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氮气防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554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矿用氮气防灭火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上端固定设有减震箱,所述减震箱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伸入减震箱内,且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上端通过多个缓冲橡胶圈与减震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下端通过多个减震机构与减震箱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液氮罐,所述液氮罐的下端与减震箱的顶部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较好的避免了万向滚轮的移动性影响装置的稳固放置,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功能,较好的避免了由于路面的颠簸震动对液氮罐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氮气防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用防灭火
,尤其涉及矿用氮气防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自燃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开采。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深,伴随出现地压大、地温高等特点,使煤层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增加,矿井火灾呈现上升的趋势,一些鉴定为没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煤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自燃灾害。由于此类煤矿尚未布置灭火系统,一旦发生火灾,没有充足的时间布置大型的防灭火系统,防灭火工作将陷入被动,矿井及人员安全面临重大威胁,严重时会造成工作面的封闭,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阶段常用的常规防灭火技术主要有黄泥砂灌浆、凝胶、阻化剂、泡沫等,上述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泥沙或者水,渗透性不好,不易分散到煤体内,覆盖面积小,并且还会恶化井下工作环境,影响煤质,腐蚀井下设备,氮气灭火既能迅速扑灭几万米的大型火区,又能抑制火区内可燃气体爆炸,提高灭火过程中的安全性,现有技术采用氮气防灭火时需要将液氮罐运输至待防灭火的区域,在运输中由于矿井区域的路面颠簸,容易对液氮罐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出现泄漏爆炸的危害,且运输装置的下端设有的滚轮的移动性会影响液氮在输送时的稳固放置,特别是在有坡度的地面,使装置放置的不稳固,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矿用氮气防灭火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端固定设有减震箱(2),所述减震箱(2)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下端伸入减震箱(2)内,且固定连接有缓冲板(4),所述缓冲板(4)的上端通过多个缓冲橡胶圈(5)与减震箱(2)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4)的下端通过多个减震机构与减震箱(2)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两根与缓冲板(4)下端铰接,且呈八字形分布的减震杆(6),两根所述减震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复位弹簧(7),所述减震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滑块(8),所述减震箱(2)的底部内壁开设有与减震...

【技术特征摘要】
1.矿用氮气防灭火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端固定设有减震箱(2),所述减震箱(2)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下端伸入减震箱(2)内,且固定连接有缓冲板(4),所述缓冲板(4)的上端通过多个缓冲橡胶圈(5)与减震箱(2)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4)的下端通过多个减震机构与减震箱(2)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两根与缓冲板(4)下端铰接,且呈八字形分布的减震杆(6),两根所述减震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复位弹簧(7),所述减震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滑块(8),所述减震箱(2)的底部内壁开设有与减震滑块(8)相匹配的减震滑槽(9),所述连接块(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液氮罐(10),所述液氮罐(10)的下端与减震箱(2)的顶部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11),所述减震箱(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设于液氮罐(10)外且与液氮罐(10)滑动连接的防护壳(12),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端固定设有低温液体泵(13),所述低温液体泵(13)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液氮罐(10)连通,所述低温液体泵(13)的出液口连通有输液管,所述移动底座(1)为中空结构,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移动底座(1)的顶部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民韩铁岭赵连宽
申请(专利权)人:欧科能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