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23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包括总管和支管,总管包括嵌套在一起的外管和内管,内外管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无机导热介质层,且无机导热介质层的两端密封,支管与外管垂直连接,且总管内外管间的空腔与支管内腔连通,形成封闭的内腔。应用时,总管内管两端分别与水平集管连接,且水平集管与路面加热管组总管的内管相联通,水平集管汇集的热量传递至加热管组总管内管,并将总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填充的无机导热介质加热,热量传递至路面加热管组的支管,支管通过无机导热介质将热量传递至道面,实现道面的融雪融冰,防止地面温度较低而冻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加热技术,尤其是一种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场跑道、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大面积露天设施的使用中,冰雪天气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轻则延误交通通行,重则会导致安全事故。因此,上述设施在冰雪天气使用时应该需要进行融雪解冻操作,传统的方式为撒融雪融冰剂,但是撒融雪融冰剂成本较高,对地面造成腐蚀,同时还会污染环境。现有融雪融冰设备中的路面加热装置基本都是采用供热管和热交换管直接插接在一起,通过循环液直接传递热量,这种方式传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该装置构造简单,传热效果好,可快速进行道面加热、进行融雪和化冰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包括总管和支管,总管包括嵌套在一起的外管和内管,内外管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无机导热介质层,且无机导热介质层的两端密封,支管与外管垂直连接,且总管内外管间的空腔与支管内腔连通,形成封闭的内腔。所述内管长度大于外管长度,内管的两端均延伸出外管之外。所述支管内壁涂有厚度为8~12μm的无机导热介质层。所述支管以与水平面呈仰角1~2°的状态铺设在道面混凝土层内,最高点距地面为80~100mm。所述支管采用钢筋支架固定,钢筋支架直接插入混凝土垫层固定。所述支管外表面设置有环氧沥青和玻璃丝布缠绕的防腐层,采用“三油两布”式的施工工艺。本技术中无机导热介质层中的无机导热介质与中国专利CN1238721A采用的技术方案相同,而且该无机导热介质在市场中有销售,属于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应用时,总管内管两端分别与水平集管连接,且水平集管与路面加热管组总管的内管相联通,水平集管汇集的热量传递至加热管组总管内管,并将总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填充的无机导热介质加热,热量传递至路面加热管组的支管,支管通过无机导热介质将热量传递至道面,实现道面的融雪融冰,防止地面温度较低而冻结。本技术在道面下的加热管组内的传热介质为无机导热介质,介质受热激发后沿腔壁将受热端热能向冷端传递。加热管组表面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热阻几乎为零,传热速度快,换热效率高。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应用领域广,可在桥面施工,解决桥面融雪融冰难题;2.避免道面下走流体,不会因管道损坏而引起道面的破坏;3.可持续对道面进行加热,不会出现二次积雪结冰现象;4.绿色环保节能,符合国家政策,不破坏道面结构,不造成环境污染;5.一次安装成型,无需更换,使用寿命长,节约了后期维护和更换的成本;6.不需在跑道、路面下钻孔,不破坏地基强度,方便后期系统的维护。7.道路或机场跑道全时使用,不会因为积雪、冰的存在而停用,提高了使用效率,也增加了经济效益。8.在道面施工前完成道面加热管组的铺设,不占用道面施工的工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总管,2.支管,3.路面混凝土层,4.无机导热介质层,5.循环液,6.外管,7.内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2所示,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包括总管1和支管2,总管1安装于路面外侧且与路面长度方向平行,总管1包括嵌套在一起的外管6和内管7,外管6采用DN65~DN150无缝钢管。加热总管1单根长度为2~3m,可多根串联。内、外管7、6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无机导热介质层4,且无机导热介质层4的两端密封,支管2与外管6连接,且总管1的内、外管7、6间的空腔与支管2内腔连通,形成封闭的内腔,无机导热介质不会泄漏。支管2内壁涂有厚度为8~12μm的无机导热介质层。支管2以与水平面呈仰角1~2°的状态铺设在道面混凝土层内,最高点距地面为80~100mm。支管2采用钢筋支架固定,钢筋支架直接插入混凝土垫层固定。支管2外表面设置有环氧沥青和玻璃丝布缠绕的防腐层,采用“三油两布”式的施工工艺。使用时,总管1的内管7两端分别与水平集管连接,且水平集管与总管1的内管7相联通,内管7与水平集管通过钢塑法兰连接,流经液体为循环液5,内管7采用DN32~DN80无缝钢管;水平集管汇集的热量传递至总管1的内管7内,并将总管1的内管7和外管6之间填充的无机导热介质加热,热量传递至支管2,支管2将热量传递至道面,实现道面的融雪融冰。本技术中无机导热介质层中的无机导热介质与中国专利CN1238721A采用的技术方案相同,而且该无机导热介质在市场中有销售,属于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在道面下的加热管组内的传热介质为无机导热介质,介质受热激发后沿腔壁将受热端热能向冷端传递。加热管组表面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热阻几乎为零,传热速度快,换热效率高。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总管和支管,总管包括嵌套在一起的外管和内管,内外管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无机导热介质层,且无机导热介质层的两端密封,支管与外管垂直连接,且总管内外管间的空腔与支管内腔连通,形成封闭的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总管和支管,总管包括嵌套在一起的外管和内管,内外管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无机导热介质层,且无机导热介质层的两端密封,支管与外管垂直连接,且总管内外管间的空腔与支管内腔连通,形成封闭的内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管长度大于外管长度,内管的两端均延伸出外管之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雪融冰设备用路面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管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