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创伤、炎症和自然退化等造成组织缺损后,人的自身修复能力有限。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相关问题越来越突出。组织工程的兴起为组织修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组织修复再生是以干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为基础,其中支架是一种三维基质,可模拟人体组织的微环境,为细胞的生长、迁移、增殖和分化提供支撑。胶原蛋白是组织最主要的结构蛋白,是制作组织支架的最佳天然材料。但是,传统制作方法构建的胶原蛋白水凝胶力学强度差,与正常组织结构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近场静电纺丝是由静电纺丝发展而来,但是相比于静电纺丝,有很多优点。静电纺丝对制备的纤维的可控度较差,而且纤维过于致密,这就导致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时接种在其表面的细胞很难移动到支架的内部,无法实现三维的培养。而近场电纺技术将传统的静电纺丝技术中针头和收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从厘米级缩短为毫米级,使得溶液或熔体的射流更加稳定,从而可以精确的控制射流在收集装置上的沉积,从而实现任意轨迹纤维的制备。CN10817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支架是由层状亚微米纤维膜和胶原水凝胶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支架是由层状亚微米纤维膜和胶原水凝胶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亚微米纤维膜的亚微米纤维呈正交定向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亚微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为0.2-50μm;优选地,所述层状亚微米纤维膜的相邻两层纤维膜的间距为20-10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亚微米纤维膜每层之间的纤维堆积精度偏差低于5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亚微米纤维膜的制备材料包括聚己内酯、聚环氧乙烷、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聚苯乙烯或明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近场静电纺丝制备得到正交定向的层状亚微米纤维膜;(2)将胶原溶液添加到步骤(1)得到的正交定向的层状亚微米纤维膜中,成胶,得到复合支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静电纺丝包括熔融近场静电纺丝和溶液近场静电纺丝;优选地,所述熔融近场静电纺丝工作参数为:熔体挤出时气压为4-20kPa,电压为2-4kV,注射器针尖与收集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10mm,收集平台的运动速度为10-1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弥胜利,孔彬,刘睿,孙伟,徐志学,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