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928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外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单元墙体相互扣合拼接组成,每个单元墙体通过挂件固定在基础结构的水平龙骨上;所述单元墙体包括内侧金属面板、保温夹层、冷凝板和外侧金属面板,单元墙体四周边沿通过对应配合的扣合部拼接连接;所述冷凝板上开设有透气孔,与外侧金属面板之间形成冷凝腔,与内侧金属面板之间填充有保温夹层;所述外侧金属面板的水平扣合接缝处设置有等压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便捷,可有效减少水汽或风驱雨水的进入,自动排出进入内部的水分,连接密封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外墙
,特别是涉及一种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由于施工效率高,工作量小,施工过程绿色环保,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预制外墙大多采用混凝土制成,在工厂的预制过程复杂,且厚度较厚,在设计越来越多元化的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钢结构外墙系统由于厚度较薄,饰面可装饰性强,在装配式建筑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钢结构外墙系统以金属面板作为围护结构,内部设置保温夹心结构。但是如果建筑室内的湿度较大时,如在食品、烟草、纺织、造纸等车间内,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水汽,造成室内湿度急剧增加。对于传统的钢结构外墙系统,空气中的湿气在气压和水蒸气分压力的作用下,通过钢板接缝或缺陷的部位扩散到夹心层内部,由于进入的湿气很难排出,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导致钢板内部的湿气凝结成水分并累积在夹层内部,进而引发变形、保温性能降低、钢结构腐蚀等问题。钢结构外墙系统中外侧钢板的接缝处,很容易发生渗漏,在实际中通常使用密封胶进行封闭,密封材料的使用年限一般较短,维护成本较高,而且更换难度较大。现有的钢结构外墙系统中大多采用有机材料将金属面和芯材进行复合或者使用发泡材料和金属面连接,在分离金属面和芯材时非常困难,材料无法有效的分类进行回收,再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了材料浪费,而且材料的报废处理,会产生大量碳化物质和有毒气体,加重了环境的负担。现有的预制钢结构外墙都是与预埋件连接,或通过连接件与基础结构固定连接,工序复杂,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可有效减少水汽或风驱雨水的进入,自动排出进入内部的水分,连接密封性能优异的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钢结构外墙密封性能差,空气中的湿气容易在内部夹心层聚集无法排出,进而引发变形、保温性能降低、钢结构腐蚀等问题;而且外侧钢板之间的接缝处密封性差,密封材料更换难度大,成本高;材料无法有效分类回收,不仅造成了材料浪费,而且加重了环境负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由单元墙体相互扣合拼接组成,每个单元墙体通过挂件固定在基础结构的水平龙骨上;所述单元墙体包括内侧金属面板、保温夹层、冷凝板和外侧金属面板,单元墙体四周边沿通过对应配合的扣合部拼接连接;所述冷凝板上开设有透气孔,与外侧金属面板之间形成冷凝腔,与内侧金属面板之间填充有保温夹层;所述外侧金属面板的水平扣合接缝处设置有等压空腔。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单元墙体四周边沿的扣合部由内侧金属面板和外侧金属面板弯折而成,水平扣合接缝内设置有水平封堵条,水平封堵条上方铺设有防水透气膜。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外侧金属面板的下边沿水平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圆弧段,第二圆弧段上、沿外侧金属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排水孔,第二圆弧段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密封A段,第二密封A段的边沿朝内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槽底,第二槽底的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槽壁;外侧金属面板的上边沿朝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斜坡段,斜坡段与相邻单元墙体的第二圆弧段之间留有气道,斜坡段的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腔立壁,腔立壁顶端倾斜向墙外方向延伸形成挡水弯曲,挡水弯曲、腔立壁与第二密封A段围合形成等压空腔,等压空腔通过气道与外界大气连通;挡水弯曲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密封B段,第二密封B段的边沿朝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凸顶,第二凸顶与第二槽底顶撑接触,第二凸顶的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凸壁,与相邻单元墙体的第二槽壁贴合设置。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槽底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斜坡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50°。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金属面板的下边沿水平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圆弧段,第一圆弧段的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密封A段,第一密封A段的边沿朝向外墙系统内部、倾斜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槽底,第一槽底的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槽壁;内侧金属面板的上边沿水平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卡接段,与相邻单元墙体的第一圆弧段配合接触,第一卡接段的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密封B段,与第一密封A段贴合设置,第一密封B段的边沿朝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凸顶,第一凸顶与第一槽底顶撑接触,第一凸顶的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凸壁,与相邻单元墙体的第一槽壁贴合设置。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金属面板的一侧边沿回弯形成第三圆弧段,并继续延伸形成与内侧金属面板平行的第三密封A段,第三密封A段边沿垂直弯折、朝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封端板,第一封端板边沿与外侧金属面板平滑过渡连接;内侧金属面板的另一侧边沿垂直弯折、朝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卡接段,第二卡接段与相邻单元墙体的第三圆弧段配合接触,第二卡接段的边沿垂直弯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第三密封B段,第三密封B段与相邻单元墙体的第三密封A段贴合设置,第三密封B段的边沿回弯形成第三凸顶,并继续延伸形成与第三密封B段平行的第三凸壁,第三凸壁的边沿垂直弯折、朝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封端板,第二封端板的边沿与外侧金属面板平滑过渡连接。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端板与第二封端板之间设置有竖向封堵条,竖向封堵条外侧还设置有防水压条,可拆卸固定在第一封端板与第二封端板之间。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挂件设置在内侧金属面板的上部,为C形,连接腰板竖直设置,通过螺栓与内侧金属面板固定,上腿板的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勾接段,下腿板的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勾接段,上腿板的宽度大于下腿板设置。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龙骨通长设置,为C形,连接腰板竖直设置,通过螺栓与基础结构固定,上腿板的边沿设有向上的台阶部,与挂件的第一勾接段卡固,台阶部与挂件的上腿板通过螺钉固定;水平龙骨下腿板的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回勾部,与挂件的第二勾接段配合卡固。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采用单元墙体扣合拼接组成,扣合部由内侧金属面板和外侧金属面板弯折形成,相互配合扣接,扣合部位无需其他连接固定方式,施工便捷高效,单元墙板安拆方便,可以重复利用;在拼接缝处均设置了具有保温效果的封堵条,现场拼接后被压紧,不仅起到了保温的作用,而且避免了保温夹层内部由于压缩或施工误差产生的连续小空腔或间隙。本技术在外墙系统内部设置了冷凝板,与外侧金属面板之间形成冷凝腔,使得内部的水分可以穿过冷凝板在冷凝腔内冷凝汇集,并通过底端设置的排水孔排出外墙系统,避免冷凝水长期在墙内聚集,导致保温隔热失效、耐久性降低,提高了外墙系统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外侧金属面板在水平扣合接缝处通过弯折形成了等压空腔,可有效缓冲外界风驱雨水的影响,有效减少空气流动携带的水分;同时阻止带有动能的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单元墙体相互扣合拼接组成,每个单元墙体通过挂件(8)固定在基础结构的水平龙骨(9)上;所述单元墙体包括内侧金属面板(1)、保温夹层(2)、冷凝板(3)和外侧金属面板(4),单元墙体四周边沿通过对应配合的扣合部拼接连接;所述冷凝板(3)上开设有透气孔(31),与外侧金属面板(4)之间形成冷凝腔,与内侧金属面板(1)之间填充有保温夹层(2);所述外侧金属面板(4)的水平扣合接缝处设置有等压空腔(63)。

【技术特征摘要】
1.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单元墙体相互扣合拼接组成,每个单元墙体通过挂件(8)固定在基础结构的水平龙骨(9)上;所述单元墙体包括内侧金属面板(1)、保温夹层(2)、冷凝板(3)和外侧金属面板(4),单元墙体四周边沿通过对应配合的扣合部拼接连接;所述冷凝板(3)上开设有透气孔(31),与外侧金属面板(4)之间形成冷凝腔,与内侧金属面板(1)之间填充有保温夹层(2);所述外侧金属面板(4)的水平扣合接缝处设置有等压空腔(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墙体四周边沿的扣合部由内侧金属面板(1)和外侧金属面板(4)弯折而成,水平扣合接缝内设置有水平封堵条(72),水平封堵条(72)上方铺设有防水透气膜(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金属面板(4)的下边沿水平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圆弧段(41),第二圆弧段(41)上、沿外侧金属面板(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排水孔(61),第二圆弧段(41)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密封A段(42),第二密封A段(42)的边沿朝内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槽底(43),第二槽底(43)的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槽壁(44);外侧金属面板(4)的上边沿朝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斜坡段(451),斜坡段(451)与相邻单元墙体的第二圆弧段(41)之间留有气道(62),斜坡段(451)的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腔立壁(452),腔立壁(452)顶端倾斜向墙外方向延伸形成挡水弯曲(453),挡水弯曲(453)、腔立壁(452)与第二密封A段(42)围合形成等压空腔(63),等压空腔(63)通过气道(62)与外界大气连通;挡水弯曲(453)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密封B段(46),第二密封B段(46)的边沿朝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凸顶(47),第二凸顶(47)与第二槽底(43)顶撑接触,第二凸顶(47)的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凸壁(48),与相邻单元墙体的第二槽壁(44)贴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底(4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斜坡段(45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预制自排水钢结构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金属面板(1)的下边沿水平向外墙系统内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圆弧段(11),第一圆弧段(11)的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密封A段(12),第一密封A段(12)的边沿朝向外墙系统内部、倾斜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槽底(13),第一槽底(13)的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