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导流井盖
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导流井盖。
技术介绍
在沿海城市或者城市的低洼地带,发生大降雨时就极易积水,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雨水井盖为保证行人的安全均是将井盖设计成只有极小的几个排水孔,大降雨时不能及时将雨水进行导流造成行人出行不便的问题;同时为尽快将积压的雨水导入下水道,环卫工人会将排水井井盖取开使积压的雨水快速导入排水系统,但是井盖与排水井分离之后,设置的警示装置在大雨中不易被发现,不能引起过路行人的注意,还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不能保证行人的出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导流井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井盖不能快速导流导致导致行人出行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导流井盖,包括井盖,所述井盖包括下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包括顶板及壳体开口端向内弯折的圆环状挡板,在壳体内设有与挡板转动连接的活动板,其中顶板上开有多个第一漏水通槽,多个第一漏水通槽一端均朝顶板中心环向均布设置,活动板上开有与第一漏水通槽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二漏水通槽,活动板通过水浮力驱动组件驱动转动使多个第一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导流井盖,包括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包括下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包括顶板(1)及壳体开口端向内弯折的圆环状挡板(6),在壳体内设有与挡板(6)转动连接的活动板(12),其中顶板(1)上开有多个第一漏水通槽(2),多个第一漏水通槽(2)一端均朝顶板(1)中心环向均布设置,活动板(12)上开有与第一漏水通槽(2)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二漏水通槽(15),活动板(12)通过水浮力驱动组件驱动转动使多个第一漏水通槽(2)与对应的多个第二漏水通槽(15)重合或错位;所述水浮力驱动组件包括限位组件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浮力板(4)、驱动杆(9)及连接块(10),浮力板(4)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导流井盖,包括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包括下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包括顶板(1)及壳体开口端向内弯折的圆环状挡板(6),在壳体内设有与挡板(6)转动连接的活动板(12),其中顶板(1)上开有多个第一漏水通槽(2),多个第一漏水通槽(2)一端均朝顶板(1)中心环向均布设置,活动板(12)上开有与第一漏水通槽(2)数量相同的多个第二漏水通槽(15),活动板(12)通过水浮力驱动组件驱动转动使多个第一漏水通槽(2)与对应的多个第二漏水通槽(15)重合或错位;所述水浮力驱动组件包括限位组件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浮力板(4)、驱动杆(9)及连接块(10),浮力板(4)活动安装在顶板(1)表面中心位置开设的固定槽(14)内,驱动杆(9)一端贯穿活动板(12)与顶板(1)与浮力板(4)固定,驱动杆(9)另一端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块(10)通过曲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波,付海燕,杨志波,姜淮,张文,肖明,聂莹莹,姜源,姜涛,张艳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鹏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