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德芳专利>正文

一种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54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包括输液管和注射装置,注射装置连接调节器,通过拉伸连接杆提升底部气囊位置产生负压,提高穿刺回血速度,调节器靠近针头,方便医护人员兼顾调节器和针头,提高工作效率,连接杆与多个卡扣连接,方便医护人员控制负压的强弱,实现负压回血和正常输液的双调节;成人可以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自行控制负压,外壁夹层设有彩色图案,转移幼儿注意力;调节器经灭菌消毒后可以循环使用;加药装置方便医护人员在输液过程中添加别的药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提高使用率,节约成本,结构巧妙,适合在医院各科室尤其是儿科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
技术介绍
输液管的调节器具有控制和调节输液滴速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穿刺的过程中,由于输液静压和重力的作用,加上部分患者血管较细,致使回血不畅倒刺穿刺失败,影响患者的情绪,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中国专利CN201220024Y公开了一种负压式输液器,在输液管上串联两个调节器,每个调节器内设有可沿调节器内壁滑动的滑轮,通过滑动滑轮加快了患者的穿刺回血速度;由于输液管大多属于一次性产品,该专利增加了整个输液器的成本,且调节器离针头较远,医护人员需要兼顾针头的负压调节器,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容易因为延迟操作调节器导致患者在负压作用下出血过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用于解决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使用率和节约成本的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包括输液管和注射装置,所述输液管包括莫非氏管和流量器,所述注射装置包括主管、支管和针头,所述支管与输液管活动连接,所述主管的下端与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包括输液管和注射装置,所述输液管包括莫非氏管和流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包括主管、支管和针头,所述支管与输液管活动连接,所述主管的下端与针头活动连接,所述主管的上端与调节器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器包括气囊、限制盖和连接杆,所述限制盖包括外壁和顶盖,所述顶盖设有通孔和孔盖,所述孔盖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顶盖与外壁转动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上限位块和上凹槽,所述外壁设有下限位块和下凹槽,所述下凹槽的数量是2,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通过连接扣连接,所述气囊的边缘与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底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有凸块,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与多个卡扣转动连接;所述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包括输液管和注射装置,所述输液管包括莫非氏管和流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包括主管、支管和针头,所述支管与输液管活动连接,所述主管的下端与针头活动连接,所述主管的上端与调节器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器包括气囊、限制盖和连接杆,所述限制盖包括外壁和顶盖,所述顶盖设有通孔和孔盖,所述孔盖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顶盖与外壁转动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上限位块和上凹槽,所述外壁设有下限位块和下凹槽,所述下凹槽的数量是2,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通过连接扣连接,所述气囊的边缘与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底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有凸块,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与多个卡扣转动连接;所述莫非氏管的上端与加药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分液管、塞头和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调节器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与注射装置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德芳张婧舒汪宁欣李夏王闰韩毅
申请(专利权)人:汪德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