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79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窗,包括窗架,窗架内设有窗叶和圆柱杆,窗叶固定连接在圆柱杆上,圆柱杆一端设有凹孔,圆柱杆另一端设有圆滑孔洞,窗架内设有隔板,隔板把窗架分为工作装置一区、工作装置二区和开窗区,隔板上设有条形槽,圆柱杆穿过条形槽到工作装置一区和工作装置二区,工作装置一区设有旋转装置和滑道,工作装置二区设有滚动装置和滚道,滑道设在滑板上,滑板与窗架固定连接,滑板上设有旋转孔,工作装置一区和工作装置二区内设有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窗叶旋转可以控制窗户开口的大小,并且使得通风能够均匀性;通过滚动装置可以实现窗户全打开,方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窗。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目前,窗户的开启方式一般为平开或者推拉,方式较为单一,而且会使得使得窗开通风点不均匀,窗户开口的大小也不容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窗,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窗户开启方式单一;窗口开口大小不易控制,窗口通风点不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家居窗,包括窗架,窗架内设有窗叶和圆柱杆,窗叶固定连接在圆柱杆上,圆柱杆一端设有凹孔,圆柱杆另一端设有圆滑孔洞,窗架内设有隔板,隔板把窗架分为工作装置一区、工作装置二区和开窗区,隔板上设有条形槽,圆柱杆穿过条形槽到工作装置一区和工作装置二区,工作装置一区设有旋转装置和滑道,工作装置二区设有滚动装置和滚道,滑道设在滑板上,滑板与窗架固定连接,滑板上设有旋转孔,工作装置一区和工作装置二区内设有定位装置。优选的,窗叶两端设有卡孔一,两端的卡孔一不在同一侧,相邻两个窗叶通过卡孔一进行卡接密封。优选的,窗架上设有卡孔二,卡孔二与第一片所述窗叶和最后一片所述窗叶卡接对应。优选的,旋转装置包括液压杆一和旋转杆,旋转杆一端连接液压杆一,旋转杆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头,转头与旋转孔相对应,通过液压杆一使得旋转杆上的转头穿过旋转孔放进凹孔中,通过旋转杆旋转带动圆柱杆进行旋转,进而使窗叶打开和闭合。优选的,条形槽内侧上设有毛刷,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到工作装置一区和工作装置二区,降低内部构件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滚动装置包括滑轮、滑轮固定架、滚动轮组和连接杆,滑轮连接到滑轮固定架上,滑轮固定架设有滑杆,滑杆插入到圆滑孔洞中,保证在圆柱杆在旋转的过程中,滑轮不会阻碍其旋转。优选的,滑轮通过连接杆连接滚动轮组,滚动轮组通过滚动链条连接电机,通过电机带动滚动轮组进而带动滑轮进行滚动,从而达到圆柱杆的左右移动。优选的,定位装置包括圆弧块和液压杆二,圆弧块和液压杆二为两个,圆弧块对应的圆柱杆上设有旋转轴承,通过圆弧块相对称的把圆柱杆上的旋转轴承包裹住,进而固定圆柱杆的位置。与传统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窗叶旋转可以控制窗户开口的大小,并且使得通风能够均匀性;通过滚动装置可以实现窗户全打开,方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家庭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正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装置平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滚动装置侧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装置正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开窗区平面图。图中:1、窗架;2、窗叶;21、卡孔一;22、卡孔二;3、圆柱杆;31、凹孔;32、圆滑孔洞;33、旋转轴承;4、隔板;41、条形槽;5、工作装置一区;6、工作装置二区;7、开窗区;8、旋转装置;81、液压杆一;82、旋转杆;83、转头;9、滑道;10、滚动装置;101、滑轮;102、滑轮固定架;103、滚动轮组;104、连接杆;105、滑杆;106、滚动链条;107、电机;11、滚道;12、滑板;13、旋转孔;14、定位装置;141、圆弧块;142、液压杆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6所示,一种智能家居窗,包括窗架1,窗架1内设有窗叶2和圆柱杆3,窗叶2固定连接在圆柱杆3上,圆柱杆3一端设有凹孔31,圆柱杆3另一端设有圆滑孔洞32,窗架1内设有隔板4,隔板4把窗架1分为工作装置一区5、工作装置二区6和开窗区7,隔板4上设有条形槽41,圆柱杆3穿过条形槽41到工作装置一区5和工作装置二区6,工作装置一区5设有旋转装置8和滑道9,工作装置二区6设有滚动装置10和滚道11,滑道9设在滑板12上,滑板12与窗架1固定连接,滑板12上设有旋转孔13,工作装置一区5和工作装置二区6内设有定位装置14。本实施例中,窗叶2两端设有卡孔一21,两端的卡孔一21不在同一侧,相邻两个窗叶2通过卡孔一21进行卡接密封。本实施例中,窗架1上设有卡孔二22,卡孔二22与第一片窗叶2和最后一片窗叶2相对应,而第一片窗叶2和最后一片窗叶2上都卡孔一21和卡孔二22进行卡接。本实施例中,旋转装置8包括液压杆一81和旋转杆82,旋转杆82一端连接液压杆一81,旋转杆82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头83,转头83与旋转孔13相对应,通过液压杆一81使得旋转杆82上的转头83穿过旋转孔13放进凹孔31中,通过旋转杆82旋转带动圆柱杆3进行旋转,进而使窗叶2打开和闭合。本实施例中,条形槽41内侧上设有毛刷42,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到工作装置一区5和工作装置二区6,降低内部构件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滚动装置10包括滑轮101、滑轮固定架102、滚动轮组103和连接杆104,滑轮101连接到滑轮固定架102上,滑轮固定架102设有滑杆105,滑杆105插入到圆滑孔洞32中,保证在圆柱杆3在旋转的过程中,滑轮101不会阻碍其旋转。本实施例中,滑轮101通过连接杆104连接滚动轮组103,滚动轮组103通过滚动链条106连接电机107,通过电机107带动滚动轮组103进而带动滑轮101进行滚动,从而达到圆柱杆3的左右移动。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14包括圆弧块141和液压杆二142,圆弧块141和液压杆二142为两个,圆弧块141对应的圆柱杆3上设有旋转轴承33,通过圆弧块141相对称的把圆柱杆3上的旋转轴承33包裹住,进而固定圆柱杆3的位置。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窗,包括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架内设有窗叶和圆柱杆,所述窗叶固定连接在圆柱杆上,所述圆柱杆一端设有凹孔,所述圆柱杆另一端设有圆滑孔洞,所述窗架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把窗架分为工作装置一区、工作装置二区和开窗区,所述隔板上设有条形槽,所述圆柱杆穿过条形槽到工作装置一区和工作装置二区,所述工作装置一区设有旋转装置和滑道,所述工作装置二区设有滚动装置和滚道,所述滑道设在滑板上,所述滑板与窗架固定连接,所述滑板上设有旋转孔,所述工作装置一区和所述工作装置二区内设有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窗,包括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架内设有窗叶和圆柱杆,所述窗叶固定连接在圆柱杆上,所述圆柱杆一端设有凹孔,所述圆柱杆另一端设有圆滑孔洞,所述窗架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把窗架分为工作装置一区、工作装置二区和开窗区,所述隔板上设有条形槽,所述圆柱杆穿过条形槽到工作装置一区和工作装置二区,所述工作装置一区设有旋转装置和滑道,所述工作装置二区设有滚动装置和滚道,所述滑道设在滑板上,所述滑板与窗架固定连接,所述滑板上设有旋转孔,所述工作装置一区和所述工作装置二区内设有定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叶两端设有卡孔一,两端的所述卡孔一不在所述窗叶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架上设有卡孔二,所述卡孔二与第一片所述窗叶和最后一片所述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运辉顾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