原料入压滤机滤室,分配板(13)以导轮(31)跨架于拉力杆(4)上,分配板(13)等距放置于滤板群间,将其分隔出数个独立的过滤区(140)(141)(142),分配板(13)上缘顶端装设子钩组(23)其与顶梁组(12)的母钩底滑面(67)相贴附,分配板(13)中间设置分泥导管(28)与每一过滤区(140)(141)(142)相通,其轴心线与滤板群中心孔轴心线重合,分配板(13)下方承压面的两侧装配分水导管(30),分水导管(30)再连接排水管(29)至其两侧端面,用以将每一过滤区(140)(141)(142)的滤液导流出压滤机;一分配板气缸(13)(14),用以推拉分配板(13)于油压缸(160)的轴心线方向水平位移,于顶梁组(12)上等距装配第一分配板气缸(14)及第二分配板气缸(15),两者以分配板连接杆(16)与分配板(13)连成一体,每一分配板气缸(14)(15)均成对配置于顶梁(108)的两侧;一进泥管(6),装配于拉力杆(4)的外侧,分成前进泥管(7)、第一中进泥管(8)、第二中进泥管(9)及尾进泥管(10)等分支,前进泥管(7)连接至尾板(22)导引原料入第一过滤区(140),第一中进泥管(7)连接至第一过滤区(140)及第二过滤区(141)间的分配板(13),导引物料入第一过滤区(140)及第二过滤区(141),第二中进泥管(8)连接至第二过滤区(141)及第三过滤区(14)间的分配板(13),导引物料入第二过滤区(141)及第三过滤区(142),尾进泥分管(10)则连接至动力板(3)的进泥管(32),导引原料入第三过滤区(142),使原料分流入滤室于导泥管(139)内稳速流动而避免偏压现象发生;一吊挂组(22),其于平板状底板(36)上焊设中柱(37),中柱(37)顶端焊设子钩座板(40)用以将子钩组(23)定位于其上,左右倾板(38)(39)与底板(36)焊成一体以不同方向倾斜延伸出去置于中柱(37)两侧,左右倾板(38)(39)上方装配吊挂导轮(41),吊挂导轮(41)的轴心线与底板(36)长端轴向平行,中柱(37)与左右倾板(38)(39)间再以倾板侧向补强板(44)以提高侧向强度,用以承担滤板的荷重使滤板得以悬吊于顶梁组(12)上位移;一子钩组(23),以子钩座(51)为主体将子钩(46)的子钩翼(48)套于子钩座(51)的子钩翼板(52)的两侧,令两者的轴心孔(50)(59)重合再套入定位旋转轴(66)连接成一体,使子钩(46)能绕定位旋转轴(66)上下旋转,子钩座(51)上的子钩翼前倾斜面(49)与母钩齿(68)相合可令其(68)与此面嵌合而拖引子钩组(23)水平位移,子钩(46)上的子钩喙(47)可伸入相邻子钩组(23)的子钩喙定位垂面(57)使分离的子钩组(23)钩连成一体;一循环链条连续开板机构,于顶梁组(12)的轴向两侧装设主动轴(112)与被动轴(117),此两者(112)(117)水平配置其轴心线与油压缸(160)的轴心线垂直,主动轴(112)装设于油压缸侧其上装配一对主动链轮(113),被动轴(117)置于尾板(2)侧其上装配一对被动链轮(116),将顶梁(108)内同侧的主动链轮(113)与被动链轮(116)间环套一封闭循环链条(76),两平行循环链条(76)间等距置入母钩(21),每一母钩间距等于动力板(3)的水平位移量,两平行的循环链条(76)间以母钩转轴(77)与母钩限位转轴(80)连成一体,此两者的轴心线与母钩(21)位移方向垂直,母钩转轴(77)穿入母钩旋转轴孔(70)轴向两端再套入母钩限位导轮(78)与母钩侧向定位环(79)后套入循环链条(76)的链销孔,令母钩(21)仅能绕母钩转轴(77)上下旋转,母钩限位转轴(80)穿入母钩旋转限位孔(71)轴向两端再穿入循环链条(76)链销孔,使循环链料(76)、母钩(21)、母钩转轴(77)及母钩限位转轴(80)连成一体,主动链轮(112)再连接卸料减速机(110)用以驱动循环链条(76)水平位移连带使其上的母钩(21)同步连续位移,而拖引滤板(5)水平位移达到连续开启滤板卸料的目的;一母钩组(21),用以钩引滤板吊挂组(22)上的子钩座(51),母钩上钻设母钩旋转轴孔(70)及母钩旋转限位轴孔(71),此两者(70)(71)之间距等于循环链条(7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滤机低处理循环时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滤板组(5),用以承受过滤内压及导引过滤液,其上缘装设吊挂组(22),吊挂组(22)的左、右倾板(38)、(39)上装设导轮(41)悬吊于顶梁组(12)的导轮轨(109)上,吊挂组(22)的子钩组(23)与顶梁组(12)的母钩(21)底面相贴,使滤板(5)于顶梁组(12)沿油压缸(160)轴向位移;一分配板(13),用以导引原料入压滤机滤室,分配板(13)以导轮(31)跨架于拉力杆(4)上,分配板(13)等距放置于滤板群间,将其分隔出数个独立的过滤区(140)(141)(142),分配板(13)上缘顶端装设子钩组(23)其与顶梁组(12)的母钩底滑面(67)相贴附,分配板(13)中间设置分泥导管(28)与每一过滤区(140)(141)(142)相通,其轴心线与滤板群中心孔轴心线重合,分配板(13)下方承压面的两侧装配分水导管(30),分水导管(30)再连接排水管(29)至其两侧端面,用以将每一过滤区(140)(141)(142)的滤液导流出压滤机;一分配板气缸(13)(14),用以推拉分配板(13)于油压缸(160)的轴心线方向水平位移,于顶梁组(12)上等距装配第一分配板气缸(14)及第二分配板气缸(15),两者以分配板连接杆(16)与分配板(13)连成一体,每一分配板气缸(14)(15)均成对配置于顶梁(108)的两侧;一进泥管(6),装配于拉力杆(4)的外侧,分成前进泥管(7)、第一中进泥管(8)、第二中进泥管(9)及尾进泥管(10)等分支,前进泥管(7)连接至尾板(22)导引原料入第一过滤区(140),第一中进泥管(7)连接至第一过滤区(140)及第二过滤区(141)间的分配板(13),导引物料入第一过滤区(140)及第二过滤区(141),第二中进泥管(8)连接至第二过滤区(141)及第三过滤区(14)间的分配板(13),导引物料入第二过滤区(141)及第三过滤区(142),尾进泥分管(10)则连接至动力板(3)的进泥管(32),导引原料入第三过滤区(142),使原料分流入滤室于导泥管(139)内稳速流动而避免偏压现象发生;一吊挂组(22),其于平板状底板(36)上焊设中柱(37),中柱(37)顶端焊设子钩座板(40)用以将子钩组(23)定位于其上,左右倾板(38)(39)与底板(36)焊成一体以不同方向倾斜延伸出去置于中柱(37)两侧,左右倾板(38)(39)上方装配吊挂导轮(41),吊挂导轮(41)的轴心线与底板(36)长端轴向平行,中柱(37)与左右倾板(38)(39)间再以倾板侧向补强板(44)以提高侧向强度,用以承担滤板的荷重使滤板得以悬吊于顶梁组(12)上位移;一子钩组(23),以子钩座(51)为主体将子钩(46)的子钩翼(48)套于子钩座(51)的子钩翼板(52)的两侧,令两者的轴心孔(50)(59)重合再套入定位旋转轴(66)连接成一体,使子钩(46)能绕定位旋转轴(66)上下旋转,子钩座(51)上的子钩翼前倾斜面(49)与母钩齿(68)相合可令其(68)与此面嵌合而拖引子钩组(23)水平位移,子钩(46)上的子钩喙(47)可伸入相邻子钩组(23)的子钩喙定位垂面(57)使分离的子钩组(23)钩连成一体;一循环链条连续开板机构,于顶梁组(12)的轴向两侧装设主动轴(112)与被动轴(117),此两者(112)(117)水平配置其轴心线与油压缸(160)的轴心线垂直,主动轴(112)装设于油压缸侧其上装配一对主动链轮(113),被动轴(117)置于尾板(2)侧其上装配一对被动链轮(116),将顶梁(108)内同侧的主动链轮(113)与被动链轮(116)间环套一封闭循环链条(76),两平行循环链条(76)间等距置入母钩(21),每一母钩间距等于动力板(3)的水平位移量,两平行的循环链条(76)间以母钩转轴(77)与母钩限位转轴(80)连成一体,此两者的轴心线与母钩(21)位移方向垂直,母钩转轴(77)穿入母钩旋转轴孔(70)轴向两端再套入母钩限位导轮(78)与母钩侧向定位环(79)后套入循环链条(76)的链销孔,令母钩(21)仅能绕母钩转轴(77)上下旋转,母钩限位转轴(80)穿入母钩旋转限位孔(71)轴向两端再穿入循环链条(76)链销孔,使循环链料(76)、母钩(21)、母钩转轴(77)及母钩限位转轴(80)连成一体,主动链轮(112)再连接卸料减速机(110)用以驱动循环链条(76)水平位移连带使其上的母钩(21)同步连续位移,而拖引滤板(5)水平位移达到连续开启滤板卸料的目的;一母钩组(21),用以钩引滤板吊挂组(22)上的子钩座(51),母钩上钻设母钩旋转轴孔(70)及母钩旋转限位轴孔(71),此两者(70)(71)之间距等于循环链条(76)的链条节距,两者(70)(71)的轴心线与主动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日养
申请(专利权)人:张日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