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封组件和排水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27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封组件和排水地漏,包括储水盒、集水槽和排水管,储水盒与集水槽连通,储水盒与排水管连通,储水盒内设有水封组件;水封组件,包括底盒和位于底盒内的进水管,底盒包括底板和周侧壁,周侧壁和进水管之间形成环形水封槽,环形水封槽上置放有在水压的作用下可上浮的环形盖板;在无水压时,环形盖板盖在环形水封槽上使环形水封槽与外部隔离;有效减缓环形水封槽内的水分蒸发使水封效果更持久,且该环形盖板盖住环形水封槽后能够防止细菌、微生物或小虫通过环形水封槽进入室内,保证室内整洁且能够有效阻挡臭气;当用户在用水时,水封组件内产生水压,在水压的作用下环形盖板容易被顶开,水流从底盒内流出完成排水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封组件和排水地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中用于排水的地漏,尤其涉及一种地漏中的用于防臭的水封组件和排水地漏。
技术介绍
目前,房屋建筑中通常要安装地漏来排水,根据排水方向不同来区分,可分为下排水的地漏和横向排水地漏。下排水的地漏安装于房屋的楼板里,其出水管需穿过楼板。随着商品房住宅的发展,这种地漏的安装会给下层住户带来一定的不便。而横向排水地漏,由于出水管是横向设置的,不用穿过楼板,因此横向排水地漏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排水地漏主要依靠水封组件内的水阻挡下水管中的臭气跑上来。但是当水封组件内的水被因蒸发而干枯后,下水管内的臭气会通过地漏跑到室内。授权公告日为2017.3.22、授权公告号为105275079B的一种横向排水地漏,公开了排水主体和防臭盒,防臭盒包括固定周侧壁与底部之间的环形出水口,活动周侧壁套在固定周侧壁外围并可在顶部与底部之间上下活动,当排水时,在水流作用下,活动周侧壁上浮,水流从环形出水口流出,当未排水时,活动周侧壁利用自重落在底部上并将环形出水口封堵住,其主要目的还是利用活动周侧壁可挡住下水管中的臭气从环形出水口进入至室内。上述横向排水地漏还存在如下问题:1、在活动周侧壁利用自重落在底部上时,活动周侧壁的下端与防臭盒的底部上表面之间很难完全密封,活动周侧壁内的水依然会从活动周侧壁的下端与底部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渗漏出去,因此防臭盒内很难积存水液以形成水封。2、下水管内的臭气依然会从活动周侧壁的下端与底部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活动周侧壁和固定周侧壁之间的间隙中进入至室内,臭气问题还是难以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延长水封时间且更环保的水封组件,进一步地提供安装有上述水封组件的排水地漏。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水封组件,包括底盒和位于底盒内的进水管,所述的底盒包括底板和周侧壁,所述的周侧壁和进水管之间形成环形水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水封槽上置放有在水压的作用下可上浮的环形盖板;所述的环形盖板盖在所述的环形水封槽上以使所述的环形水封槽与外部隔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周侧壁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的进水管的下端面,所述的进水管的下端面与所述的底板之间留有间距以形成水流通道,所述的水流通道与所述的环形水封槽连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进水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筋,所述的环形筋的水平高度与周侧壁的上端面持平以形成搁置面,所述的环形盖板的环内端搁置在所述的环形筋上,所述的环形盖板的环外端搁置在所述的周侧壁的上端面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进水管同轴位于所述的底盒中间,所述的周侧壁的内壁与进水管的外壁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环形盖板的中心孔套设在所述的水封管上,所述的环形盖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进水管的上端部向外延伸以形成环形限位部,环形盖板在水压作用下可上浮至环形限位部的下侧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环形限位部上一体注塑成型有一横跨在进水管的上开口中间的用于方便提拿的竖向薄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环形限位部的上侧面略微向内倾斜,所述的环形限位部的周侧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内置放有水封密封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环形限位部上设置有过滤网。排水地漏,包括储水盒、集水槽和排水管,储水盒与集水槽连通,储水盒与排水管连通,储水盒内设有所述的水封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水封组件的环形水封槽上设置有环形盖板,在无水压的情况下,环形盖板盖合在环形水封槽上从而能够使环形水封槽与外部隔离,有效减缓环形水封槽的内部水分蒸发使得水封效果更为持久,并且该环形盖板盖住环形水封槽后能够防止细菌、微生物通过环形水封槽进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的整洁且能够有效阻挡臭气;当用户在用水时,水封组件内产生水压,在水压的作用下环形盖板能够容易被顶开,环形水封槽内的水流从底盒内流出直至液面与周侧壁的上端面持平,待水压消失后环形盖板又重新回落盖在环形水封槽上。附图说明图1为排水地漏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水封组件的侧视图;图3为水封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环形盖板盖合时水封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环形盖板上浮时水封组件的剖视图;图6为水封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图7为排水地漏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排水地漏的侧视图;图9为排水地漏的水流走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7所示,排水地漏1,包括储水盒11、集水槽12和排水管13,储水盒11与集水槽12连通,储水盒11与排水管13连通,储水盒11内设有水封组件2。优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该储水盒11和集水槽12之间的连接处套设有连接密封圈14,从而加强储水盒11和集水槽12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储水盒11内的水分蒸发从两者的连接处渗入室内;且排水地漏1上的储水盒11可旋转地与集水槽12连接,排水管13安装时可以根据安装需要旋转到任意方向上。如图2至图3所示,水封组件2,包括底盒3和位于底盒3内的进水管21,底盒3包括底板31和周侧壁32,周侧壁31和进水管21之间形成环形水封槽22,环形水封槽22上置放有在水压的作用下可上浮的环形盖板23;环形盖板23盖在环形水封槽22上以使环形水封槽22与外部隔离。当没有水压作用时,环形盖板23盖合在环形水封槽22上,能够有效减缓环形水封槽22内的水蒸发,延长水封时效;并且该环形盖板23较为严密地盖合住环形水封槽22,能够防止细菌、微生物通过环形水封槽22的槽口进入到室内,从而保证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提高本水封组件2的环保性能。周侧壁31的上端面高于进水管21的下端面,进水管21的下端面与底板31之间留有间距以形成水流通道24,水流通道24与环形水封槽22连通。如图4和图8所示,水流充满了环形水封槽22和与其连通的水流通道24,图8中环形水封槽22内的横向条纹填充处代表水体,环形盖板23盖合在环形水封槽22上,此时环形水封槽22内的液面与周侧壁31的上端面持。如图5和图9所示,当用户在用水时环形水封槽22内产生水压,在水压的作用下环形盖板23被向上顶起,水流从环形水封槽22的槽口流出,依次流过储水盒11和与储水盒11连通的排水管12从而流入下水道完成排水,图9中箭头所示即为水流流动方向。如图2、图3如图6所示,进水管2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筋25,环形筋25的水平高度与周侧壁31的上端面持平以形成搁置面,环形盖板23的中心孔231套设在进水管21上,环形盖板23的环内端搁置在环形筋25上,环形盖板23的环外端搁置在周侧壁31的上端面上。环形盖板23搁置在上述结构形成的搁置面上,能够较为贴合紧密地盖合住环形水封槽22,同时环形盖板23能够在水压作用下上浮使水流排出。中心孔231的直径略微大于进水管21的外径,使环形盖板23能够套设在进水管21外且能够上下滑动。如图6所示,进水管21同轴位于底盒3中间,周侧壁32的内壁与进水管21的外壁之间通过连接筋26连接。进水管21通过连接筋26与底盒3固定连接,该连接筋26可为狭长状,不会影响水流从环形水封槽22内向外流出。环形盖板23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该金属材料可以是铁、铝等。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环形盖板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封组件,包括底盒和位于底盒内的进水管,所述的底盒包括底板和周侧壁,所述的周侧壁和进水管之间形成环形水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水封槽上置放有在水压的作用下可上浮的环形盖板;所述的环形盖板盖在所述的环形水封槽上以使所述的环形水封槽与外部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封组件,包括底盒和位于底盒内的进水管,所述的底盒包括底板和周侧壁,所述的周侧壁和进水管之间形成环形水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水封槽上置放有在水压的作用下可上浮的环形盖板;所述的环形盖板盖在所述的环形水封槽上以使所述的环形水封槽与外部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侧壁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的进水管的下端面,所述的进水管的下端面与所述的底板之间留有间距以形成水流通道,所述的水流通道与所述的环形水封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筋,所述的环形筋的水平高度与周侧壁的上端面持平以形成搁置面,所述的环形盖板的环内端搁置在所述的环形筋上,所述的环形盖板的环外端搁置在所述的周侧壁的上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同轴位于所述的底盒中间,所述的周侧壁的内壁与进水管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赐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新区海子卫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