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影灯的新型导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50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影灯的新型导电装置,它包括导电座、固定轴、旋转件;导电座为T型;导电座的上部与旋转件相连接;导电座的下部左侧与下部右侧对称;导电座下部的右侧竖直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导电座的下部均插置于旋转件的内部;导电座的下部与固定轴相连接;导电座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的右端均水平设置有压簧;压簧的右端均设置有紧定螺钉;固定轴通过一号轴承、二号轴承与旋转件相连接,旋转件与固定轴旋转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稳定可靠,不仅安装简单、接触良好,而且拆卸方便,节省了装卸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方便售后维修,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影灯的新型导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影灯的新型导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影灯导电装置是通过导电圈和导电块接触,导电块围绕导电圈360度旋转,导电块和导电圈外圈导电,此导电装置安装麻烦而且不容易安装到位,安装完成后必须通过无影灯总装调试通上电后才能检测其安装的好坏,如果导电块安装不到位会导致导电块和导电圈接触不良,此时需要把整套无影灯拆下重新安装导电块才行,而且此种导电装置在实际使用当中极易出现接触不良、时好时坏的不稳定现象,给售后维修方面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稳定可靠的导电装置来取而代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影灯的新型导电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影灯的新型导电装置,包括导电座、固定轴、旋转件;导电座为T型;导电座的上部与旋转件相连接;导电座的下部左侧与下部右侧对称;导电座下部的右侧竖直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导电座的下部均插置于旋转件的内部;导电座的下部右端设置有三号轴承;三号轴承的下方设置有四号轴承;三号轴承、四号轴承均与固定轴相连接;导电座的下部在固定轴围成的空间内旋转;导电座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的右端均水平设置有压簧;压簧的右端均设置有紧定螺钉;固定轴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圈;第一导电圈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电圈;固定轴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轴承、二号轴承;固定轴通过一号轴承、二号轴承与旋转件相连接,旋转件与固定轴旋转相接;第二导电块与第一导电圈在同一水平轴线上;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圈在同一水平轴线上。第二导电块与第一导电圈旋转相接;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圈旋转相接。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的左端均连接有导线。导电座的上部通过固定螺丝与旋转件相连接。本技术使用稳定可靠,不仅安装简单、接触良好,而且拆卸方便,节省了装卸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方便售后维修,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电座;2、旋转件;3、一号轴承;4、二号轴承;5、三号轴承;6、四号轴承;7、固定轴;8、第一导电块;9、第二导电块;10、第一导电圈;11、第二导电圈;12、压簧;13、紧定螺钉;14、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影灯的新型导电装置,包括导电座1、固定轴7、旋转件2;导电座1为T型;导电座1的上部通过固定螺丝14与旋转件2相连接。导电座1上部的左端、右端均通过固定螺丝14与旋转件2相连接。导电座1的下部左侧与下部右侧对称;导电座1下部的右侧竖直设置有固定轴7;固定轴7、导电座1的下部均插置于旋转件2的内部;旋转件2带动导电座1旋转。导电座1的下部右端设置有三号轴承5;三号轴承5的下方设置有四号轴承6;三号轴承5、四号轴承6均与固定轴7相连接;导电座1的下部通过三号轴承5、四号轴承6与固定轴7相连接;导电座1的下部在固定轴7围成的空间内旋转;导电座1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导电块9、第一导电块8;第二导电块9、第一导电块8的右端均水平设置有压簧12;压簧12的右端均设置有紧定螺钉13;第二导电块9、第一导电块8的左端均连接有导线。第二导电块9的上端连接有导线。紧定螺钉13为绝缘材料,不导电,它的作用是压紧压簧12使导电块和导电圈实现充分良好的接触,保证使用的稳定可靠性。固定轴7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圈10;第一导电圈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电圈11;第二导电圈11与固定轴7固定相接。固定轴7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轴承3、二号轴承4;固定轴7通过一号轴承3、二号轴承4与旋转件2相连接,旋转件2通过一号轴承3、二号轴承4围绕固定轴7旋转。第二导电块9与第一导电圈10在同一水平轴线上;第一导电块8与第二导电圈11在同一水平轴线上。第二导电块9与第一导电圈10旋转相接;第一导电块8与第二导电圈11旋转相接。导电圈均与固定轴7固定相接,当导电座1在固定轴7内旋转时,导电座1下部的导电块与导电圈的内壁旋转接触,从而实现导电。本技术的安装过程为: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将第二导电块9、压簧12、紧定螺钉13安装在导电座1的下部,按照同样的步骤将第一导电块8、压簧12、紧定螺钉13安装在导电座1的下部;将导电圈安装在固定轴7上,将固定轴7安装在导电座1下部的两侧;将固定轴7与旋转件2相连接;通过固定螺丝14将导电座1的上部与旋转件2相连接。本技术组装完成后,如果发现导电块和导电圈接触不好或者安装不到位,可以通过拆下两颗固定螺丝14将导电座1拆下来重新安装,这样设计也为日后的售后维修提供了方便,并且大大缩短了生产和售后维修的时间,同时本设计通过一号轴承3、二号轴承4、三号轴承5、四号轴承6将固定轴7分别与旋转件2、导电座1连接在一起,使得导电座1围绕固定轴7的旋转更加平稳可靠,大大减少了现有结构中存在的接触不良的问题,使用更加稳定可靠。本技术通过将导电座设置在旋转件的内部,使得导电座围绕固定轴的旋转更加平稳可靠,不仅实现了导电块与导电圈的良好接触,保证了使用的稳定可靠性,而且装卸方便,大大缩短了生产和售后维修的时间。此外,本设计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广泛应用于无影灯的导电装置。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影灯的新型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座(1)、固定轴(7)、旋转件(2);所述导电座(1)为T型;导电座(1)的上部与旋转件(2)相连接;导电座(1)的下部左侧与下部右侧对称;导电座(1)下部的右侧竖直设置有固定轴(7);所述固定轴(7)、导电座(1)的下部均插置于旋转件(2)的内部;所述导电座(1)的下部右端设置有三号轴承(5);所述三号轴承(5)的下方设置有四号轴承(6);所述三号轴承(5)、四号轴承(6)均与固定轴(7)相连接;所述导电座(1)的下部在固定轴(7)围成的空间内旋转;所述导电座(1)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导电块(9)、第一导电块(8);所述第二导电块(9)、第一导电块(8)的右端均水平设置有压簧(12);所述压簧(12)的右端均设置有紧定螺钉(13);所述固定轴(7)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圈(10);所述第一导电圈(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电圈(11);固定轴(7)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轴承(3)、二号轴承(4);固定轴(7)通过一号轴承(3)、二号轴承(4)与旋转件(2)相连接,旋转件(2)与固定轴(7)旋转相接;所述第二导电块(9)与第一导电圈(10)在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第一导电块(8)与第二导电圈(11)在同一水平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影灯的新型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座(1)、固定轴(7)、旋转件(2);所述导电座(1)为T型;导电座(1)的上部与旋转件(2)相连接;导电座(1)的下部左侧与下部右侧对称;导电座(1)下部的右侧竖直设置有固定轴(7);所述固定轴(7)、导电座(1)的下部均插置于旋转件(2)的内部;所述导电座(1)的下部右端设置有三号轴承(5);所述三号轴承(5)的下方设置有四号轴承(6);所述三号轴承(5)、四号轴承(6)均与固定轴(7)相连接;所述导电座(1)的下部在固定轴(7)围成的空间内旋转;所述导电座(1)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导电块(9)、第一导电块(8);所述第二导电块(9)、第一导电块(8)的右端均水平设置有压簧(12);所述压簧(12)的右端均设置有紧定螺钉(13);所述固定轴(7)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羌新明汪红志陆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