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及腔体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85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29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腔体滤波器,包括谐振腔、安装在谐振腔内的谐振杆,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上设有安装所述谐振杆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低于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底部表面之间设有下沉槽,所述下沉槽低于所述安装面。本申请腔体滤波器在谐振杆安装面周围进行下沉处理,使谐振杆安装面高于周围的下沉面,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安装面与腔体底部表面之间形成的朝向谐振杆的锐角,进而减少毛刺的产生,避免了压铸腔体在机械加工后,出现毛刺不容易去除的情况,满足温飘指标要求的同时,产品互调通过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设备及腔体滤波器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腔体滤波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滤波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信号。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滤波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体积更小、损耗更低的滤波器。介质谐振器滤波器具有低损耗、损耗小、温度特性好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介质谐振器和金属腔体、金属盖板、安装在腔体内的谐振杆。谐振器产品在调试优化过程中,因温飘指标需要,谐振杆凸台的高度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有时候谐振杆安装面需要下沉,此时谐振杆安装面会低于腔体的表面,这种结构的安装面的转角容易形成朝向谐振杆的锐角,压铸腔体在进行机械加工后,则容易产生毛刺,这存在于谐振杆周边一圈的毛刺不容易去除,对产品的互调影响十分大。而若是将谐振杆安装面设置成高于腔体内的底部表面,则不能满足温飘指标的要求。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温飘指标要求的,并且解决毛刺问题、改善产品的互调、提升产品的互调通过率的腔体滤波器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温飘指标要求的,产品互调通过率高的腔体滤波器及应用的通信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谐振腔、安装在谐振腔内的谐振杆,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上设有安装所述谐振杆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低于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底部表面之间设有下沉槽,所述下沉槽低于所述安装面。本申请腔体滤波器在谐振杆安装面周围进行下沉处理,使谐振杆安装面高于周围的下沉面,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安装面与腔体底部表面之间形成的朝向谐振杆的锐角,进而减少毛刺的产生,避免了压铸腔体在机械加工后,出现毛刺不容易去除的情况,满足温飘指标要求的同时,产品互调通过率高。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面尺寸大于所述谐振杆截面尺寸,谐振杆完全固定于所述安装面范围内。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下沉槽之间过渡的转角为第一转角,所述第一转角的顶点背向所述谐振杆。在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角为大于90度的钝角,特别的,形成大钝角,则不容易产生毛刺。特别对于压铸版产品,在谐振杆安装面周围进行下沉处理;毛坯经过机械加工,去除加工余量后,可以形成大钝角,减少毛刺的产生;进而改善互调,提升互调通过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角为圆弧过渡。特别的,大钝角加上圆弧过渡的结构,可避免毛刺的产生,满足温飘指标要求,互调效果好。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沉槽为环绕所述安装面的环形槽。所述安装面为圆形。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沉槽的边缘处圆弧过渡,以避免毛刺产生。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与所述下沉槽之间过渡的转角为第二转角,所述第二转角为圆弧角。所述第二转角为钝角。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沉槽最外周尺寸大于所述谐振杆截面的尺寸。进一步,所述第二转角位于所述谐振杆端面最外周尺寸的投影之外。所述下沉槽的底部可以有可变换实施方式,不仅仅可以是与安装面平行的平面,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沉槽底部沿背向谐振杆方向向上倾斜,顺延过渡到所述谐振腔底部表面,形成光滑连接。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腔体滤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影响产品温飘的基础上,解决毛刺不好去除的问题,改善产品的互调,提升产品的互调通过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谐振杆安装结构实施例之一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谐振杆安装结构实施例之一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谐振杆安装结构实施例之二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滤波器包括谐振腔、安装在谐振腔内的谐振杆210,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220上设有安装所述谐振杆210的安装面221,所述安装面221上设有圆柱形凸台223,所述谐振杆210内腔(未标识)套接在所述凸台223上,并通过螺钉211将所述谐振杆210固定安装。所述谐振杆210底部设有内槽212,使得谐振杆210底部与所述凸台223以及安装面221之间形成空间,可容纳焊接材料,以焊接固定所述谐振杆210。具体的,所述安装面221尺寸大于所述谐振杆210截面尺寸,谐振杆210完全固定于所述安装面221范围内。所述安装面221低于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220,所述安装面221与所述底部表面220之间设有下沉槽222,所述下沉槽222低于所述安装面221。所述安装面221与所述下沉槽222之间过渡的转角为第一转角224,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转角224的顶点背向所述谐振杆210,并且所述第一转角224为大于90度的钝角,特别的,形成大钝角,则不容易产生毛刺。特别对于压铸版产品,在谐振杆安装面221周围进行下沉处理;毛坯经过机械加工,去除加工余量后,可以形成大钝角,减少毛刺的产生;进而改善互调,提升互调通过率。本申请腔体滤波器在谐振杆安装面221周围进行下沉处理,使谐振杆210安装面221高于周围的下沉槽222,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安装面与腔体底部表面之间形成的朝向谐振杆的锐角,进而减少毛刺的产生,避免了压铸腔体在机械加工后,出现毛刺不容易去除的情况,满足温飘指标要求的同时,产品互调通过率高。较佳的,所述第一转角224为圆弧过渡。特别的,大钝角加上圆弧过渡的结构,可避免毛刺的产生,满足温飘指标要求,互调效果好。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沉槽222为环绕所述安装面221的环形槽,所述安装面221为圆形。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述下沉槽222的底部边缘处圆弧过渡,以避免毛刺产生,如图2中a和b处所示。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220与所述下沉槽222之间过渡的转角为第二转角225,所述第二转角225为圆弧角,且所述第二转角225为钝角。所述下沉槽222最外周尺寸大于所述谐振杆截面的尺寸。具体,所述第二转角225位于所述谐振杆端面213最外周尺寸的投影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沉槽222最外周尺寸比所述谐振杆截面最大尺寸大于或等于1mm,所述下沉槽222深度大于等于1mm。请参阅图3,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在腔体滤波器的谐振腔的底部表面320上设有安装面321,谐振杆310安装所述安装面321上,所述安装面321上设有圆柱形凸台323,所述谐振杆310内腔(未标识)套接在所述凸台323上,并通过螺钉311将所述谐振杆310固定安装。所述安装面321低于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320,所述安装面321与所述底部表面320之间设有下沉槽322,所述下沉槽322低于所述安装面321。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下沉槽322的底部沿背向谐振杆方向向上倾斜,顺延过渡到所述谐振腔底部表面320,形成光滑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面321与所述下沉槽322之间过渡的转角为第一转角324,所述第一转角324的顶点背向所述谐振杆310,并且所述第一转角324为大于90度的钝角,特别的,形成大钝角,则不容易产生毛刺,进而改善互调,提升互调通过率。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320与所述下沉槽322之间的过渡形成圆滑斜面325,避免毛刺的形成。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谐振腔、安装在谐振腔内的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上设有安装所述谐振杆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低于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底部表面之间设有下沉槽,所述下沉槽低于所述安装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谐振腔、安装在谐振腔内的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上设有安装所述谐振杆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低于所述谐振腔的底部表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底部表面之间设有下沉槽,所述下沉槽低于所述安装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尺寸大于所述谐振杆截面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下沉槽之间过渡的转角为第一转角,所述第一转角的顶点背向所述谐振杆,所述第一转角为大于90度的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角为圆弧过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刚周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