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78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器,两侧分别对称压装有晶闸管,散热器上设置有可供阻尼电阻嵌入的阻尼电阻散热区,阻尼电阻可拆卸地安装在阻尼电阻散热区上;冷却流道,设置在散热器内部,冷却液沿冷却流道流动,首先流经晶闸管散热区,然后流经阻尼电阻散热区,并将晶闸管和阻尼电阻传递的热量带走,从而完成对连接在散热器上的晶闸管及阻尼电阻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机构,采用晶闸管和阻尼电阻共用散热器的设计,节省了阻尼电阻所占的空间,减小了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
本技术涉及水冷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水冷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中,晶闸管和阻尼电阻是水冷系统的核心冷却对象之一。因此,晶闸管和阻尼电阻散热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对水冷系统的良好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阻尼电阻的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间接冷却法;另外一种直接冷却法。间接冷却法是用阻尼电阻棒插入散热装置内,通过散热装置中冷却水间接带走热量的方式散热,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第一,电阻与散热装置接触面难于保证紧密贴合,可靠性低;第二,散热装置体积比较大;第三,安装复杂,每个晶闸管对应6根电阻棒。因此发展出了直接冷却法,其方法是将阻尼电阻布局在PVDF壳体的水路中,冷却水直接接触电阻进行冷却。直接冷却法散热能力比间接冷却法有所提高,但是还有它的局限性:第一,阻尼电阻是单独放置,占用体积大;第二,阻尼电阻使用单独水口,增加了漏水点,可靠性低,第三,电阻电极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器,两侧分别对称压装有晶闸管,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可供阻尼电阻嵌入的阻尼电阻散热区,所述阻尼电阻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上;以及,与所述晶闸管相对应的晶闸管散热区;冷却流道,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内部,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流道流动,首先流入所述晶闸管散热区,然后流入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用以对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的所述晶闸管及所述阻尼电阻进行冷却。所述散热器异于所述晶闸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器彼此串联成型散热器组,冷却液通过第一个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流入,对该散热器进行冷却后从其上的出液口流出,然后流入第二个散热器的所述进液口中,最终从第二个散热器的所述出液口中流出。所述冷却流道包含与所述晶闸管相对应的晶闸管冷却流道和设置在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的阻尼电阻冷却流道。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设置在所述晶闸管上方,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上安装有所述阻尼电阻。所述阻尼电阻安装在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上时,所述阻尼电阻的外表面与所述散热器的外表面平齐设置。所述阻尼电阻包括:绝缘外壳,能够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上;电阻丝,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部;金属底板,连接在所述电阻丝下方,所述金属底板与所述电阻丝之间设置有导热绝缘材料,所述阻尼电阻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时,所述金属底板与所述散热器相接触,所述电阻丝上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绝缘材料和所述金属底板传递至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上。所述导热绝缘材料为陶瓷板,所述陶瓷板与所述电阻丝之间、所述陶瓷板与所述金属底板之间设置有焊接层。所述阻尼电阻还包括:弹簧,设置在所述电阻丝与所述绝缘外壳内壁之间,所述绝缘外壳安装在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后,所述绝缘外壳推动所述弹簧,所述弹簧提供使所述电阻丝、所述导热绝缘材料和所述金属底板压紧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的力。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冷却流道设置在散热器内部,冷却液沿冷却流道流动,首先流经晶闸管散热区,然后流经阻尼电阻散热区,并将晶闸管和阻尼电阻传递的热量带走,从而完成对连接在散热器上的晶闸管及阻尼电阻进行冷却。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机构,采用晶闸管和阻尼电阻共用散热器的设计,节省了阻尼电阻所占的空间,减小了体积。2.本技术提供的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散热器内部设置冷却流道,散热器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器彼此串联成型散热器组,两个散热器共用一个水路,冷却水通过其中一个所述散热器的进液口流入,对该散热器进行冷却后流入另一个散热器的所述进液口中,最终从该散热器的所述出液口中流出。本技术中,进行冷却工作前的冷却水在进水管中流动,进行完冷却工作的冷却水在出水管中流动。进水管中引出进水头,进水头的水进入一个散热器组中的第一个散热器的进液口,对该散热器进行冷却后从该散热器的出液口流出,然后流入第二个散热器的所述进液口中,最终从第二个散热器的所述出液口中流出,在该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液头,出液头与出液管相连接,并将完成冷却过程的冷却液带走。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机构中,阻尼电阻不用单独设置散热器,进而可以避免单独设置接水口,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漏水点的出现。通过上述的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总的水口数量,进而减少漏水点,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3.本技术提供的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阻尼电阻可以直接通过螺钉安装在阻尼电阻散热区上,当需要更换阻尼电阻时,直接将螺钉拧下即可,安装过程方便,同时也便于更换,不用断开水路连接,直接在散热器上便可以完成拆装。4.本技术提供的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阻尼电阻安装在阻尼电阻散热区上时,阻尼电阻的外表面与散热器的外表面平齐设置,有效地提高了散热机构的表面平整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阻尼电阻的结构组成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器的内部组成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器侧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晶闸管;2、阻尼电阻;21、绝缘外壳;22、电阻丝;23、金属底板;24、导热绝缘材料;25、弹簧;26、填充介质;27、焊接层;3、散热器;31、阻尼电阻散热区;32、晶闸管散热区;33、阻尼电阻冷却流道;34、晶闸管冷却流道;35、进液口;36、出液口;4、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散热器3,两侧分别对称压装有晶闸管1,散热器3上设置有可供阻尼电阻2嵌入的阻尼电阻散热区31,两块阻尼电阻2可拆卸地安装在阻尼电阻散热区31上;冷却流道设置在散热器3内部,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流道流动,首先流入晶闸管散热区32,然后流入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31,用以对连接在所述散热器3上的所述晶闸管1及所述阻尼电阻2进行冷却。冷却液沿冷却流道流动,首先流经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3),两侧分别对称压装有晶闸管(1),所述散热器(3)上设置有可供阻尼电阻(2)嵌入的阻尼电阻散热区(31),所述阻尼电阻(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31)上;以及,与所述晶闸管相对应的晶闸管散热区(32);冷却流道,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内部,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流道流动,首先流入所述晶闸管散热区(32),然后流入阻尼电阻散热区(31),用以对连接在所述散热器(3)上的所述晶闸管(1)及所述阻尼电阻(2)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3),两侧分别对称压装有晶闸管(1),所述散热器(3)上设置有可供阻尼电阻(2)嵌入的阻尼电阻散热区(31),所述阻尼电阻(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31)上;以及,与所述晶闸管相对应的晶闸管散热区(32);冷却流道,设置在所述散热器(3)内部,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流道流动,首先流入所述晶闸管散热区(32),然后流入阻尼电阻散热区(31),用以对连接在所述散热器(3)上的所述晶闸管(1)及所述阻尼电阻(2)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异于所述晶闸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35)和出液口(36),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器(3)彼此串联成型散热器组,冷却液通过其中一个所述散热器(3)的进液口流入,对该散热器(3)进行冷却后从出液口流出并流入另一个散热器(3)的所述进液口中,并最终从该散热器(3)的所述出液口(36)中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包含与所述晶闸管(1)相对应的晶闸管冷却流道(34)和设置在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31)的阻尼电阻冷却流道(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31)设置在所述晶闸管(1)上方,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区(31)上安装有所述阻尼电阻(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闸管与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翔张静高冲崔航盛财旺王航乔丽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