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专利>正文

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57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生地黄80‑100份、生姜40‑50份、蜂蜜20‑30份、黄芪10‑15份、玉竹6‑9份、地骨皮6‑9份、丹参6‑9份、橘皮6‑9份、麦门冬6‑9份、泽泻6‑9份、白芍药2‑4份、细辛2‑4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滋阴清热、化痰通络的功效,适用于中风,心胸烦闷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因其发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其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痉挛等,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而我国是全球“中风”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全球3000万“中风”患者有1/3在中国,且在欧美国家脑卒中发病率下降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仍以近9%的速度攀升。据统计,约1/4的患者在发病24h内死亡,而存活者75%不同程度丧失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手足肿胀等,称为中风后遗症,给家庭、个人及社会带来重大损失。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营养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而风动,血随气逆,上蒙清窍,从而出现此证。预防和治疗时,可选用中药方进行调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生地黄80-100份、生姜40-50份、蜂蜜20-30份、黄芪10-15份、玉竹6-9份、地骨皮6-9份、丹参6-9份、橘皮6-9份、麦门冬6-9份、泽泻6-9份、白芍药2-4份、细辛2-4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生地黄100份、生姜45份、蜂蜜30份、黄芪15份、玉竹9份、地骨皮9份、丹参9份、橘皮6份、麦门冬6份、泽泻6份、白芍药4份、细辛4份。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滋阴清热、化痰通络的功效,适用于中风,心胸烦闷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生地黄100克、生姜45克、蜂蜜30克、黄芪15克、玉竹9克、地骨皮9克、丹参9克、橘皮6克、麦门冬6克、泽泻6克、白芍药4克、细辛4克。将诸药择净,研细,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调入蜂蜜饮服,每日一剂。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滋阴清热、化痰通络的功效,适用于中风,心胸烦闷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生地黄80‑100份、生姜40‑50份、蜂蜜20‑30份、黄芪10‑15份、玉竹6‑9份、地骨皮6‑9份、丹参6‑9份、橘皮6‑9份、麦门冬6‑9份、泽泻6‑9份、白芍药2‑4份、细辛2‑4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生地黄80-100份、生姜40-50份、蜂蜜20-30份、黄芪10-15份、玉竹6-9份、地骨皮6-9份、丹参6-9份、橘皮6-9份、麦门冬6-9份、泽泻6-9份、白芍药2-4份、细辛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