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52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包括空投绳主体和连接扣,所述连接扣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扣分别设置在空投绳主体的两端上,所述空投绳主体分为绳心、丙纶层、涤纶层、硅胶层和阻燃层,所述绳心、丙纶层、涤纶层、硅胶层和阻燃层依次由内向外设置,所述丙纶层为多股丙纶绳通过正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绳芯上形成,所述涤纶层为多股涤纶绳通过反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丙纶层上形成,所述阻燃层由多根阻燃尼龙绳捻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充分利用了涤纶材料的高耐磨性能和丙纶长丝的轻便性能,将两者的优点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延长了空投绳主体使用寿命,同时绳索手感更柔软、饱满,外观良好,能始终保持柔软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
本专利技术涉及绳缆的制造
,具体为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投绳通常由三股、六股、八股甚至更多股绳股捻绞结构而成。为此,有人专利技术了双层缆绳,由内外两层组成,外层由多股绳股相互编织而成,在外层中心设置一股绳芯,这种缆绳通常由单一的丙纶、涤纶或锦纶等材料制成,或偏重,或不耐磨,性能常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加以改进,因为空投绳有时会在有些恶劣环境中使用,比如火灾现场,这就对空投绳的阻燃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包括空投绳主体和连接扣,所述连接扣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扣分别设置在空投绳主体的两端上,所述空投绳主体分为绳心、丙纶层、涤纶层、硅胶层和阻燃层,所述绳心、丙纶层、涤纶层、硅胶层和阻燃层依次由内向外设置,所述丙纶层为多股丙纶绳通过正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绳芯上形成,所述涤纶层为多股涤纶绳通过反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丙纶层上形成,所述阻燃层由多根阻燃尼龙绳捻合而成。优选的,所述连接扣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的一端与固定部铰接,所述活动部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优选的,所述空投绳主体两端通过编织形成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连接扣设置在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上。优选的,所述涤纶绳设置为六股。优选的,所述丙纶绳设置为六股。所述第一绳扣和第二绳扣为高强度化纤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克服了涤纶材料偏重和丙纶材料不耐磨的缺点,充分利用了涤纶材料的高耐磨性能和丙纶长丝的轻便性能,将两者的优点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延长了空投绳主体使用寿命,同时绳索手感更柔软、饱满,外观良好,能始终保持柔软的状态,有效地提高了绳索的综合性能;2、涤纶层外的硅胶层和阻燃层设计,能够起到双层阻燃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空投绳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空投绳主体绳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投绳主体,2-连接扣,3-绳心,4-丙纶层,5-涤纶层,6-硅胶层,7-阻燃层,8-丙纶绳,9-涤纶绳,10-固定部,11-活动部,12-卡块,13-卡槽,14-第一连接环,15-第二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主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包括空投绳主体1和连接扣2,所述空投绳主体1两端通过编织形成第一连接环14和第二连接环15,所述连接扣2设置在第一连接环14和第二连接环15上,所述连接扣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扣2分别设置在空投绳主体1的两端上,所述连接扣2包括固定部10和活动部11,所述活动部11的一端与固定部10铰接,所述活动部11另一端设有卡块12,所述固定部10的另一端设有与卡块12相匹配的卡槽13,所述空投绳主体1分为绳心3、丙纶层4、涤纶层5、硅胶层6和阻燃层7,所述绳心3、丙纶层4、涤纶层5、硅胶层6和阻燃层7依次由内向外设置,所述丙纶层4为多股丙纶绳8通过正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绳芯3上形成,所述丙纶绳8设置为六股,所述涤纶层5为多股涤纶绳9通过反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丙纶层4上形成,所述涤纶绳9设置为六股,所述阻燃层7由多根阻燃尼龙绳捻合而成。工作原理:首先丙纶层4为多股丙纶绳8通过正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绳芯3上形成和涤纶层5为多股涤纶绳9通过反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丙纶层4上形成,这样的编织方式能够充分利用了涤纶材料的高耐磨性能和丙纶长丝的轻便性能,将两者的优点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延长了空投绳主体1使用寿命,同时空投绳主体1手感更柔软、饱满,外观良好,能始终保持柔软的状态,有效地提高了空投绳主体1的综合性能,而涤纶层5外的硅胶层6和阻燃层7设计,能够起到双层阻燃的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主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包括空投绳主体(1)和连接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扣(2)分别设置在空投绳主体(1)的两端上,所述空投绳主体(1)分为绳心(3)、丙纶层(4)、涤纶层(5)、硅胶层(6)和阻燃层(7),所述绳心(3)、丙纶层(4)、涤纶层(5)、硅胶层(6)和阻燃层(7)依次由内向外设置,所述丙纶层(4)为多股丙纶绳(8)通过正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绳芯(3)上形成,所述涤纶层(5)为多股涤纶绳(9)通过反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丙纶层(4)上形成,所述阻燃层(7)由多根阻燃尼龙绳捻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包括空投绳主体(1)和连接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2)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扣(2)分别设置在空投绳主体(1)的两端上,所述空投绳主体(1)分为绳心(3)、丙纶层(4)、涤纶层(5)、硅胶层(6)和阻燃层(7),所述绳心(3)、丙纶层(4)、涤纶层(5)、硅胶层(6)和阻燃层(7)依次由内向外设置,所述丙纶层(4)为多股丙纶绳(8)通过正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绳芯(3)上形成,所述涤纶层(5)为多股涤纶绳(9)通过反螺旋式绕卷方式压叠缠绕在丙纶层(4)上形成,所述阻燃层(7)由多根阻燃尼龙绳捻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阻燃空投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萍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金色海岸船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