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34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安装于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上,洁净室气密性检修口包括固定框和安装于固定框的框区中的检修门,检修门与固定框之间相互铰接,以固定框的与检修门的周面接触的一面为固定框的内框面;以固定框的与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的开口面接触的一面为固定框的外框面,在固定框的外框面与洁净室的人工检修开口的开口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在固定框的内框面与检修门的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够避免外界灰尘等微小颗粒自检修口进入到洁净室的内部污染洁净室,保证洁净室内部具有较高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
本技术涉及洁净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
技术介绍
净化室-洁净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其具有不论外在之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室内均能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的特性。洁净室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的大气的洁净度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之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没有洁净室,污染敏感零件不可能批量生产。洁净室的发展与现代工业、尖端技术密切联系在一起。由于精密机械工业,如陀螺仪、微型轴承等加工工业,以及半导体工业,如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对环境的要求,促进了洁净室技术的发展。目前在精密机械、半导体、宇航、原子能等工业中应用洁净室已相当普遍。在对洁净室内部的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通过检修口进入洁净室的内部,由于洁净室内部需要保持较高的洁净度,因而,必须保证检修口处的气密性完好,从而避免外界灰尘等微小颗粒自检修口进入到洁净室的内部污染洁净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该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的技术为一种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安装于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上,所述洁净室气密性检修口包括固定框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框的框区中的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固定框之间相互铰接。以所述固定框的与所述检修门的周面接触的一面为所述固定框的内框面;以所述固定框的与所述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的开口面接触的一面为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在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与所述洁净室的人工检修开口的开口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在所述固定框的内框面与所述检修门的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另外,技术方案2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在技术方案1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中,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为固定于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上的固定式橡胶密封条。另外,技术方案3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在技术方案1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中,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为固定于所述固定框的内框面上的固定式橡胶密封条。另外,技术方案4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在技术方案1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中,所述检修门和所述固定框的各自的外轮廓分别形成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检修门的周面由门顶面、左侧面、门底面以及右侧面依次连接而成。另外,技术方案5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在技术方案4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中,所述检修门的左侧与所述固定框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门顶面上的第一升降式密封条、设置于所述右侧面上的第二升降式密封条、设置于所述门底面上的第三升降式密封条以及设置于所述左侧面上的固定式橡胶密封条。另外,技术方案6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在技术方案4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中,所述检修门的右侧与所述固定框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门顶面上的第一升降式密封条、设置于所述左侧面上的第二升降式密封条、设置于所述门底面上的第三升降式密封条以及设置于所述右侧面上的固定式橡胶密封条。另外,技术方案7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在技术方案1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中,以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面向所述洁净室的内部的一侧为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后侧;以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面向所述洁净室的外部的一侧为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前侧;在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的前侧上设置有能够搭接于所述人工检修用开口的前侧边部上的前搭接凸缘。另外,技术方案8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在技术方案7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中,在所述前搭接凸缘与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前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板。另外,技术方案9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在技术方案1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中,以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面向所述洁净室的内部的一侧为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后侧;以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面向所述洁净室的外部的一侧为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前侧;在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的后侧上设置有能够搭接于所述人工检修用开口的后侧边部上的后搭接凸缘。另外,技术方案10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在技术方案9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中,在所述后搭接凸缘与所述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后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在对洁净室内部的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通过检修口进入洁净室的内部,由于洁净室内部需要保持较高的洁净度,因而,必须保证检修口处的气密性完好,从而避免外界灰尘等微小颗粒自检修口进入到洁净室的内部污染洁净室。相对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安装于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上,洁净室气密性检修口包括固定框和安装于固定框的框区中的检修门,检修门与固定框之间相互铰接。以固定框的与检修门的周面接触的一面为固定框的内框面;以固定框的与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的开口面接触的一面为固定框的外框面,在固定框的外框面与洁净室的人工检修开口的开口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在固定框的内框面与检修门的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本技术提供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够避免外界灰尘等微小颗粒自检修口进入到洁净室的内部污染洁净室,保证洁净室内部具有较高的洁净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表示本技术提供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第一实施例的面向洁净室的外部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提供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第一实施例的面向洁净室的内部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提供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的安装有第二密封部件替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框;2-检修门;31-第一密封部件;32-第二密封部件;33-密封板;34-气囊;35-手压充气泵;36-充气管;37-充气管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安装于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上,所述洁净室气密性检修口包括固定框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框的框区中的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固定框之间相互铰接,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固定框的与所述检修门的周面接触的一面为所述固定框的内框面;以所述固定框的与所述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的开口面接触的一面为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在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与所述洁净室的人工检修开口的开口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在所述固定框的内框面与所述检修门的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安装于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上,所述洁净室气密性检修口包括固定框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框的框区中的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固定框之间相互铰接,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固定框的与所述检修门的周面接触的一面为所述固定框的内框面;以所述固定框的与所述洁净室的人工检修用开口的开口面接触的一面为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在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与所述洁净室的人工检修开口的开口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在所述固定框的内框面与所述检修门的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为固定于所述固定框的外框面上的固定式橡胶密封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为固定于所述固定框的内框面上的固定式橡胶密封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和所述固定框的各自的外轮廓分别形成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检修门的周面由门顶面、左侧面、门底面以及右侧面依次连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洁净室内气密性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的左侧与所述固定框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门顶面上的第一升降式密封条、设置于所述右侧面上的第二升降式密封条、设置于所述门底面上的第三升降式密封条以及设置于所述左侧面上的固定式橡胶密封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宜洪杨科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睿亿泰医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