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905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41
针对目前姬松茸畅销、种植成本较高的现状,以及耕地日益减少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栽培季节;S2、栽培场地;S3、整地;S4、接种;S5、布置菌棒;S6、播种后管理;S7、采收。该栽培技术可有效降低姬松茸的种植、管理成本,又可使林下闲置土地和农林生产剩余物得到充分的利用,废弃菌渣亦可作为泓森槐有机肥的原材料,改良土壤、保持水土,达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良性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姬松茸,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它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含有很丰富的多糖,是灵芝的五倍,所以被称为菌类之王,食用价值颇高,历来都是餐桌上备受人们青睐的佳肴。姬松茸传统种植方式都是在棚室内进行,资金投入较多,且天气炎热时,由于温度不易调节,造成棚内气温过高,不利于食用菌的生长。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林下土地资源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据调查,当林分郁闭度达到0.8以上时,林下光照、温度、湿度条件均适合食用菌子实体的发育,降低成本的同时可有效提高食用菌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姬松茸畅销、种植成本较高的现状,以及耕地日益减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可有效降低姬松茸的种植、管理成本,又可使林下闲置土地和农林生产剩余物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S1、栽培季节:根据安徽省气候条件及姬松茸生物特性,播种时间宜安排在4~6月、8~10月,采收期主要集中在6~8月、10~11月;S2、栽培场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开阔通风、交通便利、湿润且呈中性至微碱性、远离污染源、水质清洁的林地;S3、整地:清除所选场地内的杂草和枯枝等,挖好排水沟,布置好畦床,之后晾晒3-4d,然后对畦床表面以及四周进行消毒,备用;S4、接种:对接种室进行消毒至无菌,将姬松茸的栽培菌种接种到消过毒的菌棒上,在温度为23-27℃(不得低于20℃,不得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的弱光环境中,培养25-35天;S5、布置菌棒:在整理好的畦床上铺设一层薄膜,薄膜厚度为1-2cm,然后将上述接种并长满菌丝的菌棒脱掉塑料袋,均匀的直立排放于畦床上,畦床上搭建“人”字形草帘棚,高50-70cm;S6、播种后管理:主要是浇水管理和除草管理,保持菌棒周围土壤含水量60-80%,空气相对湿度70-75%为宜,另外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林地空气新鲜;S7、采收:在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未离开菌柄之前采收,气温高时,子实体生长快,故采收要及时,每天采收2次,早、晚各采收1次。进一步地,所述的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林地还应满足下列条件:林龄2-3年,行距4-6米,郁闭度0.7-0.9,无化学污染,远离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重点保护林地。进一步地,所述的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菌棒排放方式还应满足:菌棒间隔5-8cm,行间距10-15c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既降低了姬松茸的种植、管理成本,又使林下闲置土地和农林生产剩余物得到充分的利用,废弃菌渣亦可作为泓森槐有机肥的原材料,改良土壤、保持水土,达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良性循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具体步骤如下:S1、栽培季节:根据安徽省气候条件及姬松茸生物特性,播种时间安排在5月10~15日、9月9~15日,采收期主要集中在7月、11月;S2、栽培场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开阔通风、交通便利、湿润且呈中性至微碱性、远离污染源、水质清洁的泓森槐林地,林龄3年,行距4米,郁闭度0.8,无化学污染,远离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重点保护林地;S3、整地:清除所选场地内的杂草和枯枝等,挖好排水沟,布置好畦床,之后晾晒3-4d,然后对畦床表面以及四周进行消毒,备用;S4、接种:对接种室进行消毒至无菌,将姬松茸的栽培菌种接种到消过毒的菌棒上,在温度为23-27℃(不得低于20℃,不得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的弱光环境中,培养25-35天;S5、布置菌棒:在整理好的畦床上铺设一层薄膜,薄膜厚度为1-2cm,然后将上述接种并长满菌丝的菌棒脱掉塑料袋,均匀的直立排放于畦床上,畦床上搭建“人”字形草帘棚,高50-70cm;S6、播种后管理:主要是浇水管理和除草管理,保持菌棒周围土壤含水量60-80%,空气相对湿度70-75%为宜,另外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林地空气新鲜;S7、采收:在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未离开菌柄之前采收,气温高时,子实体生长快,故采收要及时,每天采收2次,早、晚各采收1次。运用该栽培技术培育的姬松茸,成本降低了23%,姬松茸的产量、口感也有很大的提高。实施例2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S1播种时间安排在4月18~22日、8月22~25日,采收期主要集中在6月、10月,且步骤S2中选择的林地为榆树林,林龄3年,行距6米,郁闭度0.7。运用该栽培技术培育的姬松茸,成本降低了20%,姬松茸的产量、口感也有很大的提高。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并作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栽培季节:根据安徽省气候条件及姬松茸生物特性,播种时间宜安排在4~6月、8~10月,采收期主要集中在6~8月、10~11月;S2、栽培场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开阔通风、交通便利、湿润且呈中性至微碱性、远离污染源、水质清洁的林地;S3、整地:清除所选场地内的杂草和枯枝等,挖好排水沟,布置好畦床,之后晾晒3‑4d,然后对畦床表面以及四周进行消毒,备用;S4、接种:对接种室进行消毒至无菌,将姬松茸的栽培菌种接种到消过毒的菌棒上,在温度为23‑27℃(不得低于20℃,不得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的弱光环境中,培养25‑35天;S5、布置菌棒:在整理好的畦床上铺设一层薄膜,薄膜厚度为1‑2cm,然后将上述接种并长满菌丝的菌棒脱掉塑料袋,均匀的直立排放于畦床上,畦床上搭建“人”字形草帘棚,高50‑70cm;S6、播种后管理:主要是浇水管理和除草管理,保持菌棒周围土壤含水量60‑80%,空气相对湿度70‑75%为宜,另外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林地空气新鲜;S7、采收:在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未离开菌柄之前采收,气温高时,子实体生长快,故采收要及时,每天采收2次,早、晚各采收1次。...

【技术特征摘要】
1.林下姬松茸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栽培季节:根据安徽省气候条件及姬松茸生物特性,播种时间宜安排在4~6月、8~10月,采收期主要集中在6~8月、10~11月;S2、栽培场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开阔通风、交通便利、湿润且呈中性至微碱性、远离污染源、水质清洁的林地;S3、整地:清除所选场地内的杂草和枯枝等,挖好排水沟,布置好畦床,之后晾晒3-4d,然后对畦床表面以及四周进行消毒,备用;S4、接种:对接种室进行消毒至无菌,将姬松茸的栽培菌种接种到消过毒的菌棒上,在温度为23-27℃(不得低于20℃,不得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的弱光环境中,培养25-35天;S5、布置菌棒:在整理好的畦床上铺设一层薄膜,薄膜厚度为1-2cm,然后将上述接种并长满菌丝的菌棒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倩倩侯金波陈培培汪丙银董绍贵付玲李成江代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泓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