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通过对气压、温度等的监测,控制电磁阀的通断实现自动控制,以此来防止病人褥疮的产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等。一些城市出现“空穴家庭”,老人尤其是老年病人长期得不到照顾。由于老年人所患病以慢性病为主,需要长期进行物理方式护理。并且,残疾人和瘫痪病人所患疾病常常要求长期卧床,这样在压力和身下温度的作用下,病人的后部和臀部长期受压,容易产生褥疮现象。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需要护士或者患者的家人帮助其翻身,想要病人坐起来的时候会在病人的背后支撑一些被子、衣物等,这样费时费力,效果不佳。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自动翻身床,但是翻身床价格昂贵,并且比较笨重,携带、转移地方不方便。在我国目前有许多防褥疮充气床垫,但国内大部分充气床垫没有翻身、背起等功能,而且技术含量较低,不能较好的控制气垫的充气量,不能更好的服务于病人,因此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尤其是这种便于移动、携带智能翻身床垫就显得十分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该床垫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模块(Z1)、温度检测模块(Z2)、管路总成(Z3)、气压检测模块(Z4)、电磁阀模块(Z5)、控制模块(Z6),所述床垫模块(Z1)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包括上表面分布有凹槽的矩形曲面海绵垫(7),凹槽为歧管通道(2),曲面海绵垫(7)四周通过护栏作为围挡,护栏通过暗扣与曲面海绵垫(7)表面固定连接,曲面海绵垫(7)上表面对称放置左翻身气囊(3)和右翻身气囊(4),中层包括双层布垫(8)、背起气囊(9)和屈腿气囊(13),双层布垫(8)铺设于左翻身气囊(3)和右翻身气囊(4)表面,并通过暗扣固定,背起气囊(9)和屈腿气囊(13)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模块(Z1)、温度检测模块(Z2)、管路总成(Z3)、气压检测模块(Z4)、电磁阀模块(Z5)、控制模块(Z6),所述床垫模块(Z1)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包括上表面分布有凹槽的矩形曲面海绵垫(7),凹槽为歧管通道(2),曲面海绵垫(7)四周通过护栏作为围挡,护栏通过暗扣与曲面海绵垫(7)表面固定连接,曲面海绵垫(7)上表面对称放置左翻身气囊(3)和右翻身气囊(4),中层包括双层布垫(8)、背起气囊(9)和屈腿气囊(13),双层布垫(8)铺设于左翻身气囊(3)和右翻身气囊(4)表面,并通过暗扣固定,背起气囊(9)和屈腿气囊(13)安装于双层布垫(8)上下两层之间,上层包括左侧锥形气囊(11)和右侧锥形气囊(12),左侧锥形气囊(11)和右侧锥形气囊(12)为大头和小头交替排列、交错布置于双层布垫(8)表面,并通过锥形气囊固定带(10)固定于双层布垫(8)表面;所述左侧锥形气囊(11)和右侧锥形气囊(12)表面分别铺设左顶布(69)、右顶布(71),左顶布(69)、右顶布(71)表面分布有温度检测模块(Z2),所述左翻身气囊(3)、右翻身气囊(4)、背起气囊(9)、屈腿气囊(13)、左侧锥形气囊(11)和右侧锥形气囊(12)的气孔通过歧管(18)与管路总成(Z3)连接,管路总成(Z3)设置气压检测模块(Z4)和电磁阀模块(Z5),管路总成(Z3)与控制模块(Z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栏包括头部护栏(1)和翻身护栏(6),头部护栏(1)安装于头部和脚部上下两侧,翻身护栏(6)安装于左右两侧,头部护栏(1)和翻身护栏(6)均与曲面海绵垫(7)边沿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布垫(8)的两层通过边界的连接带(14)将上下两层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锥形气囊(11)和右侧锥形气囊(12)的气孔位于各个气囊的下部,气孔之间通过三通连接件(19)与歧管(18)相连,使锥形气囊行成串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检测模块(Z2)包括8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B(72)、温度传感器D(74)、温度传感器F(76)和温度传感器H(78)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