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文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47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至少包括:一光源;一反射件,围绕该光源,用以反射该光源发出的复数个光线;一控光件,藕接该反射件,用以防止眩光或做为直射光再利用;以及一调焦模块,藕接该反射件,用以调整光源的位置;其中该反射件的外层为一锥形,且该反射件的内层具有一曲面鳍片式结构,用以控制该复数个光线的反射路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除了可移动光源以变焦,搭配使用不同角度的同心圆鳍片以及不同长短、外扩或内缩的控光件,将可有效利用光源发出的光线并调配光线的反射路径,以达不同光束角的选用来满足各种环境的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属于照明

技术介绍
目前照明灯一直停留在传统技术,固定式配光无法调整光学反射路径,为求区域照明效果只能增加光源瓦数与灯具数量,反而造成照明区域以外的环境光害、整体环境视觉眩光与增加无效电力损失,而其光学设计停留在理论的点光源,与实际光源发光尺寸差异极大,加上现用铝反射罩缺少光学镜面有效反射,导致灯具内部无效光漫射与投射光线无法有效到达被照区域,除无端损耗光电能源,还增加环境温度与造成环境光害。是以,针对上述已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研发一系列可变焦反射光学与光源配置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装置,实为照明有效配光与光学仪器扩大功能等需求者所殷切企盼。有鉴于此,基于过去在照明光学领域所累积的研究技术与实务经验,经各种场地环境照明光学测试修正,终于研发出可变焦反射光学与光源匹配的照明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改进已知照明装置无法调配光线反射路径造成光源无法有效利用的缺失。本技术的照明装置可适用于各种环境,例如:球场、建筑、商业、工厂、道路、军警消防、工业及医疗等投光照明,以最佳反射光学设计,控制最大有效光到达所需的照明区域,并减少无效光造成环境光害与有效控制视觉眩光。由于眩光引起瞳孔缩小导致实际进光量减少,控制视觉眩光可让眼睛充分接收照明能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至少包括:一光源;一反射件,围绕该光源,用以反射该光源发出的复数个光线;一控光件,藕接该反射件,用以防止眩光或做为直射光再利用;以及一调焦模块,藕接该反射件,用以调整光源的位置;其中该反射件的外层为一锥形,且该反射件的内层具有一曲面鳍片式结构,用以控制该复数个光线的反射路径,其中该曲面鳍片式结构包含以特定角度倾斜的同心圆鳍片,且其中所述控光件延伸该反光件以集中或扩散该复数个光线。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曲面鳍片式结构包含以两种以上不同角度倾斜的同心圆鳍片。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曲面鳍片式结构包含以两种以上不同角度倾斜的同心圆鳍片,且该曲面鳍片式结构具有部分光滑曲面。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控光件的内侧设有消光材质,以利于消除该复数个光线的部分。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控光件具有部分缺口,以利于近端照明的使用。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光源为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发光二极体、卤素灯或萤光灯。在本技术中:所述的调焦模块具有一调焦滑杆与一调焦螺杆,用以控制该光源的移动。在本技术中:所述调焦模块的调焦范围为0至50mm。在本技术中:所述曲面鳍片式结构包含增加同心圆鳍片的密度,以提升投光灯有效照明范围的均匀度。在本技术中:所述控光件具有一迭层延伸结构,用以向外扩张或内缩以利于集中或扩散该复数个光线。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除了可移动光源以变焦,搭配使用不同角度的同心圆鳍片以及不同长短、外扩或内缩的控光件,将可有效利用光源发出的光线并调配光线的反射路径,以达不同光束角的选用来满足各种环境的照明需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反射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说明聚光与散光的配光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反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说明聚光与散光的配光图;图7是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说明侧边或对地的投光照明图;图8是本技术中调焦模块的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控光件外扩示意图;图10图9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控光件外扩另一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控光件内缩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立体示意图;图15本技术控光件内缩另一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光源;2、反射件;3、反射光线;4、直射光线;11、灯泡;12、反射件;13、光源;14、灯座;15、固定底板;16、调焦滑杆;17、调焦螺杆;18、调焦弹簧;19、灯座板;20、调焦孔;21、外壳;31、光源;32、反射件;33、控光件;34、直射光线(未经反射件反射);35、反射光线(经控光件反射);A、反射件的部分;B、反射件的部分;C、反射件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经由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内容,熟悉该领域中的技术者将领会可变焦的投光灯装置,并能轻易地瞭解本技术的功效与优点。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须了解本创作亦可在不具备这些细节的条件下实行。此外,文中不会对一些已熟知的结构或功能或是作细节描述,以避免各种实施例间不必要相关描述的混淆,以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将以最广义的合理方式解释,即使其与本创作某特定实施例的细节描述一起使用。本技术将以较佳实施例及观点加以叙述以解释本技术的结构,仅用来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因此,除说明书中的较佳实施例外,本技术亦可广泛实行于其他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照明装置及其各式实施例搭配使用各种反射件以及各式控光件,可适用于各种环境,例如:球场、建筑、商业、工厂、道路、军警消防、工业及医疗等照明,以最佳反射光学设计,控制最大有效光到达所需的照明区域,并减少无效光造成环境光害与有效控制视觉眩光。由于眩光引起瞳孔缩小导致实际进光量减少,控制视觉眩光可让眼睛充分接收照明能量。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至少包括:一光源、一反射件、一控光件以及一调焦模块。所述的反射件,围绕光源,用以反射光源发出的复数个光线;所述的控光件,藕接反射件,用以防止眩光或做为直射光再利用;所述的调焦模块,藕接反射件,用以调整光源前后位置;所述反射件的外层为一锥形且反射件的内层具有一曲面鳍片式结构,用以控制复数个光线的反射路径。在一实施例中,光源可为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系光源、发光二极体(LED)、卤素灯或萤光灯或其他光源,例如:冷极管(含霓虹)、黑灯管(泡)及无极感应灯。图8是根据本技术之一实施例说明调焦模块的结构图。在一实施例中,调焦模块具有一调焦滑杆16与一调焦螺杆17,用以控制光源13的移动。光源13包括灯泡11,灯座14用以承载光源13,而调焦弹簧18可定位及缓冲光源13的移动。在一实施例中,调焦孔20可使用工具转动以移动光源,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使用手动旋转螺杆以移动光源13。在一实施例中,调焦模块的调焦范围为0至50mm,如为大型反射件,其调焦范围会加大。光束在光度分佈曲线上以50%最大光度形成的夹角称为光束角。参阅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反射件的外层为锥形,反射件的内层为光滑曲面,且调焦模块的调焦范围为0至50mm,如为大型反射件,其调焦范围会加大。在此实施例中,移动光源可使投光灯聚焦(聚光)或发散(散光),而具有10至30度的可调光束角。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说明投光照明图(侧边投光或对地投光)。以下经由不同实施例的图7来说明设定反射件内层的结构以控制不同环境所使用的光束角。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光源;一反射件,围绕该光源,用以反射该光源发出的复数个光线;一控光件,耦接该反射件,用以防止眩光或做为直射光再利用;以及一调焦模块,耦接该反射件,用以调整光源的位置;其中该反射件的外层为一锥形,且该反射件的内层具有一曲面鳍片式结构,用以控制该复数个光线的反射路径,其中该曲面鳍片式结构包含以特定角度倾斜的同心圆鳍片,且其中所述控光件延伸该反光件以集中或扩散该复数个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光源;一反射件,围绕该光源,用以反射该光源发出的复数个光线;一控光件,耦接该反射件,用以防止眩光或做为直射光再利用;以及一调焦模块,耦接该反射件,用以调整光源的位置;其中该反射件的外层为一锥形,且该反射件的内层具有一曲面鳍片式结构,用以控制该复数个光线的反射路径,其中该曲面鳍片式结构包含以特定角度倾斜的同心圆鳍片,且其中所述控光件延伸该反光件以集中或扩散该复数个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鳍片式结构包含以两种以上不同角度倾斜的同心圆鳍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鳍片式结构包含以两种以上不同角度倾斜的同心圆鳍片,且该曲面鳍片式结构具有部分光滑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光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蔡文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