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石梯地上恢复植被种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化基础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岩石梯地上恢复植被种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矿山露天开采完毕后,在坚硬的岩石地质环境下,遗留下的矿坑,从上往下看像是由一层层梯田似的坚硬岩壁组成。这种条件下实施矿山复垦面临着极大挑战,尤其是在景观营造和生态恢复方面。采石迹地的坡度非常陡峭,表面为根系难以入侵的硬质岩石,施工难度度大、需要先进的技术。通常的做法是:工程兵在岩石平台上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种树间距埋设小型爆破装置,通过爆破形成一个个岩石鱼鳞坑,再在坑里填埋一些土壤后种植耐贫瘠树种。这种方式也存在着明显弊端:第一,成本偏高,对于矿山复垦责任人来说是较大的经济负担;第二,小范围高密度爆破对于岩体的稳定性来说一项极大考验,有可能后期会引发更大的次生地质灾害;第三,该方式只能解决平台的植被恢复问题,而对岩壁却没法实施;第四,爆破后会造成小面积的环境污染,影响后期植被的正常生长。因此,在岩石矿坑复垦中需要设计出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岩石梯地植被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石梯地上恢复植被种植的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石梯地上恢复植被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把岩壁坡度控制在60°以下,并留出岩石平台;(2)在每层岩石平台的最里面,即岩壁最下方,每隔9‑12米用打孔设备在岩石表面从上往下斜着往里打孔,深孔和浅孔交错设置;在岩石梯壁上,同样用打孔设备每隔9‑12米进行打孔,孔的方向垂直于梯壁,深孔和浅孔交错设置;其中,深孔的孔径均为8‑13厘米,深度为0.8‑1.1米,浅孔的孔径均为5‑10厘米,深度为30‑40厘米;(3)岩石梯地上下相邻两横排的孔间错设置;(4)在打好的每个孔的孔口处,安置蓄接降水的装置;(5)浅孔内填入土壤基质,然后种入草本植被;深孔内通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石梯地上恢复植被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把岩壁坡度控制在60°以下,并留出岩石平台;(2)在每层岩石平台的最里面,即岩壁最下方,每隔9-12米用打孔设备在岩石表面从上往下斜着往里打孔,深孔和浅孔交错设置;在岩石梯壁上,同样用打孔设备每隔9-12米进行打孔,孔的方向垂直于梯壁,深孔和浅孔交错设置;其中,深孔的孔径均为8-13厘米,深度为0.8-1.1米,浅孔的孔径均为5-10厘米,深度为30-40厘米;(3)岩石梯地上下相邻两横排的孔间错设置;(4)在打好的每个孔的孔口处,安置蓄接降水的装置;(5)浅孔内填入土壤基质,然后种入草本植被;深孔内通过移栽的方式种入灌木植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梯地上恢复植被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岩石平台的宽度为50-10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梯地上恢复植被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岩石平台上的孔与地面所成的角度为70-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梯地上恢复植被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岩石梯壁上下相邻两横排孔的距离为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耿杰,刘淑霞,张川,余建新,曾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