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兵龙专利>正文

自排水屋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78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刚性屋面的预应力楼板,特别是自排水屋面板,它外部有一个L型檐板和槽沟并在槽沟转变处有一个直角三棱锥。在装配时,屋面板结构整体内主动形成纵横向相互连通排水系统,能保障防水层开裂后不出现屋面渗漏,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可以广泛用作刚性屋面的屋面板。(*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刚性屋面的预应力楼板,特别是自排水屋面板。在建筑工程中,现有的预应力楼板(圆孔板、槽型板和大型屋面板),用于屋面结构基层,在预应力楼板拼缝和端缝处,虽采取细石混凝土或砂浆灌缝措施,但是由于预应力楼板混凝土自身干缩、温度变形和在局部超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挠曲变形及角变位,加大屋面板的原有缝隙宽度,无论装配结构整体刚度多大,灌缝多密实,它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常常引起防水层开裂,很难做到屋面不渗漏。但对于一般的预应力楼板来说,它自身不仅具有好的承重功能并且还有着优良的防水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预应力楼板即自排水屋面板,它能有效地防止防水层开裂后出现的屋面渗漏。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预应力楼板的外部分别伸出两部分檐板和槽沟,这两部分檐板和槽沟各自之间相连接成L型,并在槽沟转弯处有一个起分水作用的直角三棱锥。当自排水屋面板装配时,在结构整体内主动形成纵横向相互连通排水系统,从而保证-->防水层开裂后不出现屋面渗漏。本技术因为只需要在原预应力楼板外部伸出一个L型檐板和槽沟及一个直角三棱锥,所以结构特别简单;同时由于着眼点不在于阻止其产生变形及角变位,所以它对操作方式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另外由于装配有一段吊运时间作为缓冲,所以容易实现控制及拼缝对接的要求。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自排水屋面板的立体图。图2是该自排水屋面板的纵剖面图。下面结合图1、2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屋面板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屋面板包括一个预应力楼板主体,檐板(1)、(2)由预应力楼板主体的纵向一端两相交侧面上部伸出,檐板的外伸长度为60毫米,以提高整体刚度效果,(1)和(2)相连接成L型;同时槽沟(3)、(4)由预应力楼板主体的纵向另一端为对角两相交侧面下部伸出,槽沟的外伸长度为60毫米,槽沟深度为20毫米,以保障装配及排水效果,(3)和(4)相连接成L型,并在槽沟转弯处有一个起分水作用的直角三棱锥(5)。        在装配时紧靠槽沟转弯处两相交侧面长度不小于120毫米范围及(5)直角面最好涂刷橡胶沥青胶粘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性屋面预应力楼板,特别是自排水屋面板,该屋面板的预应力楼板主体的外部分别有檐板(1)、(2)和槽沟(3)、(4),这两部分檐板和槽沟各自之间相连接成L型,并在槽沟转弯处有一个直角三棱锥(5),其特征在于檐板(1)、(2)由于预应力楼板主体的纵向一端两相交侧面上部伸出,(1)和(2)相连接成L型;同时槽沟(3)、(4)由预应力楼板主体的纵向另一端为对角两相交侧面下部伸出,(3)和(4)相连接成L型,在槽沟转弯处有一个起分水作用的直角三棱锥(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性屋面预应力楼板,特别是自排水屋面板,该屋面板的预应力楼板主体的外部分别有檐板(1)、(2)和槽沟(3)、(4),这两部分檐板和槽沟各自之间相连接成L型,并在槽沟转弯处有一个直角三棱锥(5),其特征在于檐板(1)、(2)由于预应力楼板主体的纵向一端两相交侧面上部伸出,(1)和(2)相连接成L型;同时槽沟(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兵龙
申请(专利权)人:杨兵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