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结构及具有其的超声手术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321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结构,包括:环形支架(41),套设在待电连接组件的外部,所述环形支架(41)上设有若干导电片(42),所述导电片(4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环形支架(41)弹性接触;架托(43),设于所述导电片(42)远离所述环形支架(41)的外侧,用于将所述导电片(42)安装在所述环形支架(41)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手术刀,包括所述的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安装在所述超声手术刀的手柄中,与超声换能器中的导电触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片与待电连接组件始终保持有效接触的导电结构及具有其的超声手术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结构及具有其的超声手术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导电结构及具有其的超声手术刀。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有多种型号的外科手术设备作为商品推向市场,例如用于手术的高频电刀、激光刀以及微波刀等手术刀。这些高科技的手术刀已经代替传统的手术刀,应用在切除人体病变组织以及进行临床外科治疗等活动。它们在工作时以较大的振幅进行超声振动,并发出强激光或微波,在进行临床操作时可显著地改善医疗质量和缩短康复时间。但是,超声手术刀的手柄中的导电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与超声换能器中的导电触环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手柄中的导电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与超声换能器中的导电触环接触不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导电片与待电连接组件始终保持有效接触的导电结构及具有其的超声手术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结构,包括:环形支架,套设在待电连接组件的外部,所述环形支架上设有若干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环形支架弹性接触;架托,设于所述导电片远离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用于将所述导电片安装在所述环形支架上。所述的导电结构,若干所述导电片沿所述环形支架的周向平行分布。所述的导电结构,所述环形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导电片数量适配的若干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导电片主体的第一槽体,分设在所述第一槽体两端、用于将所述导电片的部分暴露以与所述待电连接组件接触的第二槽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外侧、用于将所述导电片端部弹性限位的第三槽体。所述的导电结构,所述第二槽体为通槽,所述第三槽体为具有一限位部的开口,所述限位部设置在远离所述待电连接组件的位置,所述导电片的两端分别容纳在两个所述第三槽体中,且具有形变余量。所述的导电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槽体的隔板中央成型有沿径向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导电片的相应位置与所述凸出部接触设置。所述的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片包括一U形主体部和成型在所述U形主体部中央、沿其轴向延伸的连接部,所述U形主体部的底端与所述凸出部接触设置。所述的导电结构,所述U形主体部的两个支臂的朝向所述待电连接组件的端面上成型有至少一个用于电连接的凸点。所述的导电结构,所述架托朝向所述导电片的一侧成型有与所述导电片数量适配的若干安装槽。所述的导电结构,所述架托为弧形,所述弧形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一卡持部,当所述架托与所述导电片安装后,所述卡持部卡接在所述导电片的相应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手术刀,包括所述的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安装在所述超声手术刀的手柄中,与超声换能器中的导电触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结构,导电片的至少一部分与环形支架弹性接触,并进一步通过架托将导电片安装在环形支架上。在保证导电片与环形支架安装的可靠性的同时,还使得导电片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保证导电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可以与待电连接组件保持有效接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手术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结构,环形支架上具有限位部的第三槽体的设置,不仅可以将导电片与环形支架安装,还为导电片的形变提供一定的空间,在导电片使用一段时间后使其仍可以与导电触环保持有效接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结构,相邻两个第一槽体的隔板中央成型的沿径向延伸的凸出部,使得导电片的下端与环形支架保持良好接触,而剩余部分则处于悬空状态,从而保证了导电片在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能够及时恢复至初始状态。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声手术刀,导电结构安装在超声手术刀的手柄中,与超声换能器中的导电触环电连接。即使超声手术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导电结构的弹性作用,也能保证其与导电触环有效的电连接,从而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A部分为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侧视图,其中B部分为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41-环形支架;42-导电片;43-架托;411-卡槽;421-凸点;422-U形主体部;423-连接部;431-安装槽;432-轴向槽;4111-第一槽体;4112-第二槽体;4113-第三槽体;4114-凸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4所示的导电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套设在待电连接组件的外部的环形支架41、设于所述环形支架41上的三个导电片42和用于将所述导电片42安装在所述环形支架41上的架托43。每一所述导电片4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环形支架41弹性接触,三个导电片42沿所述环形支架41的周向平行分布。架托43设于所述导电片42远离所述环形支架41的外侧,即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环形支架41、导电片42和架43托,本实施例中的架托43设于环形支架41的下部。具体地,所述环形支架41上开设有三个沿轴向平行排布的卡槽411,所述卡槽411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导电片42主体的第一槽体4111,分设在所述第一槽体4111两端、用于将所述导电片42的部分暴露以与待电连接组件接触的第二槽体411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槽体4112外侧、用于将所述导电片42端部弹性限位的第三槽体4113。如图2所示,第一槽体4111由环形支架41的侧壁向轴心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槽体4112为通槽,即侧壁被挖空形成,以使导电片42朝向待电连接组件的端面上的部分暴露,便于与待电连接组件的挤压接触;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槽体4113为具有一限位部的开口,所述限位部设置在远离所述待电连接组件的位置,所述导电片42的两端穿过第二槽体4112后分别容纳在两个所述第三槽体4113中,且具有形变余量,即开口面积大于导电片42的横截面积,导电片42在开口内可以发生一定的移动,从而实现弹性接触,同时在受到较大的外力时又不会从开口中弹出,进一步改善了导电片42和待电连接组件的接触性能。如图4所示,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槽体4111的隔板中央成型有沿径向延伸的凸出部4114,所述导电片42的相应位置与所述凸出部4114接触设置。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片42包括一U形主体部422和成型在所述U形主体部422中央、沿其轴向延伸的连接部423,所述U形主体部422的两个支臂的朝向所述待电连接组件的端面上各成型有一个用于电连接的凸点421,用于与待电连接组件保持有效的电连接,所述U形主体部422的底端与所述凸出部4114接触设置,连接部423与外部FPC连接。这样导电片42除安装在第三槽体4113的端部和与凸出部4114接触的U形主体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支架(41),套设在待电连接组件的外部,所述环形支架(41)上设有若干导电片(42),所述导电片(4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环形支架(41)弹性接触;架托(43),设于所述导电片(42)远离所述环形支架(41)的外侧,用于将所述导电片(42)安装在所述环形支架(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3 CN 20181087801221.一种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支架(41),套设在待电连接组件的外部,所述环形支架(41)上设有若干导电片(42),所述导电片(4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环形支架(41)弹性接触;架托(43),设于所述导电片(42)远离所述环形支架(41)的外侧,用于将所述导电片(42)安装在所述环形支架(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导电片(42)沿所述环形支架(41)的周向平行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41)上开设有与所述导电片(42)数量适配的若干卡槽(411),所述卡槽(411)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导电片(42)主体的第一槽体(4111),分设在所述第一槽体(4111)两端、用于将所述导电片(42)的部分暴露以与所述待电连接组件接触的第二槽体(411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槽体(4112)外侧、用于将所述导电片(42)端部弹性限位的第三槽体(4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体(4112)为通槽,所述第三槽体(4113)为具有一限位部的开口,所述限位部设置在远离所述待电连接组件的位置,所述导电片(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赞军赵赫陈博吴智鑫邹剑龙费兴波熊六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和加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