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03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音响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音箱,包括箱体、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的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均显露出所述箱体的喇叭和红外接收器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处理器、音量调节单元和功率放大单元;所述喇叭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连接的粘胶块;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音量调节单元和功率放大单元后与所述喇叭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粘胶块的粘力来连接喇叭和箱体,使得使用者即使在没有其它工具的情况下亦能够安装和拆卸喇叭,从而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箱
本技术涉及音响系统
,尤其是指一种音箱。
技术介绍
音箱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喇叭需要维修的情况。一些音乐发烧友,也时常将音箱上的喇叭拆下以自行升级喇叭里的一些零件,因此喇叭是音箱中时常需要拆卸和安装的一个器件。现有的音箱中,喇叭通过螺丝与箱体连接,使用者需要拆卸和安装喇叭时,必须用到螺丝批。一旦手边没有用于拆装螺丝的工具,则无法拆卸或安装喇叭,这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喇叭的音箱。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音箱,包括箱体、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的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均显露出所述箱体的喇叭和红外接收器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处理器、音量调节单元和功率放大单元;所述喇叭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连接的粘胶块;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音量调节单元和功率放大单元后与所述喇叭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为光栅编码器。作为优选,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周设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围绕转轴的中心轴呈环状排列,所述箱体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的内部设有弹簧以及用于与凹槽卡接的圆珠,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圆珠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箱体设有可拆卸的后盖板。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端和第二承托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后盖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之间设有加固柱,所述加固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承托板螺接,所述加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承托板螺接。作为优选,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第一加固部以及由第一加固部弯折形成的第二加固部,所述第一加固部与所述后盖板螺接,所述第二加固部与所述第一承托板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粘胶块的粘力来连接喇叭和箱体,使得使用者即使在没有其它工具的情况下亦能够安装和拆卸喇叭,从而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隐藏箱体后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喇叭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与容腔的配合连接图。图6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附图标记为:1—箱体,11—容腔,12—弹簧,13—圆珠,2—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1—转轴,22—凹槽,3—处理器,4—功率放大单元,41—音量调节单元,5—喇叭,6—红外接收器,7—粘胶块,8—后盖板,9—第一承托板,92—第二承托板,93—加固柱,94—加固件,941—第一加固部,942—第二加固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4和图6所示,一种音箱,包括箱体1、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的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均显露出所述箱体1的喇叭5和红外接收器6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的处理器3、音量调节单元41和功率放大单元4;所述喇叭5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1连接的粘胶块7;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和红外接收器6分别与所述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3的输出端依次通过音量调节单元41和功率放大单元4后与所述喇叭5电连接。粘胶块7具体为不干胶,即使多次反复使用亦能保持粘性。本实施例通过利用粘胶块7的粘力来连接喇叭5和箱体1,使得使用者即使在没有其它工具的情况下亦能够安装和拆卸喇叭5,从而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本实施例还通过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来调节音量。传统的音箱使用电位器来调节音量,电位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旋转产生机械磨损,而机械的磨损会导致阻值偏差,从而导致调节出现偏差。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通过两个电压输出信号的相位超前情况来判定使用者旋拧的方向,机械磨损对电压信号的相位超前情况没有影响,因此能够保证稳定地调节音箱的音量。使用者还能够利用红外线遥控来对准红外接收器6来进行远距离音量调节,从而为使用者带来了方便。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为光栅编码器。光栅编码器受到电流的影响较小,能够避免音量调节失效的情况发生。如图5所示,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的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外周设有多个凹槽22,多个凹槽22围绕转轴21的中心轴呈环状排列,所述箱体1设有容腔11,所述容腔11的内部设有弹簧12以及用于与凹槽22卡接的圆珠13,所述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容腔11的内壁连接,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与所述圆珠13连接。传统的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进行旋转时没有机械感,使用者非常容易过度旋拧而导致将声音调节得过大或过小。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没有旋拧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时,圆珠13卡在凹槽22中,当使用者旋拧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时,凹槽22的槽壁抵触圆珠13,使得圆珠13退缩进容腔11同时弹簧12被压缩,当下一凹槽22移动至圆珠13所在的位置时,圆珠13又卡入凹槽22,使得使用者感受到机械感而不会旋拧过度。如图2所示,所述箱体1设有可拆卸的后盖板8。使用者拧松后盖板8的螺丝后能够分离后盖板8与箱体1并对箱体1内部的器件进行维修。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承托板9和第二承托板92,所述第一承托板9的一端和第二承托板92的一端均与所述后盖板8连接。利用第一承托板9以及第二承托板92分隔箱体1的内部空间,从而使得箱体1内部的器件能够分类放置,以便进行维修时快速找到需要维修的器件。同时第一承托板9的一端和第二承托板92的一端均与所述后盖板8连接,当使用者将后盖板8与箱体1分离时,即能将器件从箱体1的内部中拉出,而无需将手伸入箱体1内部来对器件进行操作,从而为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承托板9和第二承托板92之间设有加固柱93,所述加固柱9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承托板9螺接,所述加固柱9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承托板92螺接。通过加固柱93提高第一承托板9和第二承托板92的承载力,从而防止器件从第一承托板9或第二承托板92上跌落。如图3所示,还包括加固件94,所述加固件94包括第一加固部941以及由第一加固部941弯折形成的第二加固部942,所述第一加固部941与所述后盖板8螺接,所述第二加固部942与所述第一承托板9螺接。第一承托板9通过加固件94与后盖板8连接,加固件94的第一加固部941的面积较大,相当于使得第一承托板9用于与后盖板8连接的面积增大,从而使得第一承托板9与后盖板8的连接更稳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的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均显露出所述箱体(1)的喇叭(5)和红外接收器(6)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的处理器(3)、音量调节单元(41)和功率放大单元(4);所述喇叭(5)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1)连接的粘胶块(7);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和红外接收器(6)分别与所述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3)的输出端依次通过音量调节单元(41)和功率放大单元(4)后与所述喇叭(5)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的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均显露出所述箱体(1)的喇叭(5)和红外接收器(6)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的处理器(3)、音量调节单元(41)和功率放大单元(4);所述喇叭(5)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1)连接的粘胶块(7);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和红外接收器(6)分别与所述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3)的输出端依次通过音量调节单元(41)和功率放大单元(4)后与所述喇叭(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为光栅编码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调节旋转编码器(2)设有用于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的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外周设有多个凹槽(22),多个凹槽(22)围绕转轴(21)的中心轴呈环状排列,所述箱体(1)设有容腔(11),所述容腔(11)的内部设有弹簧(12)以及用于与凹槽(22)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龙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