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23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纸,包括:透明保护膜层、由浸胶处理后干燥的纸制成的基材层、横向碳纤维层、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主体层、纵向碳纤维层、粘结层和隔离层;透明保护膜层、基材层、横向碳纤维层、主体层、纵向碳纤维层、粘结层和隔离层依次层叠布置;基材层的表面附着有凸出于基材层的装饰凸起;透明保护膜层覆盖装饰凸起;主体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墙纸的厚度的50%且小于等于墙纸的厚度的60%;基材层的厚度大于等于主体层的10%且小于等于主体层的厚度的4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墙纸能够反复多次粘贴,不易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纸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纸。
技术介绍
墙纸是指以纸或布等材料为基材,添加聚氯乙烯塑料或其他纤维材料等,经过压延或涂布、印刷、压花或发泡而制成的一种应用于室内墙体装饰的装饰材料。一般采用将浆糊或胶粘剂涂抹于墙之上之后附着于室内墙体的湿式粘贴方式粘贴墙纸。但是这种粘贴方式需要在墙纸背面和墙体表面均涂上一层胶水进行站粘贴合,施工过程复杂,且站粘效果较差。如果在粘贴墙纸过程中出现失误,墙面上的墙纸会出现褶皱,影响美观,甚至需要撕下墙纸重新粘贴。而被撕下的墙纸大多被毁坏,无法重新利用,造成材料的浪费。并且在撕下墙纸时,墙面上会留下残胶或残留墙纸,甚至将胶水站粘住的墙面的部分物质一同撕下,对墙面造成损坏。在这种情况下重新粘贴墙纸需要对墙面重新处理,浪费工作人员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并便于粘贴的墙纸。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墙纸,包括:透明保护膜层、由浸胶处理后干燥的纸制成的基材层、横向碳纤维层、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主体层、纵向碳纤维层、粘结层和隔离层;透明保护膜层、基材层、横向碳纤维层、主体层、纵向碳纤维层、粘结层和隔离层依次层叠布置;基材层的表面附着有凸出于基材层的装饰凸起;透明保护膜层覆盖装饰凸起;主体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墙纸的厚度的50%且小于等于墙纸的厚度的60%;基材层的厚度大于等于主体层的10%且小于等于主体层的厚度的40%。进一步地,横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丝沿横向延伸。进一步地,纵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丝沿纵向延伸。进一步地,横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丝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纵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丝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地,纵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丝的数目小于横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丝的数目。进一步地,透明保护膜层的厚度大于0.05mm且小于等于0.2mm。进一步地,隔离层为离型纸。进一步地,粘结层的厚度为20~50μm。进一步地,主体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进一步地,主体层的材质为聚乙烯。本技术的有益之处:纵向碳纤维层和横向碳纤维层分别位于主体层的两侧。主体层包含有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等材质,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能够有效避免纵向碳纤维层和横向碳纤维层脱离。纵向碳纤维层和横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丝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提高了墙纸纵向抗褶皱能够和横向抗褶皱能力,保证了墙纸在粘贴或揭下的过程中不会因受到外力拉扯而发生变形或者损坏。纵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数目小于横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的数目使得墙纸的纵向方向上的硬度比横向方向上的硬度低,便于墙纸在纵向方向上进行卷绕。并且在收卷墙纸的时候能够有效防止墙纸在横向方向上发生变形或褶皱。墙纸的粘结层厚度范围适中保证了粘结层具有较强的粘度以能够将墙纸牢固粘贴于墙面上。在揭下墙纸时,墙面不易残留粘结层的部分胶质。由于主体层没有直接接触基材层,横向碳纤维层分隔主体层和基材层。有可能存在主体层和基材层分离的问题。主体层的厚度和基材层的厚度的选择使得用户在从墙上揭下壁纸进行二次粘贴时,有效防止用户误操作造成翘起基材层的问题,损坏壁纸的问题。主体层的厚度和基材层的厚度的选择使得用户在墙上揭下壁纸进行二次粘贴时,粘结层优先与墙体分离。基材层浸胶处理后有助于防止主体层和基材层分离的问题。基材层采用浸胶处理后干燥的纸制成也有助于辅助有助于装饰凸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墙纸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墙纸的平面图。墙纸10,透明保护膜层11,基材层12,横向碳纤维层13,主体层14,纵向碳纤维层15,粘结层16,隔离层17,装饰凸起1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一种墙纸10,包括:透明保护膜层11、由浸胶处理后干燥的纸制成的基材层12、横向碳纤维层13、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主体层14、纵向碳纤维层15、粘结层16和隔离层17;透明保护膜层11、基材层12、横向碳纤维层13、主体层14、纵向碳纤维层15、粘结层16和隔离层17依次层叠布置;基材层12的表面附着有凸出于基材层12的装饰凸起18;透明保护膜层11覆盖装饰凸起18;主体层14的厚度大于等于墙纸10的厚度的50%且小于等于墙纸10的厚度的60%;基材层12的厚度大于等于主体层14的10%且小于等于主体层14的厚度的40%。具体而言,主体层14位于横向碳纤维层13和纵向碳纤维层15之间保证了墙纸10的湿抗拉强度,从而使得墙纸10在从墙面上揭下时不易被撕坏。在装饰凸起18表面附着透明保护膜层11以对装饰凸起18进行防护,防止装饰凸起18磨损。装饰凸起18采用塑胶材料制成。采用喷涂后压制的方式附着到基材层12上。主体层14的厚度大于等于墙纸10的厚度的50%且小于等于墙纸10的厚度的60%保证了墙纸10的整体厚度适中,同时也提高了墙纸10的湿抗拉强度。主体层14制作材料可选用韧性较好的树脂。基材层12的浸胶和干燥处理是指选取一种与主体层14相同或相近的材料,例如树脂或树脂的衍生物质,将其溶于溶剂,调节粘度,然后将基材层12的基材水平浸入溶剂中几秒后取出,晾几分钟后放入鼓风烘箱烘烤至不粘手即可。通过浸胶和干燥处理后的基材层12强化了其与透明保护层和横向碳纤维层13的站粘度从而使得墙纸10在撕下时不易出现分层的情况,防止壁纸10损坏,保证了墙纸10的平整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横向碳纤维层13和纵向碳纤维层15的纤维层材料也可以选用化纤丝材料。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横向碳纤维层13的碳纤维丝沿横向延伸。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纵向碳纤维层15的碳纤维丝沿纵向延伸。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横向碳纤维层13的碳纤维丝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纵向碳纤维层15的碳纤维丝的延伸方向。具体而言,横向碳纤维层13和纵向碳纤维层15的碳纤维丝的延伸方向垂直使得墙纸10在撕下时,其主体层14不易被撕裂且不易变形。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纵向碳纤维层15的碳纤维的数目小于横向碳纤维层13的碳纤维的数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透明保护膜层11的厚度大于0.05mm且小于等于0.2mm。具体而言,透明保护膜层11为透明的防水抗刮涂层,例如树脂涂层或者聚氨酯涂层。透明保护膜层11的厚度范围设定为大于0.05mm且小于等于0.2mm,能够在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因透明保护膜层11过厚而影响装饰凸起18的美观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隔离层17为离型纸。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粘结层16的厚度为20~50μm。具体而言,粘结层16的厚度范围为20~50μm保证了粘结层16具有足够的粘接力使墙纸10被牢固的粘贴在墙面上。同时,在撕下墙纸时这个厚度范围的粘结层16不会因为粘结材料太厚而导致部分残留在墙面上。粘结层16可选用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或水性聚氨酯压敏胶涂覆而成,对人体健康无害且不污染环境。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主体层14的材质为聚氯乙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主体层14的材质为聚乙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主体层14的材质也可以为硅藻泥、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等其中的一种材质。主体层14还可以采用纸张浸泡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再烘干后制成。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墙纸10厚度设定为2mm,主体层14的厚度为1mm,基材层12的厚度为0.1mm,透明保护膜层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纸,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保护膜层、由浸胶处理后干燥的纸制成的基材层、横向碳纤维层、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主体层、纵向碳纤维层、粘结层和隔离层;所述透明保护膜层、所述基材层、所述横向碳纤维层、所述主体层、所述纵向碳纤维层、所述粘结层和隔离层依次层叠布置;所述基材层的表面附着有凸出于所述基材层的装饰凸起;所述透明保护膜层覆盖所述装饰凸起;所述主体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墙纸的厚度的50%且小于等于所述墙纸的厚度的60%;所述基材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主体层的10%且小于等于所述主体层的厚度的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纸,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保护膜层、由浸胶处理后干燥的纸制成的基材层、横向碳纤维层、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主体层、纵向碳纤维层、粘结层和隔离层;所述透明保护膜层、所述基材层、所述横向碳纤维层、所述主体层、所述纵向碳纤维层、所述粘结层和隔离层依次层叠布置;所述基材层的表面附着有凸出于所述基材层的装饰凸起;所述透明保护膜层覆盖所述装饰凸起;所述主体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墙纸的厚度的50%且小于等于所述墙纸的厚度的60%;所述基材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主体层的10%且小于等于所述主体层的厚度的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碳纤维层的碳纤维丝沿横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爱博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